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琼瑶同人)乾隆王朝一锅炖(175)

同时腓特烈大帝对宗教和新闻出版也持自由态度,许多在法国不能出版的书籍,都辗转到德国出版。法国启蒙主义最伟大的诗人、思想家伏尔泰就和腓特烈大帝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关系。18世纪的欧洲,宗教矛盾异常尖锐,但是你在德国却能看到新教教堂与天主教教堂并排而立,甚至连同性恋者在普鲁士也是可以被容忍的。

腓特烈大帝唯一的缺点就是在他对犹太人的歧视上,腓特烈不信任犹太人,认为犹太人卷走了属于普鲁士人民的财富。所以腓特烈拒绝犹太人在普鲁士的领土上经商和居住,同时对犹太人的过境税也要高于其他人。

此刻的腓特烈大帝正看着一封书信,同时在他的不远处站着一个东方人。腓特烈大帝对这封书信的内容是感到无比震惊,他无法想象,一个远在亚洲的亲王居然对德意志和欧洲事务如此熟悉。他相信拥有这样的判断力除了需要经验与智慧之外,同时也需要大量的欧洲情报。腓特烈大帝曾经听说过,大清帝国皇家招商局的生意是遍布整个地球,欧洲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里都有华人的商行和公司。腓特烈大帝相信这些商行和公司应该同时也是大清帝国情报系统的组成部分,不过腓特烈大帝并没有因此感到愤怒。相反他很羡慕,羡慕这位东方亲王拥有如此多的资源。他觉得如果有必要,他一定要去见见这位比他年轻许多的东方亲王。他知道自己已经老了,但是他想征服世界的雄心还在。他希望为普鲁士争取到一位强有力的朋友,德意志需要统一,而这可能是他能为这个国家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我很高兴见到你,我东方的朋友。”腓特烈大帝放下了信函。

“我也很荣幸见到您,国王陛下。”来觐见腓特烈大帝的是招商局在欧洲的负责人之一,顾辰。他来欧洲已经五年了,他对于这位普鲁士国王也是仰慕不已。在华夏的时候,永璇就谈及过欧洲的几位在世君主,永璇对腓特烈大帝的评价是最高的。他说腓特烈大帝是欧洲的曹操,而且比曹操更具有优势的是,他是一个国家的君主,他占着了国家大义的道理。

“我对东方亲王(欧洲流行如此称呼永璇)是神交已久啊。”腓特烈大帝笑着,“从一个传统的陆地国家走向海洋,我想你们的亲王殿下应该遭遇了不少阻力。但是你们的亲王殿下居然能建立起远东乃至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海军,这让我钦佩不已。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去拜访你们的亲王殿下,和他一起聊聊,我记得你们华夏人的书中有说过这样的场景,叫什么来着?哦对了,‘煮酒论英雄’。可惜我们的啤酒是不能煮的,否则我真想这么做。”

因为华夏在几次对外战争的胜利,欧洲国家对这个远在东方的古老帝国是越来越有兴趣。此时的欧洲人还是以使用华夏的器皿为荣,而在华夏强势崛起之后,欧洲人开始研究起华夏的文化、历史和哲学。不少欧洲大学都开设了五花八门的华夏学科,同时在招商局的推动下,不是华语学校也在欧洲开办起来。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永璇非常邪恶地想,以后一定要弄一个中文四六级考试来折腾下欧洲人,而且除了有普通话测试之外,还要弄一堆粤语、闽南语等方言等级测试。以后要移民到华夏,除了有普通话等级测试之外,方言等级测试起码要拿两张证书。

