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南岸(71)+番外


对于几个月后的会试,他是没有心思参加的,他自家知道自家的事,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原本的刘文,比起真正在这典籍策论上研究的,都是有差距的,原先的刘文虽说也是有天分的,可是不说别人,就是和孙鹏比,也是比不过的,而至于他自己,虽说有用功,但更多的还是添了考试技巧,然后,还有运气的因素。走到举人这一步,已经是差不多了,就算要再考,那也还需要再积累。
至于接下来是不是还能有运气的眷顾,他第一不是太相信,第二也不是很有企图,举人的身份对于他们的生活已经够了,再进一步的意义不大,当然,若郑定辉再有心继续考,他也是会支持的,只是却要再等三年,毕竟他的基础实是太差,就算真的混上了运气,也不是幸事。
他在这边想的很好,却不知道这番打算是注定要落空的了,李思安虽然不能说时刻关注着他们吧,但他被安平帝闹腾的也是不时的留心一下,乡试放榜,这对于朝廷来说都是大事,这样的日子他自然不会忘了,而再顺带关注一下刘郑两人,也不麻烦,而在看到郑定辉上了二榜后,他也愣住了,他先是皱了皱眉,接着,就又点了点头。
皱眉的是,王云光恐怕已猜到了什么,点头的则是,王云光敢把郑定辉放在二榜,想来也是有原因的。他特意去说,就是想让太祖这一脉显得有出息,现在这上了二榜,那自然更显得好看了。
像孙鹏等人觉得二榜很不一般,但在他来看,却也不过是个更好看的身份。想到安平帝好像越来越不耐烦了,他这一天进宫,就将此事说了,安平帝听了大喜:“真的?真找到了太祖的遗脉?”
“臣怎么敢说谎?说来也是巧了,这两位正好来赶考,而臣有一个下属正巧知道他们的事情,臣再回去一查,却是对上的了。”
“两个?你又知道什么事情?”
李思安就将刘文和郑定辉的事情了,他虽没什么下属像冯远似的从孙鹏那里听说,但这段日子却真的查的比孙鹏知道的都清楚,因此当下说的也清楚,听的安平帝连连点头,最后道:“果然是,天意啊。”
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惆怅几分叹服,而李思安的心,则咯噔了一下。

