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桶江山[重生](56)+番外

作者: 流年忆月/烟迟 阅读记录

“哼,”晏殊楼嗤鼻,笑容冰冷,对其诉苦的言辞并不变态,“那被你调换的辟邪物呢,何在!”

“那东西有毒……老身已经将它丢了。”

“丢至何处!”

“金江……”

晏殊楼一凛,入江之物何其难寻,他们又无惊天之能,将江水抽干,正大叹时,晏殊楼猛然想起一事:“且住,你方才说辟邪物是皇后交给你的?”

孙嬷嬷的目光暗淡了,从乱发中挑起一道目光,深深地点了点头。

“是皇后亲手交给你的?!”

“殿下……皇后何等人物,岂会亲手交给老身。是由她贴身伺候的嬷嬷交来的。”

“嬷嬷交给你的?”晏殊楼同杜明谦对视一眼,大惊,“不是那个跛脚内侍陈一交给你的么!”

☆、第四十八章 ·疑惑

“跛脚内侍?陈一?”孙嬷嬷眼睛艰涩地转了转,迷茫地摇了摇首,殿下,“老身不知殿下说的是何人。”

“不知是何人?”晏殊楼惊道,将陈一在宫中的名字说了出来,孙嬷嬷依旧两眼无神,毫不知情。

瞧其神情不似作假,晏殊楼心口一紧,颓然无力。杜明谦轻拥着他给他支撑,问道:“你手上可曾戴过一串金手镯?”

孙嬷嬷暗淡的目光倏然亮起,她戒备地盯着晏殊楼,双手紧抱肩头,看起来是在护着怀里的什么东西:“你们想作甚!这金镯可是老身侄子留给老身唯一的遗物,你们别想拿走!”

杜明谦眉心一沉,孙嬷嬷因紧张而大幅度的动作,使得她的手腕很清楚地露了出来,而上面并未戴有金镯。他试着安抚孙嬷嬷道:“你放心,我们无意要抢夺你的东西,”看孙嬷嬷蓦地睁大双瞳,紧张地往后倒退,他的声音愈发地变大,“我们只是想请问你,这金镯可是一直戴在手上?”

“老身不知,老身什么都不知,什么金镯,老身都不知!”

晏殊楼按住了孙嬷嬷抖动的肩头,厉声道:“我们不会抢你的东西,只要你告知我们那金镯你是否一直戴在手上,你……”一顿,恰好看到那从孙嬷嬷怀中露出的金镯,晏殊楼便使了个巧劲将其夺出,拿在手里。

孙嬷嬷在一瞬之间,好似被注入了狂针,突然疯狂地大喊,扑上去同晏殊楼纠缠:“还给我,还给我!”

晏殊楼不忍伤人,由得孙嬷嬷缠着她,嘴里不住地问着同样的问题。

孙嬷嬷此刻如同疯了一样,打锤敲咬,使尽浑身解数,不顾一切礼数地攻击晏殊楼,口中喊出的语句,永远都是那句:“还给我,还给我!”

“初珩!”杜明谦眼看孙嬷嬷的样子不对劲,从晏殊楼手中夺过金镯,塞回了孙嬷嬷的手中,抱着晏殊楼远离了人,“孙嬷嬷的模样不对劲,你还是甭刺激她了。”

“难道就这么不问了么!”晏殊楼甩开杜明谦,指着孙嬷嬷的鼻头道,“当日良昭仪同我说,她所见的,乃是陈一私下将带染毒的辟邪物交给金镯的嬷嬷,若是孙嬷嬷未见过陈一,而她又未戴着金镯,很有可能这害母妃的另有其人。”

“那为何不可能是良昭仪在说谎呢?”

“这……”

“我的宝贝金镯,我的宝贝金镯,侄儿,你终于回来了,老身这便将你放好,嘿嘿,回来就好,不怕不怕,不冷了不冷了哈,老身已经把你放好了,盖好被了……”孙嬷嬷嘿嘿嘿地傻笑着,好似捧着最心爱的孩子,一遍又一遍地细心抚摸,脸上也漾出了慈爱的微笑,使得那一张被底也伽害得枯瘦沧桑的脸平添了几分柔和之色。

“初珩,走罢,瞧她这模样,我们也问不出什么来了,明日再来罢。”

一口闷气像堵无形的墙,积压在胸口,晏殊楼将头靠在杜明谦的肩头,用力地呼吸着空气,试图将那闷气从胸口排出去,却始终不得其解,那口气反而越积越多,几乎要让他心中酿出电闪雷鸣。

杜明谦半抱半拖地带他往外去,可走到了外边,原本光亮的天,却倏然阴沉下来,隐有落雨之兆,让这心情不闷的心,愈发地抑郁:“初珩,别想……”

