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132)

作者: 临西洲 阅读记录

那不如就起个有种花家特色的名字吧,好歹他也是代表种花家,在这片平行时空上,刻下了痕迹。

-

短短两天时间一晃而过。

到了第三天,江县人们翘首以盼的‘县衙人才招聘会’终于到了。

这天,整个县城都明显热闹起来。

张阿花和同村的十几个招工报名的人,在村长李福的带领下,来到了县衙。

不出意外,这里乌泱泱全都是人。

这种增加创收的好机会,谁肯错过呐!

县衙外面,盖着六个临时大草棚。

一个差役站在高处,大声喊道:“养猪场招工左手边第一个棚排队,砖窑厂第二个棚排队,物流厂第三个棚排队,建筑厂第四个棚排队!贷款抵押,第五个棚!所有招工后确定可以入职的,去第六个棚按手印签契书!此处禁止喧哗,排队期间不许推搡催促。到了棚区外,先签自己名字,写下年纪、性别、应聘岗位等基本信息排号,然后等待。喊到号的去棚里面试,面试不过左边出口返回,面试通过右边出口去签契书!”

乖乖,别的不说,就这么一套流程,听得人都眼晕。

张阿花觉得自己胆子挺大的,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这种‘大场面’突然心跳加速,小腿肚子都在发抖。

她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总觉得周围一群人都比自己厉害。

这哪能行啊,肯定通过不了面试,要不回家吧——

没等张阿花打退堂鼓呢。

李福高声说道:“阿花,赶紧去第一个棚排队,我带着其余人去另外几个棚区!”

说完后,村长带着人走了。

张阿花傻眼,只能硬着头皮去一号棚排队。

事实上不仅张阿花,如今在场的江县人,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不紧张的。

哪个求职者在面试的时候没压力呢?

等待的时候,有人垂头丧气出来,也有人兴高采烈喊着‘我面试通过啦’,引来一片艳羡。

有脑子活泛的会问:“面试都问什么问题?”

结果面试通过的都齐齐摇头:“这个要保密的,如果泄露出去,我们会被开除。”

吓!

这么严格的吗?

这是江县人第一次参加如此正规的‘职场求职面试’。

基本上每个人都记忆犹新,也是怪哉,平时不管是县太爷,还是县衙的差役们,看着都很和善,也没什么架势脾气。

可一旦进了那草棚,好几位叫做‘面试官’的差役齐齐盯着你的时候,真是紧张到脑袋一片空白。

甚至有排队的人受不了这种心理压力,直接转身走了。

张阿花排了半个小时才被喊号。

她神情忐忑的走进临时棚区,发现里面坐着三位差役,其余两位不认识,但是最中间坐着的是孙成。

张阿花肯定是认识孙成的。

因为她家的猪,当时就是孙成劁的嘞!

因此,瞧见孙成,张阿花就笑了。

孙成也笑了笑,随后照例开始公事公办询问:“简单介绍一下你的情况,你面试的是养猪工人对吧,不用太紧张,说说自己平时养猪吗,怎么维护猪圈的,有没有什么给猪喂食的小诀窍。”

“我,我叫张阿花,今年34岁,李家村人。我家里养了三头猪,平时每天都会给猪打扫猪圈,还会用草木灰给猪圈消毒,做除臭处理。”

张阿花本来有些紧张,可打开话匣子,想着自己每天养猪要做的事情,越说越顺畅:“喂猪的时候我发现,上午给猪吃好的,猪一整天都精神,所以上午可以喂点精饲料。中午和下午可以喂麦麸、猪草之类的,但是不能喂太干……”

看得出来,为了让家里的猪崽长肉,张阿花是下过一番苦功夫的。

她说的很详细。

孙成和其余两位差役听得眼睛都亮起来,这就是他们要招收的人才啊!民众当中果然是卧虎藏龙,各行各业都有真正的人才。

“好,花婶儿,你被录用了。拿着这个牌子,去那边找郎中简单号个脉,然后就可以签契书了。但有一点你要记住,不许透露这次面试的问题给其余求职者,不然你会被开除。”

面试已经完成,孙成憨笑道:“三天后,你得来县城外砖瓦窑东边五百米的平坡,那地方你知道吧?我们准备在那里建造红阳养猪场。”

张阿花怔怔的接过牌子,随后喜不自胜。

她被录用了!

那岂不是代表着,以后她也能像男人们一样,出去干活儿、挣钱了!

“谢谢,谢谢!我知道那地儿,三天后我一定准时到!”

张阿花激动的走出棚屋,不出意外被一群人羡慕的注视着。她心里得意极了,以后她张阿花,说不定也要出息了,变成厉害人物了呐!

不仅仅张阿花。

今天还有太多太多曾经只懂在田地里忙活的农民,通过了县衙的面试,或者参与养猪,或者参与制砖瓦,或者参与运输,或者参与建造房屋。

人们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整个县衙外都是憧憬的笑脸。

因为日子从今天开始,会变得越来约好啊!

感谢县太爷,感谢县太爷啊!

他们此时还只觉得,自己得到了一份工作,能在农闲时候赚很多钱,所在感谢县太爷。

但其实呢?

这不仅是县太爷对他们金钱上的馈赠,还是在能力、思想上的馈赠。因为从今天开始,他们将会成为江县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工人。

他们的能力,绝对是目前整个县区都靠前的。

只要肯努力,将来升为组长、部门主管、经理甚至厂长,那是可以改变阶级命运的啊!

这是一个百废待兴,各个行业初步开始腾飞的‘黄金年代’。

是县太爷为江县制造梦幻经济的开端。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江县虽然看似仍旧贫瘠,但贫瘠的表象下,其实遍地都被陈庚年塞满了金灿灿的黄金。

只要有能力抓住一捧金子,就能搭上县太爷的快车,自此乘风而起,创造奇迹!

第52章 052

◎全民努力搞创收,厂子开业,大奇迹年代下的小人物们。◎

张阿花在孙成那里通过了面试, 即将成为养猪厂的一名工人。

另一边。

陈庚年的砖窑厂招聘现场,也招收到了一个令他惊喜的人才。

养猪虽然也需要技术,但部分百姓家里好歹养过猪, 知道大概流程。

但烧制砖瓦不一样,这种技术活儿,寻常老百姓甚至从未接触过,根本就无从下手。

因此,来陈庚年这里应聘的, 大多都是苦力劳作者。

比如挖、挑黏土,再比如制作砖坯、瓦坯,和最后开窑取、送砖瓦。这些工作基本上全都是力气活儿,甚至不需要什么技术,只要身体健康结实, 就能上手操作。

刚开始陈庚年还有耐心面试。

可越到后面, 心里越急迫。因为他需要的是技术人才啊,砖瓦烧制工匠, 才是砖瓦厂的技术工种, 没有这群人,总不能他这个县太爷亲手去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