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桶江山[重生](35)+番外

作者: 流年忆月/烟迟 阅读记录

杜明谦坏心一笑,半搂半抱地拥了上去,一双手在晏殊楼的身上不安分地走动:“王爷还未应承臣呢。”

“有什么好应的,届时……你不就懂了么!”

“那王爷届时可要温柔些,主、动、些。”

“我何时不温柔,何时不主动了!成啦,我应你,别撒娇了!”

……撒娇?

杜明谦的脸微微一黑,使坏地往晏殊楼腰上一掐,在其惊呼中,抱着他的脸,狠狠地吻了上去。

看来,不能再被动地引诱这家伙了,得适时地行使一些主动权。

.

数日后,狩猎之日到来。

皇家林场是专门皇宫之外辟出的一块森林,用以饲养各种动物,种植植被,物种种类多不胜数。这日大早,还下了一场鹅毛大雪,至日出之后,方稍稍停住。

融雪的时刻,异常寒冷,晏殊楼给杜明谦紧了紧他身上的狐裘,从晏新手里拿了个手炉往杜明谦手里一塞:“来,再抱一个!”

杜明谦哭笑不得,他这手里都抱了两个了,再抱一个成何模样。他将手炉让给了晏殊楼:“王爷你抱着罢,臣不冷,暖心的药效可好了。”

“抱就抱,啰嗦什么!”晏殊楼又塞了回去,伸手一环,把他拥在了怀里给他温暖,“你执意要出来,便得听我的话,听见了么!”

杜明谦无奈,点了点头,别扭地从晏殊楼怀中出来,趁着晏殊楼左顾右看时,把两个手炉丢给了晏新,自己只抱着一个。

随着晏殊楼两人,众皇子与天子钦点的武将也携带着家眷陆续到来,同晏殊楼有些交情的,均上前来热心地行礼问好,交情一般的,也依照礼数给他揖了一礼。

晏殊楼在处理交际之上,比复生前来得更为稳当,尤其是今日出门前,杜明谦再三叮嘱他一会儿该如何说话,该如何压住自己暴躁的性子,因而他对付这些不同目的之人,完全游刃有余。

不久,随着一声尖细的嗓音禀报,天子驾到,众人纷纷行礼,齐呼万岁。

天子免礼之后,众人抬首一望,内心皆惊。天子此次带出之人,非但有淑妃,尚有良美人。

良美人本身地位低微,如今一步从宝林升至美人之位,如今竟还能有如此殊荣同天子前来,岂非意味着后宫之宠又将换人。

天子故意忽略众人惊讶的目光,转看众皇子与武将一身劲装,甚是满意,大意说了几句鼓舞人心的话,便让宫人布置场地,而众人先行准备半个时辰,热热身,至半个时辰后到此处集合,开始比试。

晏殊楼早在出发前,便已热过了身,为了确保一会儿的计划无误,他拉着杜明谦到了狩猎场外,沿途走上一圈,灌注内力到双眼之上,查看狩猎场内的情况。

未免让人起疑心,他还故作暧昧地给杜明谦指着狩猎场里的树木,夸张地讲解,杜明谦却是掀着眼皮子,压低了声音给他指出错处。

一轮介绍下来,晏殊楼讲解的植被,十有八|九是名不对物的……于是,他厚颜无耻地将这一切都归结为:昨夜太兴奋,累了!

杜明谦翻着白眼,昨夜几乎全是他动手取悦晏殊楼,晏殊楼累?依他说,那是舒服得吟累了。

“燕王殿下,”燕王妃。轻柔若风的嗓音顺着风拂入了耳中,晏殊楼心口一酥,循声望去,只见良美人在嬷嬷的搀扶下,徐徐向他走来。

“良美人。”

良美人给两人行了一礼,挥手略退了扶着她的嬷嬷,略显苍白的脸上化开了一抹歉疚之色,她看左右无人,便放开了胆子道:“上次燕王殿下相助,我替齐王感谢殿下。若齐王有何得罪之处,还望海涵。”

“无妨。你们也是受奸人所害,如今奸人已受惩,本王也不予计较,”晏殊楼淡淡地点了点头,客气地问了一句,“良美人身体可好?”

