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一梦潇湘冷清秋(90)

怡亲王忙上前接过,奉到了雍正手里,一面又道:“依臣弟说,三阿哥应当不至于如厮没有头脑才是,毕竟鱼肠剑为他所有,乃很多人都知道之事,便是他要买凶杀人,亦不会做的如此这般明显,这般为自己留下后患才是。”

雍正帝接过鱼肠剑,又仔细前后瞧过一遍后,方冷笑道:“若非当日有血影在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朕亦会如十三弟这般按常理来想的。”

说完见怡亲王一脸的疑惑,他方继续道,“不知十三弟可曾听说过咱们满人入关之前,遇上火灾时,是以什么法子灭火的?”

怡亲王见问,不由凝神想了一回,方笑道:“恕臣弟直言,皇上这话儿问得有些儿蹊跷了,便是问三岁小孩儿,亦该知道水能灭火的道理呀,臣弟左思右想,亦想不出除了水,还能有什么能灭火的。还请皇上明示。”

“这便是他的高明之处!”冷笑一声儿,雍正帝方道,“当年咱们满人还未入关时,一旦遇上火灾,常用的灭火法子,并非是‘以水止火’,而是‘以火止火’,亦即在火势即将蔓延过来之前,将临近的草木都先放上一把子火,将其烧的干干净净,待大火烧至这里时,没有了能继续烧的东西儿,火势自然亦就止住了!”

听至这里,怡亲王仍未能明白过来他的意思,因一脸惭色的道:“请皇上恕臣弟愚钝,还是未能明白皇上的意思。”

倒是底下犹跪着的弘历忽然道:“皇阿玛的意思,是不是说咱们应该不按照常理,反过来想这件事儿才是?”

雍正听说,啐了一口,方喝道:“就你能!”心里却是为他的聪敏十分喜悦的,亦越发坚定了要让他继位大统的决心,毕竟他的谋略才干,实在较其他几个儿子高出太多,大清江山到了他手里,必定能更加的繁荣富强!一面又向怡亲王道,“就是因为很多人都知道鱼肠剑乃老三所有,一旦失了手,所有人都会第一个撇清他的嫌疑,而将怀疑放到其他人身上去,就像刚才十三弟你所想的那样儿,毕竟没有人会蠢笨成那样儿!”

闻言怡亲王恍然大悟了,因道:“还是皇上圣明,连这一层儿都能想到。”

“朕还不止想到了这一层儿。”雍正帝又道,“朕还想到了凭老三的脑子,是想不出这样儿深层次东西的,必定是有人在背后指点与他,哼!”语毕兄弟父子三人都沉默了。

半响,还是怡亲王犹犹豫豫的打破了一殿的沉默,“那依皇上之见,该如何处理此事呢?”

雍正冷笑一声儿,正欲答言,忽然就听得苏培盛在外面儿道:“启禀皇上,廉亲王、敦郡王与三贝子在殿外求见。”

“来得倒挺快。”冷哼一声儿,雍正帝向怡亲王微微颔了一下儿首,就听他像外扬声儿道:“皇上有旨,传!”

随即雍正又喝命弘历,“还不起身来?难道要朕唤人进来搀你不成?”弘历听说,方自地上起得身后,退至了一旁的怡亲王的旁边儿侍立。

少时,就见俱各穿着不同品级朝服的廉亲王允禩、敦郡王允俄与三贝子弘时依次进来了。行至御案前面儿,三人并做一排,齐齐单膝跪下道:“臣弟(儿臣)叩请皇上(皇阿玛)金安!”

“都起来吧!”大手一挥,雍正帝以一贯的冷清语气向他三人道。

“谢皇上(皇阿玛)!”三人齐声应罢,方起得身来,依次站到了大殿另一侧。

刚一站定,那弘时便率先沉不住气儿,因向对面儿弘历似笑非笑道:“四弟多早晚回来的?怎不预先通知哥哥一声儿,哥哥也好到城外接你才是。此番四弟为了讨得佳人的欢心,置户部政务于不顾,随舟一块儿同下扬州之事,早已在京城内传为一段佳话儿了呢!”

一语未了,忽然就听得御座上的雍正低喝道:“胡吣什么!此番老四离京,原是奉了朕的密旨去扬州办事,旁人不理解也就罢了,连你这个作兄长的亦跟着瞎起哄,落在居心叵测之人眼里,还以为你兄弟二人失和,成什么样儿了!”说着有意无意扫了廉亲王一眼,却见他仍是浸着一贯温润的笑容肃手立在那里,他心里便止不住冷笑起来,倒是打得好算盘,只是却不想想,他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被他当枪使?!

