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太子惦记的倒霉郡主(587)

作者: 祁晴宝宝 阅读记录

“是啊!”曲尚书对上那双比深海还要深邃的眼睛,心头咯噔一跳,忙纠正道:“其实倒也算不上挚友,不过他曾在兵部任职,有些故交罢了。”

“是吗?”江夏王淡淡含笑,又似随口道:“本王记得三年前,南疆军出了一起贪腐大案,不知大人是否还有印象?”

这样敏感的大事,曲尚书怎么回答都可能落入陷阱,只得含糊其辞道:“好像听说过一些风声。”

江夏王并不在意曲尚书的态度,兀自道:“本王还记得很清楚,当时南疆军中几个军官私自扣留军饷拿去放贷,赚取高额利润,以致军中怨愤四起,被强行压下,几个带头闹事的人还被军法处置,差点激起兵变。”

曲尚书的脸色渐渐白了,心中有惶恐升腾起来,江夏王仿佛并没有看到他的脸色,自顾自道:“后来那几个被处决的士兵家人到京城告御状,几番周折,终于抵达天听,皇上震怒,命大理寺派人彻查此事,查了足足两月,终于将那几个害群之马绳之以法,还了军中公道。”

第四卷 入宫 第五百一十章 谁在诈谁?

曲尚书嘴唇不禁一抖,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连忙主动给江夏王凉了的水杯倒茶,镇定道:“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兵部事务繁多,又过去了那么久,我到底是不如你们年轻人,倒有些不记得了。”

“真的不记得了?”江夏王声音微微扬起,仿佛带着初冬的寒意,意味深长道:“当时令郎正好就在南疆军中,本王还以为大人记忆犹新呢。”

曲尚书指尖一颤,瓷杯应声落地,摔了个粉碎,室内有诡异的静默。

江夏王见状似笑非笑,“大人怎么了?”

“没事没事,一时手滑了。”曲尚书心头疑云重重,“王爷提及此事,不知意欲何为?”

江夏王忽轻松一笑,“没什么,随口说说罢了。”

曲尚书当然明白,江夏王不可能特意跑到他府上闲聊,他提起这件事,绝不可能毫无所图,外人不知,三年前那桩贪腐案,皓儿因一时糊涂,也被牵扯其中。

事发之后,因梁起极力维护,瞒过了大理寺官员,将另外几个军官绳之以法作为了结,这件事就神不知鬼不觉地遮掩过去了。

这是曲尚书和梁起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事后也特意做了清理,曲皓不但毫发无损,而且步步高升。

想不到过去了三年,世人已经几乎将此事遗忘了,江夏王却突然提起,曲尚书立刻有种不祥的预感。

这种忽上忽下的感觉太折磨人了,哪怕是曲尚书这样的官场老狐狸也发觉,在年轻的江夏王面前,自己一向引以为傲的定力和城府竟然不复存在,头脑紧绷的弦都快要绷断了,实在受不了了,便准备起身道:“我府上还有些要事要处理,如果王爷没有其他事的话,请恕曲某失陪。”

江夏王却岿然不动,泰然自若,根本没有要走的意思,反客为主地滑动着茶勺,“此事曲大人记不清了,不知令郎是不是也记不清了呢?”

曲尚书心尖蓦然一跳,整个人呆立当场,江夏王难道知道了什么?

不可能!

他一定是在诈自己!

这么一想,曲尚书黑下脸庞,“王爷在说什么?我听不懂。”

“得饶人处且饶人的道理,本王明白。”江夏王看也不看曲尚书,只神色悠悠看向翻滚的茶水,“赶尽杀绝的事,本王也并不喜欢做,做人留一线,他日才好相见。”

曲尚书脸色唰地白了,但他依然不认为远在江夏的江夏王,能清楚地知道南疆军中当时贪腐大案的内情,“王爷何不打开天窗说亮话?”

江夏王说得轻描淡写,但字字如刀,“听说那桩案子涉案银两高达十万两,区区几个下级军官,哪有那么大权力动用这么大笔的银两?”