第73章

对于一个有野心的宰相来说,皇帝越不靠谱越好,就算没有那取而代之的想法,起码也能手握大权施展抱负,可是对于一个忠心的宰相,那皇帝的不靠谱,简直就是精神攻击。
历朝历代被宣扬的忠臣不少,但要说真真正正的纯粹的忠心,恐怕不多,而李思安很不巧的,就是这不多中的一员,而且因为安平帝是他一手养大的,再加上开元帝的因素,他对安平帝更有一种对待子侄般的感情,因此,这受到的折磨也就更大,此时一听安平帝的感叹,就知道他又要不靠谱了,正要说什么,就听安平帝又道:“李相,朕昨晚,又梦到成武爷了,朕昨晚才梦到,今日就找到了成武爷的遗脉,这可不就是天意吗?而且还正巧,就是这次的举人。”
李思安只能诺诺,安平帝又道:“只是这成武爷的遗脉就这么一支了吗?”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里又透着浓重的遗憾,李思安看了他一眼,见他满脸的落寞,只有道:“这倒也不是只这么一支,只是……”
“哦,还有?”
“倒是还有一支,只是臣还没有确认,所以也不能肯定。”
“那李相快快确认了,若是只有这一个,那成武爷的子嗣,也太过单薄了。”
李思安听的满头是汗,其实他本来,是不打算再说华安那一支的,人多了,不知道安平帝又会有什么想法。现在那郑定辉中了举,有了身份,安平帝若要抬举他,虽说有些于理不合吧,但打着大义的旗号,倒还能圆过去,可如果再加上一支,却是有些难办了。就说是成武爷的遗脉,但毕竟过了这么多代了,当初又有那种不好宣扬的事情在,此时就算要抬举,也是不好弄的声势浩大的。但他看安平帝这意思,听到只有这么一支了,好像更要不靠谱,这才把华安的那一支说上的。
“李相?”
见他好像有些迟疑的样子,安平帝又道,李思安只有硬着头皮的应了。
“你说朕要不要先见见他们两个?”安平帝说着,站了起来,很有些兴奋的道,“太祖的遗脉有出息,朕也很是欣慰,还有那位收留他的人家,朕也要有重赏!”
“陛下若想见上一见,臣想着倒也无妨,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陛下还要注重一下物议以及祖宗规矩。”
安平帝皱了下眉,李思安知道他不喜欢听,但还是道:“虽是太祖遗脉,却也不好赏的太过了,这一是规矩所限,二者,这位……也不过才十六,若是太过的赐赏,对他来说不见得是福气,陛下若有心提携,以后有的是机会,倒不用现在就做足了,这也是给他个上升的空间。”
在说到郑定辉的时候,李思安有点不知道要怎么称呼了,最后犹豫了一下,只有含糊过去。
虽然有些遗憾不能尽情表现自己的兴奋,但他说的在理,安平帝听了也就同意了:“李相说的对,朕晓得了,待见了他,朕就问他的志向。若是要做官,那就和旁人一样,先做一个主薄,若是想要更进一步,那就跟着宗室中的子弟一起上学吧。”
安平帝的这一支可以说子嗣都不怎么旺盛,但若是追三代的话,那人数也是不少的,这些宗室中的子弟,放在现代都是太子爷,虽说朝廷也不指望他们多么有出息,却也不能不管束,因此一直办的都有学堂,安平帝有意安排郑定辉跟着这些人一起上学,那想来是准备给他封爵位的,对此,李思安有点拿不准。安平帝若以追忆成武帝的口号,倒是能给郑定辉一个普通的爵位的,但是他现在就担心安平帝把这个爵位赏的太高了。不过现在安平帝没有真的说出要赏什么爵,他也不好说什么,只有想着,等将来要想办法阻止,不能让这位太祖遗脉的爵位高过伯了。
一个三等的,或者二等的县伯,应该还是合适的。
李思安在这边想着郑定辉将来的定位,刘家兄弟那边,已经在收拾包袱了,他们定的还是船,这第一是更为方便,第二则是,刘文坚信自己在上次的吐啊吐啊的过程中已经习惯了。
这几天,他们搜刮了京城所有能存放的吃食,此外还有华安少见的衣服布料,后者大多是给英儿的,过去刘文不太清楚,来到这里才知道,女孩子的嫁妆,很多都是从小就开始准备的,当然年龄小的时候不见得就要慌忙,可是看到一些少见的能压箱的,有条件的父母都会留心,这样等到将来女子出嫁的时候,才不会显得太仓促。
他们来一次京城不容易,现在看到了,自然就要捎带一下,如果说他们先前还要操心路费的话,现在却不用了,在他们中举的第二天,就有元州的商人来庆贺,之后四边的邻居,或是在元州设有铺子的,都有些表示,刘文一开始有些拿不准,后来还是孙鹏说能收:“这中举的贺礼,大哥却是不必拒之门外的,这些人的表示,也不是就想让大哥做什么,不过是一种习俗罢了,等两位兄长回了家,当地的乡绅还是要有表示的。”
在他上京前,孙家对此都有交代,所以孙鹏对此倒是很淡然的,刘文听了,想到《范进中举》,见送来的东西果然没有什么特别贵重的,也就都收了,不过这些东西虽一般,但加在一起,也是值个几十贯了。
有了这笔钱,他们自然更是大大宽裕了很多,买起东西来也从容许多。
不过有利有弊,这其中的弊就是吃请不断,按照孙鹏的说法,那些商人他们不用太过理会,但其他举人的联谊,却是不能太过推辞的,这些刘文也知道,这些举人都是官员预备员,谁知道将来哪个会做到哪一步,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把路都封绝了。
所以有人来请,他们虽不能说次次都到,但请个三四次,总会去个一两的,几次之后,也会回请其他人一次,就这么一来二往,也混了个脸熟,然后就是互留名贴,称兄道弟了起来,安平帝圣旨到的时候,郑定辉就正在酒桌上。
这一次,刘文没有参加他们的聚会,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也还是有些兴趣的,虽然现代人提起古代的八股考试都带着几分怀疑,但他参加了这么几次考试,却知道,除了一些特例,这么考出来的,都是很了不得的,比如他们过去在元州结识的一个叫秦心的这次也中了举的,就可以说是过目不忘,而还有一个叫李晨的,人已四十多岁,二十年前已是秀才,虽一直不能中举,不过却有一手好书法。
而他们在华安的交往,也都很是愉快,毕竟在这个没有电视电脑,甚至连小说都不怎么繁荣的时代,和人谈论谈论典籍诗词,也算是一项调剂身心的有意活动,而能中举的,虽不见得比秀才更优秀,可应该也不会太差,不过去了几次他就发现,这些人也许不见得不好,可是要想再和他们进行类似于华安那样的交谈就有些困难了。
上一篇:后宅那些事儿 下一篇: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