叮铃。

杜明谦双耳一动,恰好捕捉到屋内传出的声音,听声辩物,似乎是那个金镯落了地。他只是一顿足,又带着晏殊楼走了。

走得不过几步,屋内倏然发出了一声惊叫:“侄儿,我的侄儿,你怎么坏了!不,不……”

杜明谦同晏殊楼对视一眼,折回的双足方迈,剧烈的撞物声开始不间断地传来,两人冲回屋一看,孙嬷嬷竟然在撞墙。

将人拉开时,她头上已满是鲜血,糊了她的双眼,双目的光芒渐渐地散开,奄奄一息,显然已经快到了尽头:“侄儿,侄儿是你么……”鲜血让她的双眼看不清物了,她伸出手去够着抱着她的晏殊楼,笑意浅浅显露,“我就知道,侄儿你还活着,没有死……可是,姑母却要先你一步了……放心,姑母已经替你报……仇……了……”眼珠子在一瞬地凝聚后,双瞳骤然一缩,最后一缕呼吸轻飘飘地散在了烟尘之中。

孙嬷嬷死了,带着许多晏殊楼两人还来不及问的疑惑,就走了。

晏殊楼心里不知是悲是痛,百种情绪交杂在心口,最终都化为了一声长叹。看着这破旧的房屋,连一丁点儿的遗物都没有,两人带着孙嬷嬷的尸首到了附近的一处荒土上,就将她葬了。

摸着那被孙嬷嬷随身带着的金镯,原来完好无恙的镯子,似乎因为方才争抢,以及后来的摔落在地之故,裂开了一个小口子。恍然发觉,此金镯并非真金,而是镀金,放光芒下一看,压根散不出刺目的光芒。晏殊楼心头疑惑更甚,对良昭仪当日所说的金镯刺痛她双眼的说法,愈发怀疑。

一瞬的迟疑后,他将金镯就放在了孙嬷嬷交叠的手里,随她一并入土为安。再看了孙嬷嬷一眼,晏殊楼拉着杜明谦走了,留下他的人手处理后事。

一路静默无言,许多的疑问在镇定下来的一刻,徘徊心头。

孙嬷嬷当初是如何从皇宫,安好无恙地逃离到这里;孙嬷嬷口中所说的侄子以及这金镯究竟还有什么未解之谜;良昭仪同孙嬷嬷的话,谁人可信;孙嬷嬷临终前的那句替侄子报仇,又意味着什么。

太多的疑问,缠成了一个个解不开的死结,不知何处是头,何处是尾。

“你相信孙嬷嬷的话么?”

“不全信,但也有信的理由。”晏殊楼失力地枕在杜明谦的肩头,“铭玉,陈一同孙嬷嬷都指向皇后,皇后也确实有害母妃的理由,可是这未必便是真相,谁人知晓良昭仪可是故意引诱我们去怀疑皇后。”

“良昭仪同母妃并不熟,也没有理由去害母妃。”看晏殊楼分析得如此有条有理,杜明谦微露笑颜,晏殊楼成长了许多,不再是那个冲动行事的人了,他甚感欣慰。

“良昭仪不会害母妃,但并不表示他人不会害。良昭仪也可能是一心想要皇后的命,故而将事情扭至皇后头上,在未查明前,谁人都不可信,稍后我书信一封,让人查这辟邪物的来源,现在,”他一顿足,拉着杜明谦往李寡妇家中的方向而去,“我们去找李寡妇问问。”

到了李寡妇家中,说明了来意以及孙嬷嬷的死讯,她目光一黯,一声长叹:“你们想问什么。”

“我想知道孙……她的来历,以及那金镯和她侄子之事。”

李寡妇将两人迎了进屋,款款坐至那摇摇欲坠的烂凳上,无神的双眼遥遥望至了远方:“孙大姐是去年方来的这里,那时我恰好与初来的她遇上,我被吓了一跳,她浑身血污,都不似个人了,跟着她的还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也即是她的侄儿,哦……她侄儿也是一身血污,完全看不清长的什么模样。他们俩随后便在芳城住下了。两人相依为命过了约莫一年,突然在上个月时,两人倏然消失了踪迹,过几日再归来时,孙大姐好似变了个人,白发苍苍,形如游魂,而她侄子却不知所踪。后来,孙大姐好似疯了,但凡听到有关他侄子的事情,便会变得疯疯癫癫,但平日又很正常。我从她疯癫时说的话中,依稀听出了个大概,好似他们消失的那几日,有人追杀他们,她侄子为了保护她,丢了性命,尸骨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