“儿臣不敢!”闻言弘时不敢再说,忙忙低下了头去,开始在心里恶毒的咒骂起弘历来。

见弘时闭了嘴,雍正满意的点了点头,接过苏培盛递上的茶浅酌了一口,方问道:“廉亲王因何事求见朕?”

廉亲王见问,忙出列抱拳道:“启禀皇上,才刚散了朝,臣弟方忆起有一事须回明皇上,请皇上圣裁。”

“但说无妨。”雍正帝道。

廉亲王便禀道:“前儿皇上命臣弟主理先帝陵寝一事,如今已诸事齐备,只除了陵寝所用之红土尚未议定。因昨儿个臣弟听工部一名官员说,遵化当地亦有红土,倒不如由户部折银发往当地采买,如此可省下不少的运费事儿。臣弟以为其言之有理,因此特意来请示皇上,若皇上亦以为可行,罢了臣弟去工部时,即可命底下人速速前往采买。”

闻言雍正帝并未置可否,而是先转头似笑非笑向敦郡王道:“敦郡王,半个月前朕才打发了你送泽卜遵丹巴胡图克图的灵龛返回喀尔喀,倒不想你这么快就回来了,敦郡王办差的速度,实在堪称我大清文武百官之表率呀!”说话儿的同时,他的心里早已是怒火冲天的,只不过未表露出丝毫罢了。

这敦郡王允俄乃先帝第十子,系温僖贵太妃多生,身份尊贵,兼其为人又素来豪爽大气,倒也颇得先帝宠爱,但他却与先帝第九子一个样儿,自小便唯当时的八皇子,如今的廉亲王马首是瞻,因此对他私心里以为夺了他所敬服的八哥帝位的雍正帝,是面上不服心里更不服!此前雍正帝打发他至喀尔喀办差,他面儿上答应的好好儿的,却不想一转眼儿便已返回京城来了,此举无异于是在昭示满朝文武,他敦郡王就是不服当今的雍正帝,能奈他何?

如今见雍正帝问,敦郡王脸上并无一丝惭色,反而是大大咧咧的道:“回皇上,前往喀尔喀路途遥远,沿途又条件恶劣,况皇上打发臣弟办的差事儿亦算不得多么重要,因此臣弟已打发了自己一个手下带队前往,皇上只管放心。”

一语未了,一旁廉亲王已出言喝住了他,“十弟胡吣什么呢!你奉差擅回,已是有错在先,如今不独不向皇上认错,还满嘴一派胡言,真真反了你了!”

敦亲王一向听廉亲王的话儿,如今既见他都开口了,方退至一旁,一声儿不再吭。

廉亲王见他不再吭声儿,满意的点了一下头,方抱拳向雍正道:“回皇上,十弟素来大大咧咧、放荡不羁惯了,然心地却是好的,还请皇上不要与他一般见识,原谅他这一遭儿吧。”

紧抿薄唇听他说罢,雍正帝沉吟了片刻,方淡淡一笑,道:“都是自家兄弟,廉亲王说这话儿就外道了。罢了,你们都退下吧,朕还有几句话儿要问问老三。”只是心里的怒火,却于这会子达到了极致,廉亲王此举,无疑是在向他挑衅,连他这个皇帝都管教不住的人,偏偏被他几句话儿便说的不再吭声儿!哼,早早晚晚会让他们好看的!

二人听说,忙行了一个礼,退了出去。

这里雍正方转头向弘时道,“老三,昨儿个你十三叔献与了朕一柄好剑,说是削铁如泥,锋利无比,朕试了一下儿,果真是无坚不摧。朕便想起你十岁那年,朕曾赐予你一把‘鱼肠剑’,又听得人说那柄剑向来都不离你身的,不如这会子你便拿出来,让其与朕的宝剑比试比试,看到底是那把更锋利一些儿吧。”

未料到雍正竟会忽然问起鱼肠剑来,弘时不由怔了一下,半响方喃喃道:“回......回皇阿玛,儿臣的鱼肠剑,已于前儿不知去向了,儿臣想着这是皇阿玛御赐之物,如今却被儿臣弄丢了,实在是对皇阿玛的大不敬,因此一直隐瞒着未敢向皇阿玛禀明。”说着“噗通”一声儿埋首跪倒了地上,心里却在暗自庆幸,幸得昨儿个夜里八叔已经教过他如何应付这样儿的场面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