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一梦潇湘冷清秋(156)

慌得黛玉忙命雪雁去搀,嘴里又嗔道:“英莲姐姐多早晚亦变得这么客气儿起来?“一面命她坐了,又令丫头斟了茶来,方笑道:“白日里冯大人去了衙门,想必英莲姐姐在家亦是寂寞得紧,怎不时常过来逛逛?孩子在家里?亦不说带过来我瞧瞧。”

英莲见问,忙起身笑回道:“回福晋,奴才早想着来瞧福晋了,只家里琐事儿一大堆,孩子又还小,离不得人,才一直没来请安的,还请福晋赎罪。”

黛玉亦知她之所以会这般拘谨客气,是因着自家乃四贝勒府门下,俺规矩她们一家子便是弘历和她的奴才之故,然心里到底不喜她这般见外,因佯怒道:“英莲姐姐若是再要这般客气,明儿可就再不用登咱们四贝勒府的大门儿了。”她方渐渐放松了下来,陪着黛玉说笑起来。

说了一会子,英莲忽然道:“不知福晋可曾听说前几日荣国府贾家的新闻儿?”

黛玉见问,怔了一下子,方淡淡道:“是有关他们家那位衔玉而生的哥儿之事吗?倒亦是有所耳闻。”好歹荣府亦是她母亲生活了十几载的地方,且贾府如今在京城的名号又是那般“响亮”,她便是再不想听到一丝半毫在耳里,亦没法儿忽略掉人们的口口相传。

英莲却摇头笑道:“并不是有关那位哥儿的,如今她的那一件事儿,早已淡出人人们的脑海了,如今荣府的新闻儿,却是有关她们府上那位待字闺中的姑娘的。”

一语未了,已被黛玉惊疑的打断:“怎么又扯上他们那三位姑娘了?”

见黛玉果真不知此事,英莲遂娓娓说道了起来:“福晋有所不知,今日荣府那位嫁入理亲王府作福晋的大姑娘,不知怎的就忽然派人满城打听起有那些人家是欲娶小妾姨娘、或是还没有姨娘小妾的人家来,还放出话儿说贾家的姑娘个个儿绝色,只看那家钱权兼备的人家,有福气儿享受了这艳遇去。打听了几日后,她又派人有针对性的发出了一批帖子去,说是邀请大伙儿过几日去理亲王吃酒看戏。依我说,哪有像她这样儿的大家福晋,这不摆明了是想高价‘出卖’自己的妹妹们吗?还特意避开那些或没钱或没权或欲聘正房奶奶的人家,分明是在把自个儿的妹妹们往火坑里推呢,世上竟还有这样儿狠心的姐姐!”

一席话儿说得黛玉脸色都变了,半日方回神儿道:“此事儿可真是不真?姐姐又是从那里听来的?“

英莲见问,皱了皱眉头儿,方叹道:“咱们家亦收到了这样儿的帖子,福晋说我从那里听来!“一面又骂元春,”她想卖妹子也,罢了,何苦硬要去破坏别个夫妻的感情!“

就见黛玉只是紧缩着一双黛眉,并不答言,她亦不好再说,只掬起桌上的茶,静静的吃起来。

沉默了片刻,黛玉忽然道:“明儿姐姐去是不去?若是要去,烦请带了我去,若是不去,就差人将帖子送过来,明儿我自个儿去。“据如今理亲王府正处于骑虎难下的局势看来,元春此举,无疑是想通过”卖“三春所得的银子钱,再撑上一段儿时间并寻好机会行动了,她倒要去看看,如今郑各庄瞧着可与往日有何不同!

当然除过这个原因,三春即将面对的噩运,亦是让她十分揪心的,毕竟她们还是她心里十分重视的姐妹,是如今贾府内她惟一值得她挂心的人儿!若是可能,她亦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在适当的时候,向她们施与一把援手。