“就算如此,那也不见得和小儿有关。”曲尚书终于沉不住气了,怒气冲冲地质问道,当了多年兵部尚书的人,当然不可能被一个后生晚辈给镇住了。

见曲尚书已经乱了方寸,江夏王眉峰微挑,“大人以为本王是在诈你?”

第四卷 入宫 第五百一十一章 一封手书

曲尚书冷哼一声,说出的话已经不好听了,言辞凿凿,“大理寺既已结案,相关人犯已经认罪伏法,就说明此事与小儿并无关系,大理寺直属御前,质疑大理寺的调查结果,就是质疑皇上,何况,王爷虽然手握重兵,但不涉内政,这朝政之事,不在王爷管辖范围之内吧?再说了,王爷是江夏藩王,这手脚怎么伸到南疆去了?”

真不愧是兵部尚书,实力发挥的时候,也让人难以招架,不过江夏王脸上连一丝多余的表情都没有,反而施施然道:“本王手中有封手书,大人可以过目一下。”

见他胸有成竹的模样,曲尚书嘴角抽搐了一下,将信将疑地接过江夏王递过来的手书,一看,顿时脸色大变。

一目十行看完之后,曲尚书立即惊恐道:“这封手书,你从哪里得到的?”

江夏王英俊的脸上浮现若有若无的笑容,“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么大的案子,怎么可能丝毫不留下任何踪迹?”

曲尚书后背发冷,江夏王给他看的,是一名叫钱添的校尉写的,而这个钱添已经在三年前的贪腐大案中被处决了。

手书里清楚明白地写着那桩大案的所有内情,其实这几个下级军官是奉曲公子之命截留军饷,与当地大商家合作,发放高利贷,赚取庞大利润,二八分利,曲公子拿大头。

因为曲公子是兵部尚书之子,南疆主帅梁起又和曲尚书私交极好,有这么强大的背景靠山,一伙人胆子越来越大,这条特殊的财路,一时财源滚滚。

却不料世事难料,最终东窗事发,皇上派人彻查,钱添自知难逃一死,也许是不忿曲皓安然无恙,也许是想垂死挣扎,便暗中写了一封手书,将此事内情原原本本地写了下来,想方设法交到在京中经商的兄弟钱升手中。

许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钱升是京城大商家,正好是受过江夏王和江夏郡主大恩惠的人,他知弟弟犯下无法赦免的死罪,却又不忿更大的罪魁祸首反而平步青云,便找机会将手书交给了王爷。

钱升深明大义,言明并无请求王爷声张正义的意愿,因为钱添确实犯了死罪,呈上手书的原因,是因为这份手书关乎南疆军,或许某天对王爷有用。

如今,正好是这封手书,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不过,曲尚书没有那么容易被打倒,强硬道:“这个钱添贪婪无度,真是死有余辜,死了还胡乱攀咬,着实可恶,可见这封手书不可信。”

江夏王静静地看着曲尚书气急败坏的模样,也不着急,只不紧不慢道:“大人真的认为只是胡乱攀咬吗?”

曲尚书正想说死无对证,可对上江夏王那双墨黑的眼睛,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这封密函他是怎么得到的?他还知道多少?

曲尚书感觉自己就好像面对一汪静水深流的寒潭一般,深不见底,深不可测,而自己想说什么,对方却仿佛洞若观火。

这么一想,曲尚书心底就已经败下阵来,面沉如水,“难道王爷打算将这封手书呈到皇上面前,请求皇上重新彻查三年前的旧案?”

第四卷 入宫 第五百一十二章 屈服

这是不可能的,且不说江夏王不涉朝政,就算他涉及朝政,皇上也不可能仅凭一封手书就大动干戈地再审旧案。

谁知,江夏王天经地义地反问道:“为什么不呢?”

“你?”曲尚书一口气堵在胸口出不去,他是兵部尚书,最是了解军旅中人,他们做事向来只凭着一腔热血,不管不顾,不像文臣总是瞻前顾后,谨慎小心,求得万般周全。

万一江夏王一怒之下,真的将手书呈到御前,就算皇帝不愿彻查旧案,此事传扬出去,也定然会给皓儿惹上一身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