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欢迎来到七十年代[系统](71)

不过她这话又提醒了他,要问一问那个孙仲才的事情。这还是一个问号,没有得到解答。

李丽是第一个来陈家的,但不是最后一个,陆陆续续的,其他的人也过来了。

要么是来看稀奇,要么就是来问首都的情况,还有一类就是买钱票问题的。

很多人不信大学真的有那么好,不要钱,还倒贴钱,从陈建军这里,确认过后,整个村子就更坚定了让他们孩子好好看书的意愿,本来有些家庭还犹豫不决要不要让孩子接着念下去的,是不是要让他们回来挣工分,现在这样子不用再说了,一定要供他们继续念下去,只要支持考到了大学,一切都会有回报。

有些不想年纪轻轻就嫁人的女孩也找到了一条新出路,像陈向娟那样,好好念书,考上大学,那样子就不用被逼着嫁人了,自己还能补贴家里。

一时之间,陈屋村学习风气大盛。

来趟这边听稀奇的人也告一段落,陈建军才趁着没人到了刘田芳的屋里,问她:“妈,那个孙仲才是怎么回事儿?”

刘田芳正在补衣服的动作一顿,她看了陈建军一眼:“问那么多做什么?”

“有什么不能告诉我的吗?”

她的动作迟缓:“也没有什么说不能告诉你的,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

“没关系你慢慢说,我也不急。”

她给了陈建军一个白眼,这是急不急的事儿吗?

“嗯,这么说吧,我和他原先就认识,有点交情,正好他又被下放到这里,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他那成分你原先也知道,不能过多来往,你们小辈我就没有说,他估摸着是能回去了,太高兴,跟他的儿女提了一嘴,所以才找上门的,你不用太在意,他估摸着也是怕连累我们,以后应该不会再找你了,你放心。”

“我不是这意思,我们照顾他?怎么照顾了?之前有交情,是什么交情?还是说仅仅只是认识?你们怎么会认识?”

这不符合常理呀。

“认识就认识,你打破砂锅问到底做什么。”

“你还没说是什么照顾呢。”

“还能是什么照顾?我们这乡下地方,你说能有什么照顾,不就是送点吃的喝的,还能怎么照顾?”

“大伯是不是也有关照?”

他们这样子是要定期进行反省的,像这种活动,一个好的领头人可以让他们省下大罪了,他们村就是很平和的,不会有额外的“加菜”行为,也不会他们一上台就扔臭鸡蛋,泼屎泼尿之类,拳打脚踢表现自己的奋进。他们这里就是上去表达一下自己的忏悔之心,就完了,走个过场的形式,更重于实际的□□意义。

如果说他大伯是有意要照顾他们的,也不是说不通。

刘田芳瞪着他,没有否认,陈建军就知道,多多少少是有的了,那这样他们道谢确实不奇怪,有大把的人就在乡下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就因为不堪磋磨,这样子确实是大恩了。

“还有谁吗?认识的,或者说帮过忙的?”

“有啊,王大锤也是我之前认识的,你也不知道,他们在这里的多多少少都接受过我们一点帮助。”

王大锤这名字,陈建军想了想,很快也把人跟名字对上号了:“你说的是那个当兵的,左手手指少了三根的那个?”

“对,就是他,现在他官复原职了。”

官复原职,他想了想他那身板,好像他本来也是因伤退到了二线,现在回去也不奇怪,而且虽然头发已经花白,皱纹横生,但实际上,他的年龄应该还没到退休,也就是说还能回到岗位里发光发热几年再退。

这样看来,还挺有人脉呀,一个是文坛界的,一个是军界的,虽然都不是什么大佬,但是比起他们这什么人脉都没有的穷小子,已经是不错的助力了,不过很可惜,他们家没有走军界和文坛界的人,暂时可能用不上。

不要怪他这么功利的考虑这事情,因为他根本就没交情啊,所以很自然的会把他们的报答放到他们家这有利的事情来,人情这东西,一般来说都是能还的尽快还了。

想了想用不上,他也就放下了:“还有吗?”

“没有了。”

“嗯,那你考虑的怎么样?”

家里的事一向是刘田芳做主的,无论大事小事,……他们家迄今为止都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所以实际上来说,做主的都是刘田芳。

“年后跟我们一起去首都吧,你儿子我想在那边扎根了,这边就逢年过节有空的时候回来,到了首都,不用再下地干农活,把院门一关,里面我们怎么过就怎么过,不用顾忌太多,而且那里人生地不熟的,别人也不知道我们原来是咋样的,日子过得好点也没什么。”

据他所知,陈老三旧时是有钱人家的小厮,他妈是有钱人家的丫鬟,然后那时候打土豪,就带着同是下人的刘田芳回了老家,他妈那边是没什么亲戚的,一直没啥往来,但是据他大伯他们说,说那时候一看就知道他妈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在之前是那种不用干太多粗活的那种副小姐贴身丫鬟,肯定是过好日子的养出来的。

那种有钱人家贴身丫鬟是不用干太多的粗活的,因为那些自有下面的小丫鬟去做,回到农村,那就没办法了,但现在又可以回到城市,陈建军不是很懂,为什么不跟着一起走呢?还是说是因为乡土难忘?

直觉这种情绪出现的可能性挺低的样子。

刘田芳的动作顿住,沉默了一分钟,拉住了陈建军的手,声音柔和了下来:“妈也很想去的,但妈要考虑的多一点,不要连累了你们,爸妈去到那里就是拖累了,没办法下地挣工分,到那里什么都需要钱。”

“什么拖累?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拖累。”陈建军看了下四周,伸出手指:“你儿子我的存款有这么多呢?再过多三年多,我们都出来挣钱了,你担心什么。”

第66章

陈建军他们回来了, 有不少下一年接着往下考的人来他们家拜访, 他们手里都拿着书本,一个个腼腆的站在门口。

许晓看到了, 好笑不已。

陈建军失笑, 有一点是他很佩服的,这时候的人真的拼命学习,那股劲头, 就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知识,是改变命运的最大途径。

陈建军去学校里跟校长商量了,趁着距离过年还有时间, 他们在学校里借用一下桌椅场地免费上个补习班。

校长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他有个儿子今天也上高中了。

其他的村民也没有不同意的, 知青们会去, 但是他们村的人更多。

如果考上了, 是他们整个村子的荣耀。

现在他们走出去,一说自己是那个考出了六个大学生的陈屋村出来的,别人都高看一眼。

说是免费, 其他人也不好意思真空着手来,多多少少会带一点自家种的东西。

给他们上课也不会很累人,四个人轮流上去,还能锻炼口才, 之后就是自己学习做题, 不懂的互相探讨。

许晓挺积极的, 她毕业之后就是老师,本身也是给小学代课了几年的老师,对这些“大学生”挺关照。

陈建强和陈向娟一开始还不好意思,多说了几次,面对着那么多双眼睛也敢大声说自己的观点了。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门,陈建军是数学,许晓是语文,陈建强是史地,陈向娟是物理。

除了学习,他们也会说一些在学校的事情,这些极大地激励了他们,学习的更用功了。

陈爱党本来是在市里的,他还干着那份临时工的活,现在干脆不干了,带着儿女回家全心备战半年后的高考。

这决心可以说很强烈了。

“——你看,这是小鸟,我刚刚爬到树上掏的!”小团子一脸骄傲的给弟弟们展示自己的成果。

小鸟长大着嘴巴求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