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古代开产科(690)+番外

众人只少不得点点头,又开始啰嗦道:“真是人比人气死人,紫苏你那么好的福气,那个秀儿可就倒霉了,那陈老二在庄上是出名的懒,以前死了媳妇,自己要养孩子,好容易肯下地干活了,如今又了新媳妇,这下又只知道吃喝了。你们瞧见没有,这才去几个月呢,原来白白净净的小丫鬟熬得又黑又瘦的,看着真叫一个可怜。”

紫苏对杜二太太那边的下人向来不太熟悉,不过听她们这么指名道姓的说,自然也知道说的是哪个。有的稍微八卦一点的婆子便问道:“姑娘,你在这府上当差,你到时知不知道,怎么好好的一个姑娘给配了这么一个糟汉子?”

紫苏只拧眉想了想道:“这我也就不清楚了,前阵子就听说府里头的小厮都已经有人配了,只有一个瘸子加哑巴,二奶奶自然是不能把好端端的姑娘配给这样的人,所以才从庄子上选了一个,主子们平常也不常去庄子上,人品好不好,不过就是听下人说的,当时倒也没听说那人的人品不好。”

紫苏向来是周全的人,这事情要是说出去,少不得赵氏落不着好,可她毕竟是刘七巧的丫鬟,这话要是从她这边传了出去,赵氏岂不是要找上刘七巧,她也只好勉为其难的给赵氏说了几句好话。

众人听了,这才茅塞顿开。

“想来是这样的了,自从你婆婆去世后,你那公公和那陈老二的娘在庄上可没少闲话,说不准是陈老二的娘让你公公往主子那边说的呢?”其中一个声线粗狂些的媳妇开口道。

大姑奶奶一听,只微微变了脸色道:“家丑不可外扬,家丑不可外扬,你们几个心里知道就好,何必还要让我在弟妹面前没脸呢。”

众人闻言,只哈哈大笑了起来,过了一时,外头开席了,有人进门喊了大家伙入座,这一群八卦下强悍的媳妇婆子们这才算出去了。

紫苏松了一口气,悄悄的撩起了红盖头看了眼,新房是布置一新的,所有的家具都刷上了红漆、贴上了大红喜字。房间里桌椅橱柜一应俱全,帐子也是新扯的,颜色鲜艳。虽然房间算不得很大,但足够小夫妻两人生活。

紫苏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从母亲去世到现在,整整三十一个月,从一开始绝望的在姥姥姥爷家寄人篱下,到最后发了狠心思,想留在刘家,紫苏心里头也不是没有害怕。可是就算害怕,作为长姐的她也要在钱喜儿面前活出一个榜样来。

晚宴过半,春生酒过三巡,从外头歪歪倒倒的进来,从窗里头瞧见紫苏安安静静的坐在床上等着自己。春生三步并做两步的推门进去,站在紫苏的跟前,大姑奶奶只跟着几个年轻媳妇,听壁脚一样的跟在春生的身后。偏生春生这会儿喝多了酒,脑子糊涂,哪里只有后面还跟着人呢,只上摇晃着身子走到紫苏跟前,怔怔的站着。

众人在身后那个着急啊,恨不得从窗户里头给跳进去,告诉春生怎么揭红盖头,怎么哄新娘高兴,偏生春生就跟傻了一样,就是一动不动。大姑奶奶正要推门进去帮忙,忽然听见里头扑通一声,春生只扑在了紫苏的怀里,直挺挺的把紫苏压在了身下。

大姑奶奶啐了一口,众人忍不住摇头。紫苏隔着红盖头还能闻到春生嘴里的那股酒味,只偏开头稍稍躲开。众人一看新郎官喝成了个死相,这洞房肯定是闹不成了,便只跟着大姑奶奶一起兴致阑珊的走了。

紫苏一边推开春生,一边听外头动静,忽然听见春生没动的身子偏了一下头,在她耳边问道:“人都走了吗?”

