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琼瑶同人)乾隆王朝一锅炖(94)

“如此也可。”金镛倒是不介意杀富济贫,毕竟没粮可吃这个受苦的可是老百姓,“但只怕是招商局受损太过严重。”

“招商局不是一个商行,它是一个衙门。”永璇淡淡地说,“既然身为国家衙门,那么为了国家的百姓受点损失有什么了不起的?自己受损了,却给百姓带来利益,这个亏招商局必须得吃。”

金镛听永璇这般说,便不出声了。“如今京城里来了消息,那位跟回疆的娘娘似乎关系密切。”

“是吗?”永璇才不急,永琪遇见含香,那就是一个大悲剧的开始啊!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日出江花红胜火(中)

-

-

-

事实上,永璇目前手上握着的粮食、面粉等生活必需品不是很多。虽然朝廷早就建立了必备的物资储备,但是这些物资储备的权利在户部手上,而户部与招商局不对盘是朝廷早就知道的。所以永璇在让招商局筹措粮食的同时,也快马将请求调用江南物资储备的折子递给了朝廷,同时给乾隆、尹继善去信解释。

乾隆看着御案上的折子,还有手上的求救信件,脸上露出古怪的笑意。然后道:“吴书来,你去问问看,军机处是谁当差呢?若是尹继善,就让他速来见朕。”

过了一会,尹继善便匆匆地感到御书房。

乾隆倒也没说什么,只是将永璇的折子递给尹继善,“你先瞅瞅,觉得可行否?”

按照清制,这样的折子一般都会有副本留在军机处。尹继善在乾隆递给他折子之前,就已经晓得折子上写了什么。尹继善想了想,便猜到了乾隆的意图。

乾隆是个乾纲独断的皇帝,如果他对折子不同意的话,一般就是直接朱批“否”,然后再由军机处拟个意思反驳回去。如今乾隆将折子递到尹继善面前,自然就是同意了永璇的请求。只不过乾隆又是个好面子的皇帝,不愿朝堂上有人说他为了帮儿子而破坏朝堂法度。

尹继尚装模作样地看了会折子,道:“奴才以为恭亲王的请求并无不可,当初朝廷设立战略物资储备就是为了预防当下江南的局面。”

“嗯,既如此,军机处拟个旨意来吧。”乾隆淡淡地说。

“奴才遵旨。”

乾隆忽然想到说明,“永璇那臭小子也给你写了求援信罢?”

尹继善尴尬一笑,“八阿哥的确给奴才写信说了这次江南乱案的原因,希望奴才能在朝堂上帮他转圜一二。”

“果然。”乾隆很满意地笑了,“那臭小子也给朕写了求援信,可怜巴巴地说他在江南怎么怎么被委屈了。哼!朕才让他去江南练练手就叫苦连天,日后……”

乾隆忽然觉得自己说多了什么,挥挥手,“你且下去吧,旨意尽快拟来。待朕瞧了,用完玺之后,你亲自送到户部去督办此事。省的户部那群人故意拖着不发文书。”

“奴才遵旨!”其实尹继善也被乾隆刚才的话给惊到了,不过既然乾隆不愿再说什么,自己这个当臣子的自然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好好办差就是了。

乾隆看着尹继善出门之后,也只是笑笑没说什么。就算自己说漏了嘴又能如何?如果尹继善因此就站队的话,他也就不是从先皇手上那个牧守一方的封疆大吏了。何况永璇也不是蠢人,自己将他放到江南就是为了锻炼他。永璇自己也瞧了出来,到那基本上不插手地方政务,一门心思放在江南招商局与南洋海军上。

即便永璇向尹继善求援又如何?乾隆将尹继善变成永璇的外家,就是为了让永璇有可用的外家势力。如果永璇反而不用,乾隆还觉得永璇矫情了。

乾隆又打开苏州织造跟杭州织造分别写上来的折子,苏州制造自然提到了“我爸是赵刚”的事情,乾隆看了一会,也没多说什么。这样的事情还是留给苏州府的官员去烦恼吧,若是事事都要朕亲自去做,那还要这群官吏干嘛?