“谢殿下关心,一切都好。”良美人的脸上还是有几分惨白,可见身体还未完全调理好。

晏殊楼略皱眉头,关切地问了一声她为何在此。

良美人恭敬地答道,原来她见狩猎场上人多,不透气,得了天子首肯,出来这边上赏赏景。

毕竟良美人是后宫之人,未免引非议,晏殊楼没敢同她多话,粗略聊了几句,便让良美人尽早回去了,而他也拉着杜明谦的手,往另一方向离去。

这时,良美人一声轻唤,叫住了晏殊楼:“燕王殿下,请等等。”

晏殊楼回过头:“良美人,尚有何事?”

“我……我有一言,憋在心口已有多年,是……”良美人迎上晏殊楼的目光,一字一顿,敲金击石,“事关贤妃之死的。”

☆、第三十一章 ·狩猎

“你说什么!”晏殊楼猛地转过了身,震惊地道,“你知晓母妃她……”这消息太过震惊,以致连话都说不全了。

贤妃之死一直是他心头的刺,前生时,他为了查明贤妃之死,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力物力,可惜都没有成效。贤妃原先身体健康得很,突然在晏殊楼及冠那年,身体每况愈下,食不知味,大夫都瞧不出是什么毛病,晏殊楼急得找来了许多江湖的隐世名医,可惜也没有治疗良方。他还将贤妃周围伺候的宫人以及食物,每日都全部更换,但依旧无法缓解其症状,因此撑不过一年,贤妃便走了。

贤妃走后,天子思念其人,封闭了贤妃的寝宫,只许天子一人进入,晏殊楼纵是想从贤妃的寝宫中查到蛛丝马迹都难。

如今良美人一句话,便如溺水中的浮萍,让晏殊楼抓住了一丝希望。

良美人黯然下了双眼,定定凝注着这一张同贤妃相似的脸庞,一声长叹:“当年妾有幸得蒙贤妃之恩,一直记在心里,可惜恩德未报,斯人已逝。这话是妾存在心里多年的了,但因证据不足之故,妾不敢妄言。贤妃过世前几日,妾恰好得蒙圣恩,与娘家之人见面。因妾地位之故,行的俱是偏僻小径,不敢声张,归来之时,便在小径边上见到两鬼祟的宫人,其中一位内侍将一样东西交给了一宫女,言道这是什么辟邪之物,定要给贤妃随身携带。宫女接过后说了几句话,便走了。当时妾生怕被人怀疑,不敢走近,只模糊听了下两人的声音,看了他们的背影,妾发现,那内侍左脚有疾,行路时脚步一深一浅,声音略显沙哑,不似寻常内侍那般尖细。至于宫女,妾委实看不大清,看其身形,似乎有些发福,且其宫女手上似带着金镯,在日光照映下,其金光恰好刺中了妾的眼。此事过后未久,贤妃便过世了。妾只是供一线索给王爷,至于是否此消息是否同贤妃之死有关,还需王爷细查。”

晏殊楼不知自己是用何心情听完这段话的,既有愤怒,又有酸涩,最终问了几句都未得到别的消息后,他心绪不宁地拉着杜明谦走了。杜明谦低声安慰了几句,但看他神情恍惚的模样,十之八|九也未把自己的话往耳里去。

杜明谦心里也堵得慌,晏殊楼对贤妃之死的执念他是明了的,只是对于此事,他也无能为力。他默默拍了拍晏殊楼的后背,无声安慰,转头望去时,只见一片白雪茫茫,不见良美人的身影,只有一窜足印证明其曾经来过。

竟然走得如此之快?杜明谦拉长了脖子看去,这离开的足印竟显得仓促许多,为何如此之急,莫非集结时刻到了?想着,便带着晏殊楼往大本营而去,一路上还安慰晏殊楼,勿让此这事坏了心情,一会儿狩猎时,注意安全。晏殊楼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也不知是否听了进去。

回到大本营时,狩猎的时候将近,杜明谦替晏殊楼将外边披着的狐裘取了下来,给他整了整衣襟,顺平了衣裳上的褶皱,扯平裤脚,以免衣物碍了他的手脚。晏殊楼此刻一身劲装着身,将他身体的线条包裹得匀称,隐隐现出几分线条优美的肌理来,杜明谦却无心欣赏他此刻的身躯,一心记挂在他的安危之上,生怕他待会狩猎有个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