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35)

作者: 临西洲 阅读记录

赵强、牛天明二人,已经押解着邢铁牛去了凉州,应该等上三天就能——等等!

陈庚年垂下眼。

郑文峰此人,在江县一手遮天二十年,他既然现在已经选择动手,那真的会眼睁睁看着邢铁牛被发配吗?

答案显而易见,不会。

但县衙如今只有一个李泉,陈庚年这个县令,相当于被断了耳目手脚,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听不到,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这是郑文峰惯用的手段。

因为最开始穿越而来的时候,陈庚年面对的就是这个局面。

但,还是有些地方不一样的。

他这段时间做出的努力,郑文峰不知道,乡绅老爷们不知道,可他那帮二世祖兄弟们知道。

方才在家里,陈申毫不客气的说,陈庚年和二世祖们太年轻,不知道天高地厚。

可年轻不是缺点,反而是优点。

但凡把这群二世祖们,换成‘沉稳持重’的人,陈庚年绝对会一败涂地。因为他们会畏惧,会思虑太多,会害怕郑文峰,再也不愿意来县衙。

还好,还好兄弟们都很年轻。

二世祖们虽然年轻,本事也不大,但他们肯定都懂一个道理。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打架的时候,你想不挨打,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对方打倒。否则,你就只能躺下,等待敌人不知道何时砸来的拳头。

一拳,又一拳。

这个道理,曾经的陈申、裴仲等人也都懂。

可随着年纪的增长,手里攥着的东西越来越多,他们选择保护手里的东西,不再肯出拳,于是只能沉默着接受毒打。

陈庚年的兄弟们虽然一无所有,但都有一双拳头。

一双不怕、不服的拳头。

什么狗屁土皇帝郑文峰,你敢嘚瑟,我就敢打你!

县衙大办公房里,李泉正在忧心忡忡发呆。

这时候,却瞧见县太爷突然走进来,将墙上挂着的铜锣摘下,转身就往外走。

李泉慌忙问道:“县太爷,您这是要做什么?”

陈庚年转身,笑道:“别慌,你且在这里等着,我去去就回。”

也是奇怪,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李泉真的没那么慌了。

他被陈庚年自信的笑容所感染,莫名觉得,县太爷肯定是有法子解决困境的!

-

胡家。

胡铭被关在家里出不去,但也隐约听说了,那吴家村的人,以播坏耕田为理由,讹了他家一大笔钱。

他爹不仅赔了钱,还好声好气赔笑脸。

因为很显然,那吴家村的人,是在替郑文峰办事。

这是姓郑的,对他家的报复。

胡志峰赔笑脸,是在给郑文峰服软。

胡铭觉得心里堵得慌,躺在床上生闷气。

他觉得自己老爹太怂。

哪像他们在县衙,庚年哥多牛逼,邢铁牛说收拾就收拾,还直接扬言郑文峰算个屁。

对了,县衙。

听老爹说,其余的兄弟们都被强行关在家里,县衙现在都没人了,也不知道庚年哥咋样了。

胡铭有些担心,但又不知道怎么办。

就在这个时候。

哐啷~哐啷!

外面毫无预兆响起铜锣声。

每一个参加过县衙晨会、曾经卡点进大办公房的二世祖,都不会忘记这个啰声。

胡铭蹭的一下从床上坐起来。

-

裴家。

“都一天了,还不肯吃饭?”

裴仲冷笑道:“行,绝食是吧,我倒要看看,你有没有骨气把自己饿死……这大晚上的,谁在外面敲锣呢?”

哐啷~哐啷!

啰声响起后,裴宝来的房间里似乎有动静传来,随后,就听他在里面说道:“爹,我知道错了,我快饿死了,你给我把门打开吧。”

这就服软了?

裴仲有些惊讶,但还是走上去,把门打开,训斥道:“以后再敢——”

没等他说完。

裴宝来猛然把门撞开,拔腿就往外冲。

裴仲被撞了个趔趄,怒道:“混账!你发什么疯!”

“我发疯?我才没有发疯,我跟你说裴仲,你天天骂我是个屁,但其实你才是个屁!你什么都不是!听到这个啰声了吗?那不是啰声,那是在召唤兄弟,是战争打响前的号角!那是陈庚年在跟我说,是兄弟就回来战斗!”

裴宝来回头,指着他爹挑衅道:“你就这么做个缩头乌龟一直忍吧,在家里好好忍着!我出去以后,跟兄弟们一起把郑文峰那老东西弄死给你看!”

裴仲被这番话气的直哆嗦:“逆子!逆子啊!你看我今天不打死你!”

可裴宝来也不傻,挑衅完了以后,立刻翻墙头跑路。

不仅胡铭、裴宝来。

这天晚上,啰声响起以后,好多乡绅老爷家里,都发生了点小事故,然后眼睁睁看着二世祖逆子们翻墙离家。

夜晚的路上黑黢黢的。

裴宝来摸黑前行,不出意外在大路上碰到了胡铭,还有孙成,以及其余许多二世祖兄弟们。

众人气喘吁吁互相对视,一起吭哧吭哧笑。

也不知道笑什么,反正就挺好笑的。

裴宝来一边笑,一边喘着气说道:“我就知道,兄弟们肯定都来了。走,去县衙。陈庚年这人咱兄弟们都懂,他要是没把握,就不会喊咱们过来。既然喊了,那就说明,他绝对能搞死姓郑的!”

黑黢黢的路上,一帮兄弟们嘻嘻哈哈赶往县衙。

纵观此时被热病、干旱、缺水等恐慌笼罩的江县,怕是只有他们这群人能笑的出来了。

因为他们正年轻。

【作者有话说】

下个章节就V啦,希望金主宝子们能继续支持正版,今晚0点发布大V章!

推荐我的预收《流放后我凭美食富甲天下》

文案:

特级厨神俞宝珠穿越了。

穿成全家被流放戍边的,前户部侍郎家嫡女。

书生爹肩不能抗,贵女娘手不能提,哥哥是个缺心眼憨货。

一家四口缺钱少粮,眼瞅着就要凉凉。

没办法,俞宝珠只好承担起赚钱养家的重担。

食摊摆起来,饭馆开起来,酒楼建起来,食客、银子通通都进来!

据说,

从俞宝珠拎起菜勺,在珍馐楼开门营业那天起,戍边的人,有一个算一个,荷包瘦了一圈,腰身圆了一圈。

进珍馐楼之前,他们捏着荷包骂骂咧咧。

出来的时候,他们揉着肚子,一本满足。

-

老王妃当年从漠北远嫁中原,如今年迈,思乡情切。

皇帝开恩,准其回乡探亲。

探亲归途路过戍边,老王妃在珍馐楼吃了碗红花鱼翅捞饭。

然后……她改主意不想回京了,写信给自己的儿子燕王隋潜:儿啊,你跟皇帝说,让她把我也流放戍边吧,这儿的饭实在太好吃了。

隋潜:?

本王的妈呢,谁把本王的妈拐走了?

#就因为一碗捞饭你妈不要你咯#

#什么捞饭这么好吃#

#本王的妈都被你拐走了,多拐一个本王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