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347)

作者: 临西洲 阅读记录

皇帝一双黝黑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徐亨,眼睛里是失去理智后的偏执和暴戾:“阁老觉得,陈县令能不能带领朕的神兵大军,替朕拿下定州?”

徐亨冷汗都流下来了。

感受到皇帝的杀意,他不敢再劝谏,颤声道:“陛下英明。”

两日后,一个令无数人迷惑且震惊的消息传遍天下。

大晋皇帝,给陈县令派遣一千‘神兵’,命其去平叛定州!

所有人一致觉得,这姓陈的这次肯定要凉了!

第116章 116

◎以神经病的方式打开天下争霸。◎

纵观历史, 但凡是王朝末年,乱世当道,总会伴有各种令人瞠目的事件发生。

比如, 大晋皇帝决定给陈庚年派遣一千兵力以后,立刻命令兵部执行。

为了彰显自己‘神功有成’,皇帝特地交代,这一千人的兵卒,必须要‘像是陈县令那样拳拳之心系君王’。

因为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得到皇帝传递的神功。

用人话来说就是:如果这些人得不到神功,并非皇帝不行,而是他们不够忠君。

天知道兵部尚书收到这份旨意的时候,脸色有多扭曲。

但他又不能推辞,更不敢把皇帝的原话泄露出去, 因为只要看了这份旨意上的内容, 马上全天下都会知道,大晋皇帝磕丹药把脑子磕坏掉了。

这就是封建王朝的可怕之处。

就算皇帝是神经病, 那这个国家还得按照他的意思运转。

兵部尚书不懂什么是‘像陈县令那样的兵’, 最后只能硬着头皮,让属下去军营里随便挑一千人。

至于这一千人要去干嘛?

去边远小县平叛。

属下闻言了然,这说白了,就是流放嘛。

军营里有关系、有背景的兵, 自然不会被挑到, 最后被挑出来的都是家室不好,经常被排挤欺负的倒霉鬼。

而这群倒霉鬼的头儿, 则是一位最近得罪了上司的千户, 应卓。

应卓等一千人, 被临时通知, 两天后出发赶往凉州江县,协助陈庚年县令平叛。他们只有一天时间和家里人告别,然后收拾行囊出发。

一时间,整个军营看着这一千倒霉鬼,纷纷幸灾乐祸。

“去了那偏远小县,这辈子算是完了。”

“那陈庚年,我也听说过,区区一个小县令而已,倒是挺会出风头。”

“还好我消息灵通,提前打点了关系。”

被挑中的一千人,则是脸色十分难堪,但又根本不敢拒绝。

应卓和其余人一样,回家和爹娘告别。

整个金州城,上千家庭被这个噩耗砸到近乎崩溃。

应卓的老娘哭的上气不接下气:“金州距离凉州上千里地,你这一走,我和你爹该怎么办?你这性子,一点都不圆滑,总得罪人!要不然你一个千户,怎么会沦落到被流放的地步?”

应卓紧紧抿住嘴:“不管在金州,还是凉州,我都一样保家卫国、征战沙场。儿性格直,不愿与人同流合污,空有一身本领却不被重用。或许去了凉州,儿反而能闯出一番成就,将来接爹娘过去享福。”

话虽这么说,可其实应卓自己都不信。

辞别哭到撕心裂肺的爹娘,应卓和其余一千士兵,被带到了金州行宫外。

太监让他们脱掉上衣,在行宫外跪下。

士兵们一头雾水的照做,后面才知道,他们要在这里跪一夜,行宫里的皇帝一会儿就要睡下,然后在梦里给他们‘传递神功’。

得到神功后,他们就能以一顶百,身强体壮,上了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士兵们听完后纷纷怒骂。

就连应卓都握紧拳头,眼睛里是浓浓的无力和愤怒。

这个世道,实在太可笑了。

他习得一身本领,却毫无用武之地,只能在军营里被边缘化,随意遭人磋磨。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平叛上战场的机会,竟然还得配合皇帝演如此荒唐的戏码。

但没有士兵敢反抗。

因为行宫外面,禁卫军的长刀已经出鞘,谁敢反抗,马上就得人头落地。

应卓和士兵们,被强行逼迫着在行宫外跪了一夜。

到了第二天,太监让他们穿好衣服,每个人都穿上铠甲,手持长矛、盾牌,在行宫外跪地高呼‘多谢陛下传功’。

大晋皇帝晨起后,站在高高的行宫楼上,看着下面威风凛凛的士兵,高兴的手舞足蹈。

他的神功果然厉害,士兵们一夜之间都变强了!

“可是他们为何穿着铠甲?朕的神功十分厉害,可以刀枪不入水火不侵。”

皇帝看了一会儿,突然神经兮兮收敛了笑意,沉着脸说道:“去,命他们把铠甲、长矛、盾牌都卸掉,然后即刻出发赶往江县,助陈爱卿一臂之力。告诉陈爱卿,这些神兵昨夜获得了朕的神功加持,不仅武力超强,而且不需要每天吃饭,用清水便可果腹。所以去江县这一路上,只用给他们准备一顿饭,一壶水便可。”

老皇帝磕丹药导致胃口不好,吃不下去饭,每日便喝太医院精心准备的‘清水’,美其名曰辟谷。

他自然不知道那些清水里面加了多少好东西。

金州距离江县上千里地,走路过去,只给一顿饭,一壶清水。

这是要士兵们的命啊!

应卓等士兵们出发的时候,看着各自分发到手里的一小块粗饼子,一壶清水,神情愤恨。

首辅徐亨悄悄站在城墙一角,目送那些愤怒的士兵出城,饱经沧桑的眼睛里是无限的痛苦和怜悯。

都说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可他前半生寒窗苦读,后半生在朝堂兢兢业业,本以为能施展抱负,结果却碰到这么个荒唐帝王。

实在令人绝望又心寒。

正当老首辅心里思索着,该如何悄悄给去江县的那群士兵送些干粮的时候。

有官员急匆匆赶来,脸色惊慌:“阁老,不好了,金州学子听说陛下给士兵传功一事,异常愤怒。学子们聚集在行宫外抗议,陛下十分愤怒,要,要把他们全杀了!”

徐亨闻言脸色剧变。

老首辅也顾不得别的,蹒跚着步伐就着急往行宫踉跄着赶去。

-

经由金州传出的荒唐消息,还暂时没有送到江县。

因为担心被‘瘟’到,宣旨太监的仪仗队在听说陈县令平叛成功后,急匆匆离开。

那帮从苍县赶来的匪寇,仍旧在磕头叩拜,高呼陛下万岁,其中还夹杂着那位被射瞎眼睛首领的惨叫声。

场面真的非常混乱,跟闹着玩儿似的。

陈庚年揉了揉眉心,命江县这边的士兵将匪寇们羁押审问。

短时间内,连续有‘大定皇帝’和‘苍县’两拨奇葩宵小赶来江县作乱,这其中要是没点猫腻才怪!

结果一审问才知道,原来是陈庚年的名头,因为先前天祝山一战扬名天下。

皇帝,祁王两方,在此事当中对区区江县县令表现的十分客气,这让许多胆大包天的二五仔们纷纷揭竿而起,壮着胆子称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