英莲听说,怔了一下儿,方笑道:“既是福晋想去,我自然全程奉陪伺候的。“一面又交代了帖子上写明的日子,及到了那日她先坐了车过来服侍着黛玉过去,方告辞去了。

晚间待弘历来家,黛玉因向他提及了此事,末了又道:“这可是能正大光明去探探理亲王虚实的好机会呢,四哥哥你一定不会阻止我的罢?“

弘历不由点了点她的鼻子,方打趣儿道:“什么时候妹妹要星星,我给过月亮的?自然是妹妹说怎么样儿,就怎么样儿的!“说着顿了一顿,方正色道,”但只一点,妹妹心里便是再为你那三位姐妹们担心,明儿亦最好不要阻拦理亲王福晋的任何行动。须知她们若是嫁到了其他人家里,好歹将来事发时还能保得住一条命或是不被卖做官妓,不然明儿妹妹便是先暂时救下了她们,只要她们一天未嫁人,就一天是贾府的人,将来被抄家灭门时势必被牵连,到那时她们的命运,只会比如今凄惨一百倍一千倍,因此还请妹妹三思而后行!“

一席话儿说得黛玉变了颜色,半响方幽幽叹道:“哥哥只管放心,我理会得了。“罢了,周嬷嬷当日有一句话儿说得对,”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儿来“,毕竟三春亦是贾府金奴银婢娇养至今的,没道理她们就只该享受贾府的富贵荣华,却不去承担的责任甚至罪责的!

作者有话说:

忽然发现最近瑜都好勤快,每天不是六千就是七千的更,亲们素不素该拿票子奖励人家一下捏?

第九十三章 闺阁弱女掉入泥淖

展眼已是元春相邀的日子,早早儿的英莲便收拾妥了,坐了马车到四贝勒府上,来接黛玉一块儿去理亲王府。彼时黛玉业已收拾妥了,遂留了紫鹃林平媳妇看家,只带了雪雁雪鸢,并十来个媳妇婆子跟车,便同英莲坐了自己的马车,一经往城外郑各庄理亲王府去了。

马车行了半日,便已入得了郑各庄的地界儿。前次来此地是,还是差不多三年以前的事儿了,且当时以来年纪儿小,而来其时亦未接触到这么多的国事内幕,并不曾注意郑各庄到究是个什么所在,因此一入的郑各庄的街市,黛玉便有意掀起车帘儿的一角,留神细细观察期岩土有什么异样儿来。

就见郑各庄早已发展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城镇了,其街市之阜盛繁华,虽差京城还差远了,却亦远远超过了黛玉的想象,显见得理亲王亦非哪碌碌无为之辈。

瞧了一会子,黛玉觉着脖子有些儿酸了,因正欲放下帘子,不想却忽然瞧得一小队儿穿着打扮都异于寻常兵士,且瞧着仪容行动皆十分训练有素的样儿远远儿的经过,心下不由忖度起来,难道这便是理亲王府如今正驯养着的死士们?瞧着倒并不若弘历所说的那样儿,“不过一群乌合之众”啊!那他为何要那样儿说,难道是怕她担心吗?

正思忖间,忽然便听得外面儿跟车的婆子们道:“回福晋,已经打了。”

黛玉方回过神儿来,因略微整理了一下儿衣妆,方就着雪雁雪鸢及先下车的英莲的手,下得了车去。

就有几个衣着十分光鲜的妇女迎了上来,先冲黛玉一行福了一福,方赔笑道:“夫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恕罪,只不知夫人是哪位大人的家眷,可有帖子不曾?”

原来那元春想的是今儿个自己请来的女眷们,其夫或其子地位都是在理亲王之下的,自然不配由她这个堂堂的亲王福晋亲自出来相迎,遂只打发了几个执事的婆子们在门外迎客,她自己则留在正厅里总揽全局。而黛玉原只是三年多以前来过理亲王府一回,当时年纪儿又小,如今又出挑了许多,理亲王府的下人们认不得她,倒亦是在情理之中的。

英莲听说,正欲说那几个婆子几句,却见一旁黛玉不住朝自己使眼色儿,方强自按捺住了,道:“咱们是户部冯大人的家眷。”

婆子们听说,越发笑的殷勤了,“原来是冯夫人,才福晋还念着呢,可巧儿夫人就来了,夫人里面儿请。”一面唤了几个丫头妇女过来带路。

雪雁雪鸢听了,好笑不已,因压低声音道:“连冯大奶奶的面儿尚未照过,倒先念上了,果然爷儿说得对,这样儿口蜜腹剑、两面三刀的人,一定要时刻提放着才是。”

黛玉在前面儿听得二人的一番话儿,亦是忍不住发笑,然想着背后说别人的嘴到底不雅,且前面儿到底还有理亲王府的人,遂回头压低声音笑骂二人:“再要嚼舌子,家去后看我不让嬷嬷们撕了你们的嘴。”说得二人吐了吐舌头,方止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