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226)

作者: 临西洲 阅读记录

“我以前是烧陶工匠。”

“我懂识文断字,还通读四书五经,能当教书先生!”

“我在王府里做过厨娘。”

流放村里很多人的来头都很惊人,大家自报技能,饶是娄姝知道这里人才多,都忍不住直咂舌。

但具体也不知道县太爷究竟要什么人才,最后这挑两个,那挑几个,足足拉了满满一板车的人!

流放村一位绣娘担忧的问娄姝:“娄小姐,您那个朋友,真能要我们这么多人吗?”

一时间,大家都齐齐看向娄姝,各有忧虑。

娄小姐要带他们去的地方,似乎是一个偏僻的小县。他们这一大车人,工资翻倍给,那得多少钱啊!会不会送过去以后,人家不要?或者要不了这么多?

娄姝本来还没觉得,可经过流放村人这么一问,也忍不住有些忐忑起来。

这,人好像确实有点多?江县能接收下这么多人吗?

虽然心里没底,但娄姝还是安慰他们:“放心吧,那里的县太爷很厉害,特别会赚钱。你们过去了,都能过上好日子。”

啊这。

流放村人闻言面面相觑,他们看着神情娇憨的娄小姐,在心里想,我们相信您的人品,但对您这番话,实在很是怀疑啊。

陈庚年得知消息的时候是好几天后的下午。

牛天明神情古怪来报告:“县太爷,那位娄知府的妹妹,带着一车的人才回来了。”

一车人才?

愁到焦头烂额的陈庚年豁然站起来:“快快有请!”

【作者有话说】

ps:癫痫急救办法来自网络。

第81章 081

◎人才与江县互相成就,制造出氮肥!◎

陈庚年本以为, 牛天明说的‘一车人才’是夸张的说辞。

但等他走出办公室,瞧见那楼下的一车人以后,心脏都跟着狠狠哆嗦了一下。

老天。

这些真的全都是高级人才吗?

要全都是的话, 那江县的这次人才危机就会迅速解除。而且陈庚年有技术,这批人才懂操作,双方完美互补,江县民生经济发展的最后一块短板被完美补齐,立刻就能迎来一场‘划时代’的技术革新啊!

娄姝这次的动作实在太大。

不仅陈庚年被惊动, 其余办公室里,富春、裴宝来、胡铭,以及一群差役们,都纷纷出来查探情况。

富春眯起眼睛,看向那边的一群人, 疑惑道:“县太爷, 又有流民来了吗?”

不怪富先生这么说,主要是流放村的人常年被磋磨, 身形看着瘦骨嶙峋, 穿的也十分寒碜。

陈庚年‘吁’了一口气:“据说是娄姝从凉州带来的高级人才。”

这下,连富春都没忍住瞪直了眼。

他游历天下多年,什么场面没见过,但人才以‘车’为单位输送过来, 这大场面属实没见过。

县衙的其余人, 在县太爷带领下急匆匆下楼。

下楼的途中,饶是陈庚年这种沉稳性格, 都没忍住心脏扑通扑通跳动, 甚至在心里默默祈求:一定要是真人才啊, 也不奢望一车全都是, 至少一半,不,三分之一我都满足了!

然而今天,娄姝注定会给江县带来一个好大的惊喜。

可有趣的是,不仅陈庚年在忐忑。

板车上面,流放村的一群人,心里其实也在忐忑。

他们本来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因为江县这种穷苦小地方,大概率是不需要这么多人的。可进入江县以后这短短一路上,麦田里饱满到吓人的麦穗,村子里正在盖的砖瓦房,家家户户的小菜园,以及肥壮的猪,成群的鸡鸭,青砖瓦工厂,包括现在气派的三层楼江县衙门,都让他们震惊。

老天,这真的是一个贫苦小县吗?

或许他们曾经来头都很惊人,见过很多世面。

但那些见识和经历,早就在被流放那一刻崩溃瓦解,数年、乃至十多年的流放贫苦生活,磨平了他们身上的骄傲和棱角,甚至比乡野出身的民众都活的更加卑微小心。

骄傲不值钱!

而他们需要赚到钱,才能保证苦役场里常年被磋磨的家人活下去。

因此,当看到穿着官服的陈庚年过来以后。

流放村的人立刻互相扶持着,慌里慌张下车,然后齐齐下跪磕头。

“官老爷好!”

“老爷如此年轻,模样气度不凡,将来必定平步青云。”

“求老爷开恩,给个赚钱的活路吧。”

旁边。

娄姝难过的看着这一幕,但是却并没有阻挡。她是官家小姐,衣食无忧,她自然有资格把尊严看的比天大。但她也知道,这群人受过怎样的磋磨,尊严和骄傲早就不值一提了。

若是这群人跪一跪,能获得陈庚年的怜悯,那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情。

陈庚年估计也没料到会是这个场面,有些怔愣。

毕竟是个正常人都知道,各个行业的尖端人才,都是骄傲的、自信的。甚至连当官的大人物,都得表现出‘求才若渴’的姿态,才能将其收归麾下。

可现在——

陈庚年用眼神看向娄姝,发出无声的疑惑。

娄姝叹了口气:“县太爷,您先请他们起来吧。”

陈庚年点点头,看向流放村的一群人,说道:“诸位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见这里的县太爷发话,流放村的人从地上爬起来,神情依旧忐忑不安。

娄姝这几日一直在路上奔波,脸上明显带着倦意,但仍旧强撑着给陈庚年做介绍:“县太爷,先前您说需要许多人才,具体的也不知道您要多少,我暂时把这些村民带了过来。他们以前或家世显赫,或出身名门,或背景深厚。但因为一些原因,被贬流放到凉州苦役场。他们的家人,在苦役场里劳作,常年身体带伤,所以一直需要钱财来治病。若是您这里实在需要人,他们又刚好合适,就让他们留下来吧。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两位妇人,是两姐妹,叫做裴蕊、裴莲,她俩曾经在京城最大的绣纺里做绣娘,纺织刺绣都是一等一的水准。”

裴蕊、裴莲两姐妹赶紧来跟陈庚年见礼。

但常年的磋磨,显然已经磨掉了她们身上的自信,听到娄小姐这样夸赞自己,姐姐裴蕊慌忙摇头:“那都是七年前的事情了,离京七年,现在那边流行什么花色,刺什么图案,还是否用原来的针脚,我们姐妹二人早就无从了解。再加上多年不用功,手早生了,如今只盼着能给县太爷做些简单的刺绣活儿,还望县太爷莫要嫌弃。”

姐姐裴蕊说话的时候,妹妹裴莲赶紧从怀里小心拿出一块手帕给陈庚年展示:“这是我们姐妹做的,针脚粗糙,但绝对用了心,县太爷觉得可还过得去?”

那线显然是用麻线捻的,粗糙的很,但针线活儿绝对没得说。哪怕陈庚年不懂刺绣,但那细腻的针脚和栩栩如生的图案,都能看出这本事有多厉害。

可是这么厉害的一群人,怎么如此小心翼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