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242)

作者: 临西洲 阅读记录

员工们都散了,陈老爷累的不行,靠在自家门前发呆,他甚至都不想坐下去,浑身酸痛,坐下只会更难受。

一个愣神的功夫,瞧见裴仲、胡志峰二人不知道何时过来了。

看着累到浑身疲惫的陈申,裴仲笑呵呵问道:“怎么样老陈,累着了?”

陈申立刻站好,一脸嘚瑟:“谁累着了?就这么点小活儿,我至于累着?我跟你们说,干厂长也就那么回事,简单的很,轻松拿下。最近我们水泥厂的水泥刚做出来,大单子跟着就来了,你们听说了吧,现在整个县城都要铺设水泥,都得来我们厂子走货。趁着江县还没有其余乡绅开水泥厂,我得赶紧多干点业绩,把市场渠道打开,跟衙门合作只是开始,后面还得稳住私家客户源。你知道的,其余那帮乡绅都在盯着我呢,他们一开始不敢开厂子,就等看到我赚钱了,来跟着有样学样,我可太知道他们什么德行了。”

“是吧是吧,最近也有好几个乡绅来我这里打探消息呢。”

裴仲嘿笑道:“要不说我裴老爷厉害呢,我家那纺织厂,最近已经运转的有模有样,都是我在里面操心劳累。现在我家那好质量的布匹,都堆成山了你知道吧!我回头准备在商业街开一家布店,再招个裁缝做衣裳。等棉花产出来以后,大部分的棉衣送去凉州卖,小部分留在江县卖,我家宝来都夸我有商业经济头脑呢。”

这俩人对着自己好一通吹嘘,恨不得把自己夸出花来,还故意拽一些很专业的新词。

好不容易他俩消停了,胡志峰赶紧插话进来:“我家那豆油,哎呦,那叫一个香!跟猪油没什么区别,等大豆收割以后,厂子就能大批量开始生产豆油了。但现在我们不仅产豆油,面粉也做的很出色,全凭我这个好厂长带着大家进步!我还琢磨着,给民众们一些优惠方便,用小麦来换面粉,将来也可以用大豆来换豆油,现在外面都夸我胡老爷呢。哦对,我也准备在商贸街开店,但我准备开两家,一家面粉店,一家豆油店,这投入量可不小,但我现在当了厂长,很会赚钱,所以也都是小问题。”

傍晚,巷子里夕阳漫天,入目之处都是金灿灿的余辉。

三位老爷站在门外,嘚瑟着吹嘘自己。

陈申真的太累了,他以前从未体验到,原来工作一天之后,会是这么个累的状态。

但又不知道为什么莫名觉得踏实。

因此,陈老爷看着自己两个老哥们,突然叹了口气:“别装了,谁不知道谁,你俩累不?”

裴仲沉默片刻,脸色苦下来:“累,累惨了。”

胡志峰揉了揉老腰:“早都不行了,我一路架着腰磨蹭过来的。”

累,确实是累。

可牛逼还是得吹啊。

三位老爷互相搀扶着,在门槛前坐下,也不知道那根筋不对了,突然间彼此对视,然后吭哧吭哧一起嘎嘎乐。

似乎也没什么乐的点,但就是莫名觉得开心啊。

像是整个人都变年轻了。

-

乡绅老爷们这些大动作,自然是瞒不住江县民众的。

这段时间,大家都在眼巴巴盼着看新奇。

“陈老爷家的那个水泥,听说厉害的很,刀砍不烂火烧不坏。县太爷马上就要用这个水泥来铺路了,全县城都铺水泥路,最先从商业街和衙门周围开始动工!”

“啥?我咋还是没明白水泥是啥呢,急死我了!”

“裴仲老爷家里的布匹生产了很多,马上就准备在商业街开布店了,听说第一天打八折!到时候赶紧去买!”

“胡老爷家的面粉店,第一天也打八折!”

“还有还有,我听说孙老爷家的磷肥也做好了,那些种棉花大豆的人家,都已经提前用上了!”

“效果咋样?”

“好的很呐,磷肥施下去没几天,那秧苗就开始猛蹿了!我看的直眼馋!听说孙老爷也要在商铺街开一家化肥店,以后咱们要是想买水泥,就去店里预定,后面他们会把化肥直接送到你家!”

“陈申老爷也在商铺街开了一家水泥店,说是和化肥店一样,用来谈业务的。想买化肥,去店里预约,也会给你送货上门。”

“水泥这玩意儿真能有人乐意买?”

“哎呀,你等着吧,保准你见了以后眼馋。也就这几天,县衙就开始大动工在县城修路了,到时候你去看看就知道咯。”

“先不说别的,就氮肥和磷肥,我得趁着孙家化肥厂刚开业有优惠,赶紧去订一些!夏收以后就能用上了!”

“还有呢,县太爷先前研究发明出来的麦钐,木匠铺已经陆续开始出货了,今年咱们割麦子再也不用愁了!”

商铺街一口气开了这么多家新店,而且几位老爷都商量好了,半个月以后同步开业。

这下,整个县区都跟着热闹起来,时间临近六月,地里的麦苗基本上都已经金灿灿一片,这时候大家反而迎来一个短暂的休息期。

等翻过五月份,就该割麦子啦!

瞧着地里比去年更加饱满的麦穗,人们脸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与此同时都结伴约好了,半个月后一定要去商铺街逛逛。

再最后逛个街,舒坦一把,不然等到了农忙期,那就一点空闲时间都没有咯!

大人们盼着买化肥,买面粉。

至于小孩子,则是盼着新衣裳,以及商铺街各种好吃的。

日子好了,可不就这样,花钱买舒坦嘛!

-

县区的氛围,明显处于一种‘幸福的躁动’状态。

当然这段时间,县衙也没有闲着。

北边煤矿区的路还在修,现在有了水泥,那当然也要把水泥路铺到那边。路修好了,煤块才能更顺利运输出来。

包括整个县城的路,都要重新修缮成水泥路。

基础农业发展起来,县区内商贸经济开始流通,而县衙不仅有税收,还有四个厂子,以及这么多私家厂的税收和技术干股。

有了这些钱,当然要大刀阔斧搞‘硬基建’啊!

修路、搭桥、盖房,总算都能搞起来了!

等这些搞完以后,还有‘软基建’,像是江县人民公社大食堂、商贸一体化步行街、江县人民医院、江县第一学堂,或许还可以再搞个古代版‘公交巴士’。每天都有师傅拉着驴车,往返于县城和周边村子,走定时定点路线,‘投币’就能上车。

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给江县来一次全面化大升级!

现在江县日子好了,陈庚年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因为他的规划里,不再是给人们解决饥饿、寒冷等疾苦,而是为了人们的生活能够幸福一点,再幸福一点,更幸福一点。

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规划变成现实,眼睁睁看着这个县区越来越好,对于陈庚年这个县令来说,同样是一种治愈啊。

但在这个王朝即将崩析瓦解的乱世,发展的越好,同时也代表着危机越大。

因此,训练民兵绝对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