“恭亲王殿下也很期待与陛下的见面。”顾辰是永璇身边的书童之一,第一批和第二批书童都已经长大成人。第一批书童被永璇派往招商局在国内以及东南亚的办事机构,而第二批书童则被派往欧洲和美洲。相较于何来的书童,前面几批的书童与永璇的年纪相差不大,可以说是亦师亦友地长大起来。他们对于永璇除了崇拜和服从之外,更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而这些人在后来的“十八世纪大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顾辰很清楚地知道永璇对哪些国家的推崇,而当代国家中只有普鲁士和美国得到了永璇的赞扬。永璇在很多次私下谈话中提到,如果非要给华夏找一个对手的话,普鲁士和美国才够资格。永璇认为华夏占了天时,美国占了地利,而普鲁士则占了人和。华夏有历史的沉积,一旦发力那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企及的;而美国位于两个大洋之中,几乎当下的武器很少有对美国构成威胁的;普鲁士人的严谨和铁血是让永璇都不得不折服的精神。而就在顾辰面前的这位君主,他所撰写的《战争原理》被永璇奉为“陆军的经典”。在永璇的提议下,朝廷让所有新军的军官都系统学习了这本书。虽然顾辰擅长的并非军事,但是顾辰还是从国内听到了不少陆军对这本书的赞扬。虽然《孙子兵法》是一本针对“战略”的经典著作,但是落实到实际上的战役上,《战争原理》的操作性要更强一点。所以按照新式陆军军官学校的培训要求是,上级军官必须学习《战争原理》和《孙子兵法》,而中下级军官则只需要学习《战争原理》即可。

“你们华夏人擅长谋略,《孙子兵法》是我见过最好的一本军事著作。”腓特烈对军事的爱好如同他对文艺、哲学的爱好一样热烈,“而东方亲王殿下是我见过将这本书运用最好的指挥官。你们在远东击溃了英国人,这是我以前从没有想象过的。”

对于一国国君对本国文化的赞扬,尤其是对自己上司的赞扬,让顾辰也是与有荣焉。“恭亲王殿下对比下的《战争原理》也是称赞不已,认为这本书书当今最伟大的军事著作。”

听到自己的书得到如此高的评价,腓特烈的笑容又多了几分真诚。“顾辰先生,我希望你能与我共进午餐,我将为你介绍我的侄子,威廉。”

顾辰心下一惊,他知道腓特烈没有子嗣,所以他的侄子威廉就成了这个王国的继承人。虽然这样一次宴会看上去只是普通的国王赐宴,在外交上也是常见的。但是国王与王储同时与自己一同出席私人宴会,这其中的含义就很明显了。顾辰抬头一看,发现腓特烈望向自己的眼神也多了许多意味。

顾辰以退为进,道:“我的身份并不适合出席陛下的私人宴会。”

“不!”腓特烈当了这么多年的国王,自然有一股子不怒而威的气势,“仅仅凭你是东方亲王的学生,你就有这个资格。”

腓特烈事实上也调查过招商局与永璇的关系,他很清楚招商局里的负责人大多是永璇身边的书童。这种书童在欧洲也是常见的,许多贵族身边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侍从。这些侍从是贵族最相信的人,他们掌握着贵族最**的秘密,同时他们也是最能理解贵族思想的人。何况腓特烈也知道永璇对身边人的栽培,永璇有一些著作在西方出版过。永璇向欧洲人介绍了华夏在哲学、艺术以及文学上的成就,同时也输出了一些华夏的思想。腓特烈相信眼前的这位顾辰应该负有其他使命,他的身份不仅仅是招商局欧洲公司总经理助理那么简单。

顾辰见腓特烈如此坚持,心中大定。毕竟他这次面见腓特烈除了带来永璇的书信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说服腓特烈加入到华夏在欧洲的计划中。这个计划用张仪当年在秦国所开展的“连横”来命名。

“能参加国王陛下的宴会是我的荣幸。”顾辰鞠了一躬,“请容许我回去准备下。”

腓特烈点点头,顾辰便离开了王宫。

而顾辰离开后不久,一名侍从带着普鲁士王国外交大臣匆匆忙忙赶了过来。腓特烈其实对这些大臣并不感冒,他不相信他的内阁,他更愿意跟一些办事员交谈。他看到外交大臣匆忙的样子,冷笑道:“阁下,您代表的是王国的体面,请您自重!”

“陛下,英国国王乔治三世陛下给您寄来一封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