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秦楼春(1520)

不一会儿,姚氏带着两个姚家的女孩儿过来了。她对余心兰这位儿媳妇可满意得很。哪怕知道还有几个月就要举行恩科了,儿子需得应考,也没有改变婚期的意思。能娶得寿山伯府的千金,可不是一般人能得的福气。儿子有了寿山伯做岳父,还怕明春的恩科不能高中么?将来要谋官职时,也能更加顺当了!抱着这样的心思,她对余心兰关心得很,特地过来看余心兰,生怕后者有什么不顺心的地方,还特地多嘱咐了福贵居里侍候的丫头婆子们,全都要听从大奶奶吩咐,胆敢仗着资历偷奸耍滑,阳奉阴违的,报到她面前,她绝不会客气,就算是几辈子的老人,也不会顾及情份的!

余心兰虽然觉得婆婆和气得出人意料,但还是温和镇定地谢过了姚氏。她刚来,也没什么不习惯的地方。秦简离开新房去宴席上待客之前,曾经嘱咐了亲信的丫头婆子来侍候她,一应事体都是照着她的习惯喜好来。她心中暗怀着羞涩与欢喜,对待婆婆也温婉柔顺了几分。

姚氏满意地在新院子里转了一圈,又嘱咐了女儿秦锦华几句话,便再次出去了。她还得招呼许多上门来贺喜的女宾客呢。不过她把两个姚家的侄女留下来陪伴儿媳妇与女儿聊天解闷。她倒也没别的想法,只是觉得寿山伯府显赫,倘若娘家侄女有能讨儿媳妇欢心的,相处得好,说不定还能靠着余心兰的关系,嫁得一位青年才俊为妻呢?寿山伯府千金的交际圈子,当然比姚家强得多,甚至比目前的承恩侯府都要强些。当然,不是在皇亲国戚勋贵的圈子里,而是官宦士人的阶层中。那才是姚家理想的联姻对象。

秦锦华与这两个姚家的表姐妹也是相熟的,并没有多想,就高高兴兴地拉着她们与余心兰聊起天来,聊的主要是姚、王、闵、唐等几家姻亲的琐事,也好帮助余心兰早些熟悉秦家亲友。倒是两位姚姑娘,十分知机,除了与余心兰聊天,她们也没忘记跟秦含真攀谈。姚氏是熟悉了习以为常,没太放在心上。但事实上,秦含真如今是肃宁郡王妃,也是姚家姑娘们难得接触到的贵人呢。有机会攀附,当然不能错过了。

秦含真却没什么心思去应付这两位姚姑娘,特别是其中小的那位特别好奇,还对宫里的消息感兴趣。秦含真笑着应付了她们几句,便借口要去寻蔡元贞与秦锦春,起身出了新房。

游廊拐角处,蔡元贞与秦锦春刚刚结束了一场谈话。看着秦锦春那如释重负的表情,犹带几分喜色,秦含真便知道,蔡十七不但在边疆安好无损,兴许还立了点小功劳,未来前程看好。她也暗暗为了秦锦春而开心,只是察觉到其中一位姚家姑娘跟在自己身后出来了,便闭口不问秦锦春与蔡元贞聊了什么话题,只笑着迎上去,说了几句闲话,又给秦锦春使了个眼色。

秦锦春非常配合地笑着把那位姚姑娘重新拉回了新房里头。

秦含真回头看看蔡元贞。蔡元贞会意地冲她笑了一笑。

第六百四十七章 打听

秦含真与蔡元贞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地谈一回话了。婚礼前的见面,根本没有给她们详谈的空间和时间。虽然她二人其实也没有什么急需要商量解决的问题,但好友之间能够静下心来好好聊一聊,还是挺好的。

秦含真指了指不远处的厢房,那里已经被收拾出一间棋室、琴室兼茶室来,原是秦简为了新婚妻子的爱好而特地准备下的,如今虽然还派不上用场,却也整理得干净整齐,烧了暖炉熏香,预备有来看新娘子的亲友在此歇脚,喝茶说话。眼下那里是空的,正好能让秦含真与蔡元贞稍稍坐一坐。

蔡元贞欣然应邀而去。

秦简的院子里,自然不会有没眼色的丫头会无视秦含真这位肃宁郡王妃的需求。她与蔡元贞才在屋中坐下,便有人送上了热茶点心,又再添了一个火盆在屋角处,就全都机灵地退下去了。

