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之福运炮灰(72)+番外

顾佳年一时有些疑惑。

听周夫子细细说来,他才知道县试可不是想去就能去的。

科举路上, 县试只是第一步,可这第一步也有门槛。

县衙公布县试时间后,有意向的读书人就要先去报名,提供亲供、互结、具结三样。

其中亲供就是履历,包含本人姓名、年岁、籍贯和容貌特征,甚至要将三代以内的直系长辈一一写明。

这一项还是最简单的, 但凡是身家清白, 不涉贱籍的人都能通过。

难的是后头两样。

第一个是互结, 需同时参考的五位学生相互作保, 一旦其中一人有作弊行为, 那么直接五人连坐。

这签订的不是互结保单,而是他们的生死状。

所以每次县试,读书人都只愿意跟熟识的好友、同窗结报,再不肯相信陌生人。

周夫子此时提出来,也是因为这一次私塾里头,正巧有其余四人都想下场一试,顾佳年如果也去,就不用发愁结保的事情。

另一个便是具保。

具保需请本县的廪生认保,廪生难得,认保也是要担着风险,若是考生出错,这廪生也是要担责的。

所以每年县试,愿意认保的廪生门前热闹,很是抢手。

临川县请保的费用,通常在一两银子,繁华的县城只会更高。

周夫子笑着说道:“老夫便是廪生,你们在青松进学,自然由老夫认保,倒是不用另寻他人。”

这也是在私塾读书的好处,自家先生便能认保,且不收银子。

顾佳年连声道:“多谢先生,学生一定好好考试,不让先生失望。”

周夫子又交给他几本书:“既然要考,虽不求名次,但也需全力以赴。”

“这半年你要勤奋苦读,做好准备。”

顾佳年自然点头。

等他回去,田鸿宝就迫不及待的问:“先生跟你说什么?”

“是明年的县试,我打算去试一试。”

田鸿宝惊讶道:“你才入学一年,就要下场了?”

“只是试一试,看看县试是怎么回事儿,免得以后慌张。”顾佳年解释道。

田鸿宝咋舌,闷声道:“完了,等我爹知道肯定又会逼着我上进。”

他都入学好几年了,都没想过下场,周夫子也从未提过,显然对他并无信心。

顾佳年便说:“那不如一起苦读,到时候一起下场。”

田鸿宝听了却直摇头:“算了算了,我就不是那块料。”

他可不想到时候交白卷,丢人事小,挨老子的打才事大。

田鸿宝自认不是读书的料,可惜他爹不死心,私塾读了一年又一年,还是毫无长进。

等顾佳年回到家,将参加县试的事情一说,顾家人果然高兴。

“要是考过了,咱宝儿岂不成了童生。”

顾佳年解释道:“只考过县试还不算,要考过府试才能算童生,后头能直接参加院试。”

顾延年听了咋舌:“这一场场的考,听着就没完没了的。”

“要不怎么说读书人辛苦。”蒋氏也说。

程老头笑了起来:“宝儿才五岁,过了年也就六岁,有的是时间慢慢考。”

“先生也这么说,不求一次考过,但去试一试,知道自己的斤两也是好的。”

最主要周夫子自己认保,不收学生的保费,他们参加县试的成本就很低。

顾延年对弟弟有莫名自信:“宝儿一定能考中。”

“要是考中了,咱顾家可出了个读书人。”顾老爹也笑起来。

顾佳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不过即使考中童生,因为不算功名,也没实在的好处。”

“要是考中了童生,谁不称一声童生老爷,怎么不算好处?”顾老爹笑道。

就梅溪村里,读书人少,连个童生都没有,要是考中了,那就是头一份。

知晓顾佳年要去参加县试,顾家人再不让他下地干活,只让他专心读书。

他们没把这消息传出去。

毕竟之前送孩子读书,乡里乡亲就没少说闲话,都觉得顾家的银子怕要打水漂。

后来顾佳年得了知府大人的赏识,他们才闭嘴不说了。

如今要参加县试,顾家也怕大张旗鼓的传出去,到时候没考中,孩子又要被人闲话。

一直被人夸聪明,顾佳年心底也觉得自己不蠢。

可临到要准备县试,他才发现自己学得太慢,要准备的东西太多。

小孩儿一时有些惶惶:【神仙大人,我是不是太心急了,再等两年会更好。】

【岁月不等人,成名要趁早。】

【时间就是金钱,慢人一步,前途便是荆轲。】

【等他日大权在握,再不用怕那鬼祟之人。】

【青云直上九重霄,佛塔慈光朗照……】

神仙大人似乎太兴奋了。

顾佳年抿了抿嘴,就知道不该问神仙大人,它目标太远大了。

【你怕什么,如果怕考不过,入场前先哭一场,用眼泪糊脸,肯定能过。】

顾佳年幽幽叹了口气:【人之所为,一有不实,即为虚妄。】

【别以为我听不懂你在骂我!】

顾佳年忙道:【不能每次都只靠运气,既然要读书,就要靠真本事才能走的长远。弄虚作假,骗得过旁人,骗不过自己。】

【算你有觉悟。】

顾佳年不再多话,端坐在桌前,将县试之前,自己一定要掌握的内容分类。

还剩下半年的时间,顾佳年细化到每一天,竟一天十二个时辰安排的满满当当。

【这样就差不多了。】

金光看了眼那张计划表,很是咋舌。

它有些好奇的打量着顾佳年,明明还是个不到六岁的宝宝,竟然有比大人更优越的自制力。

难道这就是他能成功的原因,金光陷入了反思。

顾佳年并不知道它的纠结,定好之后,迅速的便开展起自己的读书计划。

头悬梁,锥刺股,顾佳年就差没扎自己大腿。

顾延年每次瞧了,都感慨道:“瞧我这弟弟,天生就是读书的料,看多久都不觉得累。”

他就不行,看一眼就头晕。

说完,顾延年便提着宝剑出门练剑,练剑他也不觉得累。

如今顾延年也不在家练剑,怕惊扰了弟弟读书。

蒋氏有些忧愁:“这孩子是不是太用功了,看着都瘦了一些,要不让他歇一歇再看。”

顾老爹却说:“孩子自己有主意,读书这事儿,咱们都不懂,也帮不上什么忙,但千万不能拖后腿。”

蒋氏只得停下脚步。

顾喜年开口道:“娘,不如我们多做一些好吃的,给佳年补补身体。”

蒋氏一听,果然带着女儿忙活起来。

在孩子的身体上,顾家舍得花钱,又有药材,还有程老头帮忙看着。

顾佳年勤奋刻苦,愣是半点没瘦,反倒是被养得脸色红润,气色上佳。

时间一晃就过。

很快便到了来年春天,临川县的县试定在二月二十五,报考也陆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