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215)

作者: 临西洲 阅读记录

富春将这天下局势,尽力用简介的话语给县太爷介绍:“除了北边的鞑靼蛮子骑兵,南方的水寇同样十分猖獗,大晋水师形同虚设,每年都有大量百姓被水寇烧杀抢掠,但大晋水师十年来没有赢过一次胜仗。除此之外,这几年不仅咱们江县受旱灾、雪灾疾苦,整个大晋都有各种天灾,朝廷那帮人为了给皇帝建造长生宫,在各地搜刮民脂民膏,加重赋税,搞得很多地方百姓活不下去开始逃亡。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不仅祁王有谋反之心,据我所知,京城有某个有着千年历史积累的世家权贵,最近也开始搞小动作了,他家那位将军,掌管着南方水师。大晋水师虽然贫弱,但十年来未有一次胜仗,也是耐人寻味。”

听完这些,陈庚年更加头疼了。

这特么,还真是整个大晋都乱成一锅粥了啊!北方鞑靼骑兵虎视眈眈,南方水寇频繁作乱,外戚干政,兄弟反目,世家弄权,天灾人祸齐聚——精准踩到所有亡国要素,陈庚年甚至很怀疑,这大晋是否能够支撑五年。

他脑子里思索着这庞大的信息量,最后理出一条关键线索:“娄知府是先生的徒弟?”

富春闻弦歌而知雅意,笑道:“先前不想靠着不成器徒弟的官位博县太爷青睐,所以老夫一直没提。但现在这紧要关头,县太爷您不说,老夫也得主动站出来了。接下来,我会让娄献帮忙,扫清一切私自来江县投奔的流民,顺带出兵巡逻周遭是否有流寇出没,将江县护在凉州的羽翼之下。我们以后要有货物输送凉州,都尽力选择夜间进城,做好货物交接后就连夜离开,免得被有心人惦记上。至于到时候如果还需要流民的话,让娄献那边悄悄送过来。”

陈庚年闻言很是动容,这简直是天大的恩情啊!

他深吸一口气,郑重道:“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再说拒绝的话,就显得我过于矫情了。劳烦先生转告娄知府,接下来不仅耧车、耕犁、劁猪等技术,包括农药、化肥等等,江县都会赠与他。望他能大力发展民生经济,让百姓免受疾苦的同时,也能大展身手完成宏图伟业。”

啊?

富春闻言愣住了。

随后他才反应过来,县太爷大概是误会了。陈庚年估计觉得,娄献是他富春的徒弟,拥有雄才伟略,急需要一些发展民生经济的手段壮大己身,然后去征战天下。所以凉州才会愿意花费大力气护住江县,只为从江县这里获得技术。

不得不说,你跟有脑子的聪明人聊天,有时候甚至都不用开口骗人。因为聪明人会自己给出一套看似完整的逻辑体系。

简而言之:自己用逻辑把自己给忽悠了。

富春怔怔的看着县太爷,随后点头:“啊对对,娄献能得到您的帮助,肯定很振奋。”

陈庚年原本绷紧的神经都跟着缓和不少。

他就说嘛,他不会这么倒霉,虽然乱世要来了,可乱世也能出英雄啊!富先生眼光这么高,他看中的救世雄主,实力肯定不会差劲。

而且雄主是自己人。

系统让他只能在江县做县令,那他给雄主打打辅助,后面还是可以躺平继续当个清闲县令的!

-

而在第二天,整个江县又开始陷入新一轮的轰动。

因为县衙又有大动作,这次要组建一个采煤队,一个煤球厂,而且还要招兵!除此之外,建筑厂竟然要在深山老林里修路!

“听说那个采煤的工作,累的很,但是一个月给三百五十文工钱!”

“吓!这么多,煤是啥玩意儿?”

“不知道啊,但一个月给这么多钱,我力气大,我要去试试。”

“煤球厂招工,煤球又是啥玩意儿嘛!”

“招兵,一个月给三百文,训练的好还有将近,管吃住,每天都可以吃到鸡蛋!娘嘞,伙食这么好?”

“你家小子年纪正合适,赶紧去试试。”

“建筑厂的修路工人,一个月一百八十文呢,这个我得赶紧去报名。”

四月份了,眼瞅着再等俩月就要秋种,大家都以为衙门不会再有大动作了。

可没想到啊,突然又来一波特大招工狂潮。

这天,田埂地头、村里村外到处都是民众们撒丫子奔跑着互通消息的兴奋画面。

哎呦亲娘嘞,赚钱的大好机会又来了,这次他们怎么都得抓住,到时候盖砖瓦房的钱就有了啊!

第78章 078

◎蜂窝煤,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

这是县衙第二次大量招人, 不仅招人,还在招兵!

江县又一次热闹起来。

由于这次招人,大多数要的都是干体力活儿的汉子, 所以家里的婆娘们主动把地里的活儿揽下来,让男人们赶紧抓住机会去应聘。

连修路工人,一个月都给一百八十文嘞!

像是采煤矿,煤球厂工人,以及民兵, 给的只会更多。

家里少了个干活儿的男人,女人和老人们在地里忙活,难免就会觉得吃力。

这么多亩地呢,又是除草,又是打农药, 可不就忙不过来嘛。

但哪怕忙, 大家心里也是美的。

女人们在田埂里一边除草,一边好奇议论, 煤球是啥玩意儿, 县衙为什么突然要在北边山里修路,那地方都没人去,修路干嘛。以及,怎么县太爷突然要开始招民兵啦。

但聊到最后, 话题还是得回到田地里。

有个妇人除草除的头晕眼花, 实在累的不行,明明天气还不到热的时候, 她热的浑身都是汗。最后实在坚持不住了, 她一屁股坐在田地里, 跟旁边干活的女人说道:“哎呦, 累死了,这家里少了个干活儿的人,我还真拿不下来这么多亩地,以后少种几亩粮食吧。”

旁边的女人闻言惊愕道:“少种粮食?那你这地就荒废着啊?”

怎么可能!

妇人嗔怪道:“好好的地,怎么舍得荒废,你这话说的!县太爷前不久,教那批才解契的佃户们种植了棉花和大豆,听说这可是好东西,能织布做衣裳还能磨豆油,还能卖钱!我男人这次去了煤球厂当工人,我自己在家,忙活不来地里这么多活儿,干脆就错开种植。等这茬地里的庄稼夏天收了以后,我决定空出来两亩地,试着种植紫云英,种子我都买好了。等到秋天的时候,紫云英和粮食分开收割,也不会忙不过来。秋天收割以后,这两亩地我就空着,不种庄稼啦,等来年春天,开始种大豆和棉花,这两样作物八月份收,跟庄稼秋收刚好也能错开,而且县太爷说了,棉花大豆虽然一年只种一茬,卖的钱说不定比两茬庄稼都多。咱现在地里的粮食肯定够吃了,种太多粮食一直放在家里也吃不完呐。”

听到这话,女人愣住了。

随后她细细思索一番,觉得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啊!要不等来年,她家也试着去种植大豆棉花?

其实有这样想法的,不仅仅妇人一个,这次县衙招工,大量劳动力被抽调走以后,许多人家都在合计着,要错开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