蔡元贞含笑夸道:“秦家府上的当家主母御下真真别有一番心得。寻常勋贵府上,这般不必人吩咐便知道该做些什么的丫头,也是少见的。”

秦含真笑笑。姚氏嘛,当家理事,统御下人,可能也有自己的本事,但说不上有多出众。只不过今日是她宝贝儿子的婚事,这院子也是她宝贝儿子的院子,就算是再小的事,她也会十二分地上心,不容许有任何被人挑剔的地方而已。更何况,秦简自身的御下本领也不差。他对余心兰十分珍惜,又怎会不在婚前把院子里的人事理得顺顺地,避免给新婚妻子添一点儿麻烦呢?

方才那丫头生得寻常,但确实挺能干的,看起来有些面生,并非从前见惯的旧人,但一应礼数规矩都是极熟的,估计就是新近传闻中秦简从家生子里头挖出来的人才,名唤秋雨的了。这丫头一进新院子便升了二等,在丫头群里可是相当引人注目的。倘若她能老老实实在这院子里做到最好,将来秦简与余心兰自然不会亏待了她。

秦含真自然不会跟蔡元贞讨论什么西府的丫头,直接就关心起了辽东战局:“不知辽东那边情况如何了?我在宫里只听说一切顺利,但细节却是无从打听起的,也不方便打听。外头的小道消息虽多,但也不知哪一条做得准。母亲正怀孕,我更不好劳动她去。幸好今日遇见了你,否则我说不定就要去找三伯娘帮忙了。”

蔡元贞笑道:“这有什么?你既然想知道,只管给我送信。只要是我知道的,又不犯忌讳,我自然是有问必答。就算你今日不来找我,我也想要找你说说话的。如今辽东那边的军粮物资供应充足,既没人胆敢中饱私囊,也没人拖延推诿,据说都是多亏了肃宁郡王从中操持。家父早就跟我说,让我寻机会向你道谢,向肃宁郡王道谢了。倘若不是郡王费心,我们蔡家的子弟,还不知道会不会有重大伤亡呢。”

辽东那边的局势无论如何顺利,也是确确实实的战争,不是玩家家而已。蔡家送了十几个子弟过去,都是家族未来的栋梁,至亲的骨肉。无论是哪一个在战场上有所折损,对蔡家人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也会让蔡家上下悲痛不已。但战事进行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半个多月了,蔡家子弟除了三人负伤,其他人都还完好,其他驻守辽东边镇的将士,伤亡也不算惨重,更没有物资短缺的烦恼,无论是粮食、棉衣、皮甲、药物还是兵器、马匹,本都供应正常。蔡家人又不是不知兵事的愣头青,怎会不知道这是有人在背后出力的缘故?

云阳侯就不止一次在家中对妻女感叹,说辽东这一战,比他三十多年前在北方边镇参加大战时轻松得多了,那时候他们后勤供给不足,将士们连每日三餐都是勉强填个半饱而已,药材更不必提,后来还因为怨声太大,一个管物资后勤的小官员被人怀恨当街砍杀,后来曝出各种贪腐案件,拔出萝卜带出泥一般倒了一大片边镇的文官,差一点儿导致了朝廷方面文武官员之间的反目……

当然,那是先帝时候的事儿了,因为这事儿,今上登基之后,对贪官就罚得很重,武官与边境将士的待遇也有所提高,文官们不再动不动就参武官,恨不能将每一个立有军功的武官参到死了,朝廷风气也有了大变化。

不过这都是题外话。云阳侯只是察觉到肃宁郡王赵陌在其中功劳不小,甚至连辽东那片地界上,原本的旧守军与新调去的军队之间关系还算和睦,并没有暴发出太大的矛盾,也少不了身为原辽王府嫡长孙的赵陌从中劝和的努力。云阳侯非常感激赵陌,还私下夸奖他是宗室年轻一辈的翘楚。虽然当年因为种种原因,赵陌并没有象太子妃唐氏希望的那样,成为云阳侯的女婿,让云阳侯心下扼腕不已,但如今能跟对方以这样的方式合作,其实也是件令人愉悦的事呢。

上一篇:末世重生之炮灰觉醒 下一篇: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