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一梦潇湘冷清秋(3)

“老姐姐此言甚是,甚是……”林之孝家的嗫嚅道,心里却是恨得牙痒痒,这个梅蕊自己年轻时就比不上,原以为如今自己已作到荣国府大管家的妻子,有体面有排场了,定能将她踩在脚底,却不想,于气度上,自己仍是逊了她一筹!

目送着林之孝家的上了贾府的船,王嬷嬷对儿媳妇叹道:“姑娘这一去贾府,还不定会遇到什么样的烦心事儿呢,可怜她小小年纪,就没了娘亲的护持,真真让人想着就心疼得紧呀!”

林平媳妇忙指了指里面,方压低声音道:“奶奶还是小点儿声罢,一会子被姑娘听去了,又该动疑了,就让她心里保持着对外祖母,对亲情的期待之情罢,至于算计凶险什么的,倘若没有,也就罢了,若果真有,不是还有我们替姑娘挡着吗?”

临行前,如海单独找了她母子婆媳三人到书房,作了一番细致的推测及假设,以及应付这些可能发生情况的打算和安排,是以林平媳妇很能明白自家婆婆的担忧。

婆媳二人却不知道,她们压低了声音的一番话,还是正好被瞒着雪雁雪鸢下床,欲出来透透气儿的黛玉,听了个正着。

黛玉现今虽只七岁不到,却因天资聪慧,又蒙如海亲自授以课业知识,其识见和心智,早已胜过同龄人百倍不止。虽然不能王嬷嬷婆媳的一言半语中猜出具体的什么来,却也能知道他们所说的并非好事,而那位自己很有几分想见到的外祖母,亦很可能并不如她想象中的那样慈祥,心里难免伤心沮丧起来,再思及贾敏生前曾与她提过,说她外祖家“与别家又大不相同”,难道这个“大不相同”,就是说的这个?!

因听了这几句藏头露尾的话,一下午黛玉都心绪不佳的坐在窗边发怔,王嬷嬷几个苦劝了一阵,到底劝得她至榻上躺下了。

草草用过晚饭,天便渐渐黑了下来,黛玉屏退众人,复又坐起身,靠在床头,思念起父亲和亡母亡弟来。

想着母亲还在时一家人的其乐融融,再想到母亲走后这一年多以来,自己和父亲的思念和悲伤,竟恍如隔世,黛玉不由滴下泪来,欲起身写上两首应景诗,又恐突然点灯吵醒外间上夜的王嬷嬷和雪雁,她只得作罢,换成在床上辗转反侧。

三更天过后,辗转了大半宿的黛玉,终于捱不过一波浓过一波的睡意,迷迷糊糊睡过去了。

正迷迷糊糊之际,本就睡得极浅的她,忽然被一阵极其轻微的“窸窣”之声惊醒了。她忙坐起身来,侧耳仔细一听,那声音却又消失不见了,疑心是自己听错了,她复又躺回了被窝中,然片刻过后,那声音又响了起来。

如是者三,黛玉被搅得再无睡意,因轻声冲门外唤道:“嬷嬷——”

很快,就见王嬷嬷披着一件衫子,掀帘快速进来了:“姑娘是要吃茶还是?”

右手放到嘴边,做了一个“嘘”的手势,黛玉示意王嬷嬷与自己一道听了起来。

听了片刻,王嬷嬷小声儿道:“倒像是有人在挠船身一样。”

闻言黛玉不由微微瑟缩了一下,旋即扑入王嬷嬷怀里,颤声道,“嬷嬷,我怕……”

王嬷嬷见她难得露出本该属于她这个年龄该有的情绪,心里一酸,忙放柔声音道:“有嬷嬷在呢,姑娘不必害怕。我这就让你平哥绕船巡视一番。”说着高声唤了雪雁进来,又命她去唤了雪鸢和林平媳妇进来陪伴着黛玉后,她方疾步往自家儿子的房间去了。

很快就见林平领着两个家人,点了明亮的灯笼,沿船舷细细查视起来。

三人很快回来了,王嬷嬷忙至外间问有无什么发现,林平急声道:“才刚那声音,确是自船身上传来的,系两个溺水之人在求救,正想讨母亲和姑娘一个示下,到底救是不救他们?”

