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22)

作者: 临西洲 阅读记录

李福闻言脸色一紧。

“不用担心,我让人来帮你。”

陈庚年这样说。

然而,还没等李福松口气,就见县太爷对身边那个皮肤黝黑的少年差役说道:“串子,你来帮李村长播种。”

李福:?

如果没猜错的话,那差役就是某个二世祖少爷吧!

让这草包玩意儿给他家田播种,开什么玩笑!

李福下意识就想反对。

可一来想求陈庚年帮他照看家里的母猪,二来,陈庚年最近威望大增,李村长愣是没敢开口。

“啊,让我去?”

当众被点了一把的胡铭也很懵,他磕磕巴巴的说道:“庚年哥,不对,县太爷,我不会啊。”

陈庚年伸手将胡铭推到耧车旁边,笑道:“来的路上,我不都教你了吗?没事,按照我教你的办法来就行。”

教,那确实是教了。

问题是我听得也不是很懂啊。

感受着身后村长、以及村长婆娘虎视眈眈的目光,胡铭如芒在背。

早知道,他还不如留在县衙跟裴宝来斗蛐蛐,输钱就输钱,总比在这里丢人现眼强!

胡铭很有自知之明。

他从小到大就没干过农活儿,哪里干得了这个啊。

可陈庚年非得让他帮忙播种。

众目睽睽之下,胡铭没办法拒绝,只能硬着头皮上。

不久后。

李福赶着牛,胡铭双手压住耧车,手忙脚乱开始播种。

“吓!怎么是个二世祖在播种?他这样子一看就没干过活儿。”

“衣裳穿的松松垮垮,模样吊儿郎当,这也太胡闹了!”

“村长真可怜,他家这块田会不会废掉。”

李家村人看着胡铭小声议论,眼神里充满了不赞同。

听着周遭的质疑声,胡铭心烦意乱,而他越是心烦,越记不得来时路上陈庚年教的内容,于是开始慌了神。

万一他把这一亩地的种子都弄坏了,可怎么办!

就在这个时候。

“别走神。重心下沉,肩膀压住耧车,轻微晃动,注意看耧斗里的种子,让它们保持均匀晃着漏下去……”

陈庚年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仿佛带着某种力量,让人心安。

胡铭没那么慌了。

他深吸一口气,按照陈庚年说的,压着耧车开始播种。

酷夏的日头很毒辣,胡铭被晒得浑身冒汗。

原来干农活儿是个这么辛苦的事情。

好在耧车播种速度很快,一亩地不到半个时辰就播完了。

胡铭狠狠松了口气。

但村长李福则是快要哭出来了。

“县太爷,这,这怎么就播完一亩地了呢?”

李福惊慌道:“才下了三十斤的种子啊!”

正常情况下,一亩地要洒收成一半的粮食,也就是至少五十斤种子,才能保证发芽率。

甚至很多时候,五十斤种子能有一半发芽率,就算运气好的。

三十斤种子,根本不顶用啊!

“李村长,你别着急。”

陈庚年温声解释道:“这个三足耧车,它的功效之一就是节省种子。因为经过耧车播进去的种子,埋的深,吸收到的养分足,所以发芽率更高。”

什么功效,能节省二十斤种子?

那可是将近一半啊!

李福心里后悔极了。

他刚才就不应该主动站出来,让县太爷在他家田里做实验。

这一亩地到秋天的时候,该不会颗粒无收吧!

哪怕心里后悔,他也不敢说,只得勉强笑道:“县太爷,我相信您!”

可李福也就是嘴上说着相信。

等县太爷走后,他脸色都跨了,他的婆娘则是埋怨道:“就算你想巴结县太爷,也不能任由那个二世祖差役在咱家田地里瞎胡闹!这下好了,县太爷没巴结着,把自己也给赔进去了。”

“县太爷说了,那三十斤种子,都能发芽呢!”

李福心里慌神,但依旧嘴硬。

但大家都是跟田地打一辈子交道的庄稼把式,多少种子出多少麦苗儿,都心里门儿清。

这天过后李家村人都在传,村长李福那一亩地,被二世祖差役弄坏了。

因为江县常年干旱,日照充足。

基本上,种子只要洒进地里,三天以后就陆续开始发芽了。

然而三天过去了,李福家的那块田,愣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李福急的直冒火,脸色一天到晚都是黑的。

李家村人不敢触村长霉头,只敢在背后议论,并且一致决定,不用县太爷的耧车播种机。

随着犁好的地被晒干,有些人家开始迫不及待的洒种子。

“这么着急?不再等等看村长家那块田什么情况吗?”

“不等啦,三天了都没出苗,肯定出了问题。”

也对。

县太爷确实是有点本事,可他又不是神仙,发明的每个东西都能有用。

一亩地节省二十斤种子,还得保证全部发芽,神仙都办不到哟!

眼看村里陆续有人开始洒种子,张阿花也急了,一直跟儿子李泉打听三足耧车的情况。

可李泉也不懂,母子俩只能干瞪眼。

最后,还是张阿花咬牙说道:“再等等,再等几天,我总觉得,县太爷值得信任。”

但村长李福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

这几天,他三天两头往县衙跑,因为不敢叨扰县太爷,所以只能找胡铭。

“胡差役,三天了,地里还没有发芽。”

“究竟要几天能发芽,你给句准话啊,你不知道?你怎么会不知道呢,县太爷都说了你懂!”

“第五天了,再不发芽,相当于浪费了整整三十斤粮食啊!”

胡铭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于是只能四处躲避。

裴宝来提议道:“多简单的事儿,找几个兄弟,把那老头儿轰出去。”

换做往常,胡铭肯定同意这么干。这次他叹了口气:“别别,由着他吧,我尽力躲着点。”

可躲得过李福,却躲不过自己的良心。

甚至胡铭最近躺在床上,一闭上眼,就是李福满是忧虑、眼眶通红的模样。

也是奇了怪了,为什么总会有种说不清的负罪感?

三十斤粮食而已,胡铭家有上百亩田,什么时候在乎这点东西!

连胡铭的老爹胡志峰都察觉到了儿子的不对劲。

胡老爷问道:“你该不会又惹事了?”

胡铭张了张嘴。

他想问老爹要三十斤粮食,赔给李福。

可鬼使神差的,胡铭没开口。

他在这群二世祖里,算是相对来说最沉稳的,也没那么混。

播种机全程是他操作的,胡铭怀疑是自己走神,没有用心听陈庚年的教学,所以把事情办砸了。

“没惹事,爹我出去一趟。”

胡铭心里后悔,大早上的,饭都没吃,急匆匆往李家村赶。

其实他没告诉任何人,最近这几天,他偷偷来了好几次。

只不过每次都失望而回。

这是第六天早上。

胡铭鬼鬼祟祟来到李家村,刚好在田埂外碰见了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