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421)

作者: 临西洲 阅读记录

但不管系统听不听得懂,他还是认真说道:“不,你错了,不是我全力备战,是我,我和江县的百姓们一起全力备战!”

看似区别不大?

但区别可太大了!

陈庚年在案牍前坐下,取出纸笔,开始写告示——

我,江县县令陈庚年,和江县百姓一起,为守护江县而战,为活命而战!

-

县衙发出紧急公告:蛮子骑兵入侵凉州,全县戒严!

没等江县的百姓们从惊慌中回过神来,第二封公告再次发了出来:全部江县百姓,进县城避难!

和第二封公告一起发出来的,还有县太爷那句简短又莫名充满力量的告全江县书:

为守护江县而战,为活命而战!

江县这些年,大大小小的危机也算经历过不少。

但从未有像是现在一样,让县衙如临大敌,甚至让县太爷说出‘为活命而战’这种话。

时值十一月。

深秋。

秋风瑟瑟,透着莫名的凄凉和悲壮。

无数江县人简单背负好行囊,老人,小孩,女人,男人,大家搀扶着走出家门,眼睛里是迷茫,是恐惧,是隐隐的泪光。

这乱世,可真是不给人活路啊。

大小天灾,寒冷干旱,咱江县人都咬牙捱过去了,好不容易凭借着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可谁曾想,最后还是抵不住战乱摧残。

百姓们恨呐!!

这些房子,这些粮田,这些汩汩流淌的坎儿井渠水,家里的猪牛,仓库里的粮食,哪个不是他们的心血?

凭什么,凭什么啊!

凭什么就不能让大家过上安生日子,凭什么老百姓就要被这乱世磋磨,想过个简单幸福的好日子,有错吗,有错吗!!

不知道是谁开始哭的。

那哭声仿佛会传染,各个村子里哭声一片,人们的脸上尽是绝望。

可,绝望会传染,希望也会啊!

别忘了,这里是江县,是奇迹江县啊!

李家村。

县衙发出公告以后,养猪厂关闭,张阿花和员工们一起惊慌归家,准备收拾东西进县城。

村子里到处都有人在哭。

张阿花也在抹眼泪,经过这些年做厂长的历练,她已经很少有这么脆弱的时候了。可这次,她是真的忍不住一直在哭。

村里这么好的房子,刚刚修到每一家门口的干净水泥路,家里的煤炉子,院子里还在风干的腊肉——

想到这些要被放弃,只能进城避难,张阿花心里就难受啊!

可她又不敢耽误时间。

一边抹眼泪,一边收拾好东西,等出门的时候,眼泪汪汪的也没注意,一把被院墙门后面的锄头扳倒在地。

摔得有点狠。

但张阿花瞧着地上的锄头,顿时也不觉得疼了,心里莫名生出一股狠劲儿。

她以前本来就性格泼,现在也就是看着稳重,本质上,还是那个敢用‘猪命’去报官‘人命’的泼辣妇人。

“以前是我不对,我拿一条猪命去跟县太爷胡搅蛮缠。可现在有敌人入侵,县太爷都做好为活命而战的准备,我搁这里哭啥啊,我不能哭,我得去帮忙!”

她拿着那个锄头,抹干净眼泪就冲出去了,扯着嗓门在村里大声喊道:“福叔,莲嫂子,二丫,李家二叔,我是花啊,听见我说话没?都别哭了,带上家里的锄头,铁锹,咱进县城!我跟你们说我张阿花今天这暴脾气上来了,谁都别拦着我!江县的士兵先上,我张阿花后面跟着上!都到这时候了,哭有啥用啊,打仗又不是只能士兵上,我们一人一锄头,也能砸死一个坏种敌人!”

她嗓门是真大啊。

就这么一嚷嚷,大半个村的人都能听得见。

说的也是胡话。

拿锄头去砸人,亏你张阿花也想的出来!

有人正哭着呢,听见这话,愣是给整笑了。

可别管是哭的,还是笑的,都反应过来,在自己家院子里找锄头、找铁锹,找镰刀!

这些就是咱老百姓最顺手的‘武器’啊!

地里干活靠它们,战斗活命,也能靠它们!

“咋也没人吱一声啊。”

张阿花喊完以后,见没人应声,有点纳闷。

“哎呦,来了来了,催命似的,就你那嗓门,谁听不见。”

村里面。

李福一手拉着小孙女,一手拿着锄头,略有点颤巍巍的小跑着出来,眼睛里还带着泪光。

在他身后,是各自拿着镰刀、铁锹的老妻,儿子、儿媳。

刚才还不停抹眼泪的李家村人,也都先后拿着‘武器’冲出来。

大家互相对视,忽然就意识到——

味儿对了!

这才是咱江县人啊!

哭归哭,掉眼泪归掉眼泪,但咱就是不服输!

“走,乡亲们,去县城!”

“跟县太爷一起战斗!”

“这些坏种要是敢来,我肯定一锄头砸死他!我家锄头可快的很呐!”

“去旁边村子吆喝两嗓子,让大家都别哭了,一起去县城。记得把家伙都带上啊!”

隔壁村其实也是哭声一片呢。

骤然瞧见李家村拖家带口,带着锄头、铁锹走过来,都愣住了。可很快,大家反应过来,纷纷激动的回家带‘家伙’!

“都是江县人,谁不了解谁啊,差不多哭一哭得了啊,哭完了带着家伙跟上!”

这话是张阿花说的。

莫名就带着点她的泼劲儿。

也带着点独属于江县人的韧劲儿!

而这句话,也迅速在县区里传开,本来一片悲怆的各个村子,都迅速找到了方向,找回了理智,找到了斗志!

大江村。

田大山招呼村民们:“把村里所有的蜂蜜都带上,带去县城!糖水可以补充体力,让将士们喝。”

村民们不用他说,把一罐又一罐的蜂蜜装车。

县前村。

村长正张罗着大家收集麻布:“多带一些,麻布到时候用于给士兵们止血,实在不行做衣裳也可以!”

各个村子都在行动。

大家带上武器,带上粮食,带上麻布、蜂蜜,浩浩荡荡结伴进城。

就连县城里,百姓们也都在张罗着把自家挪出来,给进县城的村民们住。

裴宝来被紧急从天祝山调离回来,正在县衙外点兵。

胡铭、孙成、李泉、邵安等人,也都各自在衙门外,安排事宜,准备接下来的战斗。

这时候,陈申、裴仲、胡志峰等乡绅老爷们,因为担心儿子,来县衙查探情况。

瞧见县衙外面年轻、坚毅,脊梁挺直的儿子们,一帮乡绅老爷眼睛都红了,但脸上却是踏实,是骄傲。

原来他们的儿子,一眨眼就长成这般优秀模样了啊!

“爹!”

“叔!”

裴宝来、胡铭等人瞧见这帮乡绅老爷,都纷纷过来打招呼。

事发突然,他们连家都没来得及回,一直在忙碌,老爹老娘肯定都担心坏了。

“哎,哎!好孩子,都是好孩子啊!爹听说,有敌人要杀过来,要欺负咱江县人!你爹,还有你这帮叔叔们老了,打不动架了,但儿子,还有一帮小子们,你们放心,你们老子也不孬,厂子里的东西,都捐赠给咱江县的士兵。要是还不行,我们一帮老家伙,也带着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