但是杭州织造的信则更让乾隆上心一点,从杭州织造提供的物价浮动报价来看,永璇所言不虚。当然,永璇所制作的折线图标让数据变得更加直观。由此乾隆也看出来江南经济形势的危机。

“哼!”乾隆将杭州织造的折子丢到了一边,一旁伺候的吴书来则是暗自心惊。看来又是有人要倒霉了。

乾隆思考了一会,“吴书来,你去替朕打听一二,如今那些官员与六阿哥走得比较近。”

“嗻!”吴书来并不多说,他很清楚什么时候自己应该闭嘴。

这六阿哥的手伸得可够长啊。乾隆心中道,乾隆并不忌讳这些阿哥在明面上光明正大地斗,但是这般阴私的作法却有些让人不齿。不过好在六阿哥派去的人还算识大体,没有在这件事上瞎掺合。

在户部文书南下的同时,那些隐藏在上海港的运粮船大张旗鼓地朝杭州港而来。永璇知道文书下来起码还需要几日,如果不给杭州百姓一点信心的话,只怕自己这边就要“兵败如山倒”了。

“金先生,让人放出话去,就说上海港来的这批粮食乃是江南招商局储备的第一批粮食。待这批粮食平价售完之后,第二批粮食也会跟着来杭州港。”

“属下知道了。”其实金镛也知道,这次的船队乃是江南招商局的全部家底了,若是此役败了,只怕江南招商局十数年内不敢再进江南了。

在有心人的推动之下,杭州的老百姓都知道有一支浩浩荡荡的船队带着米面及生活必需品朝杭州而来。

“哎呀呀,听我们上海的那小子说,那运粮船都是积年走海外贸易的,怕是一艘船有好几百万石粮食吧?”

“啧啧,这么大的船,咱们杭州港停得进去么?”

“这就不用你操心了,大不了停在舟山那边,咱们用小船运进来就好。”

“那八王爷不愧是搂钱王爷,这手指缝漏一点,咱们杭州老百姓就有福了。”

“是啊。回去我要告诉我那婆姨,这米面什么的过些日子再买,横竖现在够吃了。等那平价米面来了,老子可要大买特买了。我们家的那几个半大小子可是好几天没吃干的了。”

杭州城这些纷纷扰扰的话语自然也刺激着胡荣,如今的胡荣已经没有几日前浙商领袖的风范。张闿琦捏着自己的命脉,而永璇也正挥舞着大棒朝自己打来。若不是晓得这两人不对盘,胡荣差点就要以为张闿琦乃是永璇派来谋夺他财产的人了。

“胡公,如今该如何,我们就全凭您老一句话了。”浙商中苦不堪言的不止胡荣一人。

其实相对于招商局这种准近代的商业化组织,浙商还是一个刚刚从地主阶级中冒出头的资产阶级。他们本质上还是地主,但是却试图朝近代化迈出自己的第一步。

可惜他们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咽喉已经被捏在别人的手上。

“罢了罢了。”胡荣长叹了一口气,“去请李万林过来,咱们同八王爷讲和吧。”

在胡荣心底,跟永璇合作还是好过跟张闿琦合作。不管怎么说,这永璇乃是“官”,在华夏国民心底,对官的敬畏还是有的。何况永璇抛出来的合作方案还是胡荣能够接受的,永璇希望与浙商共襄盛举,而不是将浙商全部吞下。

永璇这一手的确震慑了不少浙商,在传出胡荣已经向永璇投诚的消息之后,其余浙商争先恐后地朝平湖山庄而来。毕竟越早投诚,在永璇心中的份量也就重些。

不多久,永璇的客厅里就坐满了浙商。当然,能坐在客厅里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商人。其余人等只得站在厅里。能坐在客厅上首的一个胡荣,一个李万林。胡荣乃是浙商领袖,而李万林则是浙商中最早投诚永璇的。

相对于胡荣,其余浙商对李万林的感觉更接近于嫉妒。在他们眼中,李万林不过站队站得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