紫苏这一听春生开口,哪里像半点醉倒的人,只气得伸手就去推他,春生这会儿哪里由得紫苏反抗,只伸手握住了她一双手,低下头用嘴揭开了盖在紫苏脸上的红盖头。

这正是:携手揽腕入罗帏,含羞带笑把灯,金针刺破桃花蕊,不敢高声暗皱眉。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刘八顺的番外……我偷几天懒再写~~

文荒的记得去我新文捧捧场~~背景和产科一样,就是迟了几十年而已~~

妾求宠

☆、第386章 番外

牛家庄自从刘七巧出嫁那次,刘老爷在老家连续摆了三天流水席之后,最近都没有什么大事情。原本王老四当了将军,老王家的人也是想宴请乡亲们,好好的热闹热闹的,无奈王老四军营里头实在事情太多,压根脱不开身,所以这事情也就一直拖了下来。

好在王老四虽然如今成才了,但还是没忘了牛家庄的村民,出了些银子,把牛家庄通往外头的小路拓宽一下,又让自己大哥,把老王家不知丢了几代祠堂给修建了起来。剩下的银子,把老王家原本的泥墙院子给拆了,建了白墙灰瓦的四合院,王家三个兄长带着老娘一起住在了一块儿,倒也是其乐融融的一家。

王老四的婚礼,在城里早已经办了一场了,当初议亲的时候,刘七巧请了王老娘去杜家。杜老太太原先是很讨厌这种山野村妇的,可后来李氏在杜家走动的多了,杜老太太觉得李氏为人真的不错,且又是一心一意为夫为子的人,便也越发觉得李氏不容易。后来王老娘来了,杜老太太起先也是吓了一大跳的,见如今王老娘也是一个四品将军的娘了,怎么穿得连杜家最下等的用人还不如。不过才五十出头的人,脸上的皱纹都可以夹得死蚊子了。

索性有李氏在一旁作陪,把王家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给杜老太太听,杜老太太听说这王老娘三十出头就守了寡,一个人拉扯四个儿子长大,一下子对王老娘敬佩了起来。

王老娘只叹了一口气道:“当初老四才生下来,他爹就撒手了,我原本是想把老四送人的,可是看着这么好的儿子,我舍不得呀,人家说把闺女送人,那也就算了,我好不容易有这个福分,一口气生四个儿子,如何舍得呢,所以只好硬着头皮,背着他下地,一直背到了他四五岁,越发长的结实了,才放他下来撒野,他没什么优点,就是力气大,可就是这力气大,也愁死我了,力气大吃的多呀,他这一顿得吃三个人的口粮,可没把我给愁坏了。幸好他那两个大嫂也都是和气人,不嫌弃这个小叔子。再后来,他便不知声,跟着刘老二上城里来了,起初每个月都有银子带回来,我们还真当他就是正经当差,谁知道后来一打听,居然跟着王府里的人打鞑子去了,这可把我给急的哟……”

王老娘说到这里,也忍不住笑了起来:“那时候我看见七巧回家,恨不得堵住她的门口,非要让她把老四给我交出来,你说我好端端养个儿子,还没享他的福呢,到战场上去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我这二十来年的口粮先亏了。”

杜老太太见王老娘说的实在有趣,忍不住道:“对对对,你说的很是,七巧什么都好,就是做事情太由着自己的性子了,想怎样就怎样,不过幸好,她是个有时运的,还没见她错到哪儿了。”

“可不是,当初我是一个劲的怨恨她,把我好好的儿子给带坏了,可如今我还不知道要怎么谢她呢!要是没有她,老四也会不会有这么一天,如今连这么好的媳妇都娶上了,我便是到了地底下也可以向他爹交差了。”

老年人一旦说起了养儿的艰辛经历,那这共同话题可以聊上个几天几夜,结果王老娘最后把杜老太太给逗得合不拢嘴了,连连邀着王老娘在杜家多住几天,好说一些乡野里头好玩有趣的事情给她听听。王老娘这家里头的农活等着,也不便久留。

倒是最后,王老娘提了一个要求,大大合了杜老太太的心意。

“老太太,说句你不中听的话,我生了四个儿子,如今三个都在一块儿,各自有了娃儿,唯独老四现在也不回牛家庄了,我那几个儿子也是孝顺人,只让我跟着老四,在京城里头享清福,可我上回在老四家住过那么半个月,这实在不合适这种生活,穿衣洗漱都有人服侍着,浑身不得劲一样的。我想了想,老四这儿只怕我还真帮衬不到什么了,我向七巧打听过,你们家姑娘又有奶妈子、又有陪嫁,也不差我这么一个婆子,不然这样,就让他们小夫妻单过了吧?逢年过节的回牛家庄看看,还记得我这个老娘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