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皇商(181)+番外

锦绣阁用不了,现在就算是豁出脸皮去找鼎膳斋,也肯定是一间雅间都没了,他不好叫人家难做,自己却是在拿不出主意来。

就算衢州大大小小的酒楼食肆百十来间,上得了台面的不过那几家,可这几家最好的雅间都要提前订,晚了肯定是没有的。

赵掌柜已经想着实在不行带人回自己家里吃,转身却听到一把不太熟悉的嗓音叫他:“赵掌柜,您是急着订雅间吗?”

赵掌柜回头,见是隔壁新开食楼的两位年轻小老板,便笑着同他们打招呼:“可不是,原本定的那家说有事做不了,我这着急得很呐。”

虽说不太熟悉,可他们毕竟是隔壁,旁边的这间食楼到底怎么样,他自己也是亲自尝过的。两个小老板很有手段,菜色好,用料足,小二也十分热络,开张至今生意是一日好过一日,这些赵掌柜都看在眼中。

但他也知道就算是新开张的食楼,福满楼的雅间肯定也早就订完了,他惯不喜欢麻烦晚辈帮忙,所以并没有直接来找他们。

杨中元同程维哲对视一眼,脸上笑容更甚:“赵掌柜,咱们是邻居,以后我们这食楼要一直开下去,少不得多麻烦您。我们家虽然不太出名,可雅间却还真有一间,可否请您过去看看,如果您满意,那今日这一顿,就当我跟阿哲请的,多谢您开张这些日子以来的照顾。”

他这话说的太客气了,赵掌柜听了一愣,随即便说:“小杨,你可别为了我把别的客人赶走,我知道你好心,却也不能坏了你家口碑不是。”

在衢州,做生意开铺子的人家多了去了,掌柜也满大街都是,但能做到赵掌柜这样的还真不多。褚氏布庄是响当当的皇商,做了百年的金字招牌,不是人人都能当的了褚氏布庄的掌柜的。

就算再着急,他想的也都是福满楼,这样高德,实在令人敬仰。

程维哲忙道:“不,您抬头看看,我家其实还有一个阁楼,当时就装好了,预备给要谈大生意大买卖,或者家里有重要事的客人们用。不过这不刚开张吗,风声是放出去了,也没人来定,只好一直空着。今个可算能迎进您这位贵客,也给我们茗雅开个张吧。”

赵掌柜也不是个墨迹人,这事也等不得,当下便跟着他们进了铺子。

门口的钱掌柜看到他,忙过来打招呼:“哎呦老前辈,今个新到的海参,我记得您爱吃这口,给您预备一份?”

都是在这条街上做掌柜,他们之间的关系可比杨中元他们亲近多了,说话也就没那么多顾忌。

钱掌柜就是这点厉害,他虽然手腕不如赵掌柜,但是记性可是顶好的,常来他家的客人,他都记得人家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从来没说错过。

程维哲也笑,冲钱掌柜点点头,回头小心扶着赵掌柜上楼:“我们家老钱可崇拜您了,早起还说要给您送了葱爆海参过去,待会儿您要是定了,准保有这道菜。”

场面话谁都会说,但说得好听,说得大家都满意,那才叫难。

往阁楼去的木质楼梯略微有些窄,杨中元跟程维哲特地拓宽了一下,还加了扶手,走起来也还成。

赵掌柜虽然岁数大了,但腿脚可利索着,不比年轻人差。

等上了三楼,抬眼便能看到阁楼门口挂着个牌子,写着“茗雅”两个大字。

自然的,这俩字还是韩世谦写的,端庄大气,飘逸出尘,相当了得。

这字是最近才挂上去的,总叫阁楼也不是个事,总得有个好听上口的名,才能让别人记住他们家这最高级的雅间不是。

赵掌柜倒是没说什么,只跟着他们进去,这屋子到底好不好,想着顾寒亭第一次来的夸奖就知道。赵掌柜当即便满意地笑笑,回头瞅了他们一眼:“年轻人,还是挺有心思的。你你家这里,就凭一个雅字,便比锦绣阁要强。”

锦绣阁是精致华丽,可也有些过了,不如福满楼这间茗雅,多宝阁上虽然摆的都是真品,却大多跟琴棋书画这样的雅事有关,并不显得俗气。

能布置出这间阁楼的,想必是个眼界很高的大家。

赵掌柜一时之间心里百转千回,当即便把这间茗雅定了下来:“我今日就定你们家的茗雅了,待会儿午时之前客人会到,我直接带他过来吃饭,也不用你们破费,我既然定了,自当我褚氏花钱。”

杨中元跟程维哲对视一眼,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了欣喜与愉悦。

“赵掌柜,这……”程维哲还想再说什么。

赵掌柜笑着看他,脸上满满都是慈祥:“你们这两个孩子,我说不用就不用了,我可都要点最好的菜来上,怕你们请不起哩。”

杨中元被他逗笑,拉了拉程维哲的手,终于不再坚持。

等到赵掌柜走了,杨中元便把小山叫来,递给他一份相当精致的洒金折页:“小山,阁楼今个有单,你去一趟褚氏布庄,直接找他们赵掌柜,说让他定下菜单我们好准备。等到客人来了,也由你全程招待,一定要恭恭敬敬的,听到了吗?”

小山算是二楼的小管事了,早先杨中元就给他说过,以后茗雅有客,也叫他专门伺候。茗雅只有一间,这就说明老板是多看重他。

小山听了,使劲点点头,满脸都是认真:“老板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办。”

这一日的茗雅算是头一次开张,就迎来了大客户。福满楼自然全力招待,几个最难的菜都是杨中元亲自炒的。小山这一日得了足足一钱的赏银,他没跟别人讲,却跟老板把数目都说得清清楚楚。

做成了第一单大买卖,杨中元自然很高兴,他不仅让小山自己把钱存下来,还夸了他几句。

赵掌柜在衢州人脉相当之广,有他开了头,后面自然接二连三开始有人定茗雅,一时之间,福满楼风头更胜。

而就在这个时候,两位老板却离开了衢州,往衢沐县而去。

临近中旬,日头一日比一日大,两个人连李义都没带,让他在铺子里看着事情。

程维哲坐在外面驾车,杨中元则坐在车里,陪着他说话。

两个人成亲至今,这还是第一次单独外出,机会难得,也都很愉快。

衢州富裕,官道修得相当宽敞平坦,尤其是道衢沐县与衢泽县的两条官道,因为走得人多,所以月月都有衙役过来修缮。

虽然马车有些颠簸,杨中元略微有些不太舒服,但这都影响不了他的好心情。

外面天很蓝,他坐着程维哲架的马车,奔向了下一段事业的开始。

他们中午出来,临近申时才到衢沐县的县口,老远便看到一个少年人站在那里冲他们挥手,杨中元眯起眼睛看去,却笑道:“二毛倒是长高了。”

程维哲笑道:“待会儿可别叫他二毛,否则又要跳脚。”

来了衢州之后,二毛跟着跑完了铺子的事情,就又被程维哲打发到城郊来了。他对茶虽然不如程维哲精通,可也被他拎着学了不少时日,打听一下这边的情况刚好够用。

上一篇:千里追兄 下一篇:代嫁魔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