“不救!”王嬷嬷听罢,先就断然拒绝道。

“为什么?”林平愕然,“您不是打小就教育孩儿,要与人为善的吗?”

王嬷嬷愣了一下,方叹道:“我活了这么大岁数,难道还不知道与人为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道理?只是此事牵涉到姑娘的安全和清誉,我不能亦不敢贸贸然作决定……”

话未说完,就听一个清越婉转的声音忽然传来:“嬷嬷,就让平哥先将人救上来,其他的事,容后再说罢。”她本就生性纯良,闻得有人溺水,已动了恻隐之心,况才刚在屋里,又闻得他们发出的求救之声,已然呈越来越弱之势,是以不待王嬷嬷进屋商量,她便先作了决定。

作者有话要说:

额滴神哪,难道就米有一个银知道人家开新文鸟?收藏米有,票票米有,什么都米有,555555…… 精品小说推荐:

第三章 好心救人引火上身

且说黛玉不待王嬷嬷进屋商量,便先扬声下了命令,王嬷嬷不好再说,只得对儿子林平道:“如此就赶紧将人救上来再说吧。”

林平应了一声,忙领着才刚那两个家人,小跑着出舱救人去了。

见儿子去了,王嬷嬷才掀帘进屋,忧心忡忡的与黛玉道:“姑娘心善,这原没有什么,但只眼下这里人多口杂的,那溺水之人又是男子,我实在怕那些个有心人知晓了,说出什么难听的话儿来……”

“嬷嬷,”话未说完,已被黛玉淡声打断:“俗话说‘人命关天’,在人命这样的大事面前,虚无的名声又算得了什么呢?况这里都是咱们家的人,谁会乱嚼舌子呢?嬷嬷只宽心些儿吧。”王嬷嬷只得道:“希望一切如姑娘所言吧。”悬着的心却总是放不下来。

说话间,外间又传来了林平的声音,“回姑娘,人已经救上来了,只是……”

“只是什么?”王嬷嬷忙接道。

林平迟疑了一下,方回道:“只是他们好似都受了不轻的伤,这会子已经厥过去了,要不要打发个人上岸,立即请大夫去?”

王嬷嬷正要答话,却被黛玉摆手止住了,然后转头命雪雁雪鸢:“救人救到底,你姐妹两个瞧瞧他们去吧。”

“是。”二人福了一福,领命去了。

这里王嬷嬷才对黛玉道:“这会子离天亮还早着呢,姑娘再睡一会子罢?”

黛玉浅浅一笑,道:“很不必再睡了,横竖也睡不宁,我还是等着雪雁她们回来,了解了情况,才好做下一步的打算。”

王嬷嬷待要再劝,就见黛玉已自床头取了一本书,于灯下细细的品读起来,她只得将已到嘴边的劝解话,又咽了回去。

约莫一盏茶的时间过后,雪雁雪鸢回来了,黛玉轻轻将书置于矮几上,带着淡淡的急切问道:“怎么样?”

雪雁忙笑道:“都是外伤,并无大碍的,我和雪鸢已经为他们包扎过了,只是他们受伤的时间有些个长,又在水里浸泡了这么些时辰,有点失血过多,一时半会儿醒转不过来罢了。”

黛玉微微舒了一口气,旋即又蹙紧了黛眉,“那依你姐妹预测,他们什么时候能醒过来呢?至多明后日,我们就要继续赶路了,总不能一直带着他们吧?再者,焉知人家要去的地方,是与我们一样的呢?”

“这个……”雪雁迟疑道:“这个我们也说不好。”

王嬷嬷听到这里,不由长叹一声:“我就说不该救他们吧,现在可怎么样呢?”

一屋子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了分寸。

半晌,还是黛玉开口打破了一室的沉默:“过会子天一亮,就让平哥带着他们,上岸找个妥善的地方,将他们安置在那里罢,横竖已经包扎过了,想来他们不会再有生命危险,我们也就是再多破费几两银子罢了。”

沉吟了片刻,王嬷嬷和林平媳妇都点头道:“如此甚好。”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不多一会儿,东方渐渐露出了一丝鱼肚白,天终于亮了。

令人唤了林平来,黛玉隔着帘子亲自交代:“平哥,劳烦你带着他们,上岸找一家大一些儿,信誉好一些儿的客栈,将他们安置到那里,再多给掌柜的几两银子,让他多关照关照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