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姐儿从良(下)(10)

作者: 碧螺 阅读记录

卓云笑,脸也不红地回道:“还能有什么原因,不就是瞧中了我们院子里几个年轻人生得好么,小姑娘家家的就是这样,瞧见长得俊的男人便走不动,想必大少爷也常遇到这样的事。”

刺史少爷闻言一噎,咳了两声,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那是自然。”一边说着话,又一边狠狠地挥了挥扇子。

“自从七婶来我们院子里做事后,那肖姑娘便没进过门了。我们这院子里一群大老爷们,她一个年轻姑娘总往这里跑,总是不成样子。不过——”卓云故意顿了顿,仿佛想到了什么似的皱起眉头,勾起嘴角朝刺史少爷看了一眼。

第十一章

刺史少爷被她那一眼瞟得浑身都酥软了,心里头暗骂这男人竟比女人生得还要美,真是不要脸,愈发地生气,咬着牙恶狠狠地大声吼道:“有什么话就直说,吞吞吐吐的做什么?小爷可没耐心跟你故弄玄虚。”

卓云倒也不恼,笑着问:“不知道这案子而今进展如何?”

刺史少爷眉目一黯,顿时无精打采起来。他难得有兴致,拚死拚活地把这案子抢了过来,一方面固然是想要寻卓云的麻烦,另一方面却还想藉着这案子露一手,省得他家里老头子整天骂他游手好闲不如陆家大少爷聪敏懂事。

“我倒是有些想法。”卓云正色道:“不是我说死人的坏话,那位肖姑娘平日里行事做派不似良家,若不是有七婶在,恐怕我们家早有人着了她的道儿。她们那一家子恐怕早不是头一回算计人,大少爷不妨去附近的县里查一查,定有吃过亏的人报过官,几个案子合一起,留下来的线索自然也就多了。”

刺史少爷闻言顿觉有理,想了想,吩咐身边的侍卫赶紧去查。罢了又朝卓云道:“若果真依着你的提点把案子破了,本少爷定承你的情。对了,再过不久便是府里的梅花花会,你到时候也去。若是敢不去,看本少爷不扭断你的脖子。”

他盯着卓云细细白白的脖子看了一眼,忍住了想上前去摸一把的冲动,哼了一声站起来,招呼着一群侍卫浩浩荡荡地出了门。

待他走远了,七婶这才弓着腰小心翼翼地从屋里出来,抹了把潮汗小声抱怨道:“这位大少爷可真不好伺候,凶巴巴的煞是吓人。”

卓云无所谓地摇头,“官宦家的少爷们不都这样,横竖我们跟他们也没什么瓜葛,不过是说几句好话哄哄他罢了。”

又过了几日,官府果然传来消息,说是已经将杀人凶手捉拿归案,那一对母女在益州周边的好几个县里都犯过事,骗了不少银钱,还害得隔壁县的一个年轻书生上吊自杀了。众人闻言,皆唏嘘不已。

柱子的婚事定在腊月初九,因时间紧促,贺均平特意花了大价钱多请了好几个工匠,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把新院子修葺一新,因来不及打制家具,便去铺子里买了一整套杉木家具,仔细漆了层清漆,瞧着倒也形亮。

宋掌柜家的新夫人早早地派人送了不少礼,有给新娘子的头面,也有簇新的绸缎布匹,堆了满满一屋子,卓云与贺均平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东西收拾好。

眼看着腊月初九就要到了,刺史少爷竟果真派人送了帖子过来,邀请卓云参加花会。

“推了。”贺均平皱着眉头生气地道:“那家伙不安好心,你去了准没好事儿。你上回不是说,云梦姑娘特意提醒过,那晚碧搭上了刺史府的人要设计害你么,十有八九就是他。”

卓云虽然觉得贺均平反应有些大,但也不能不说他分析得有些道理,遂将那请柬随手一扔,摇头道:“不去就不去。”

贺均平这才高兴起来。

柱子的婚事办得极为热闹,街坊邻居纷纷登门,就连宋掌柜也领着他的新夫人亲自上门贺喜,刘家二少爷也派下人送了礼来。

虽说这是柱子的大婚,但忙前忙后的却是贺均平和小山他们几个,小桥甚至还不知从哪里淘换了一套春宫图来偷偷塞给柱子,卓云只当自个儿没瞧见。

赵姑娘虽父母双亡,但到底还是有几个穷亲戚,听说她许了个好人家,想方设法添了些嫁妆,再加上之前方家送过去的聘礼,拢共凑了有十二担嫁妆,颇是风光地进了门。

因家里头没有长辈,卓云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将乡下的老太婆接了回来。老太婆到底是方家正正经经的祖母,若是柱子成亲时她竟没有出现,传出去却是损了柱子的名声。老太婆听得柱子大婚,很是欢喜,几十年的守财奴竟难得地大方了一把,把攒下来的私房钱拿出来打了个金镯子,说是要给孙媳妇做见面礼。不想镯子还没打好,这老太婆竟就开始拐弯抹角地提出想要搬到柱子家的新院子住,被卓云冷冷地白了一眼,再也不敢作声。

第二日大早,柱子领着新媳妇来给老太婆请安,还没进门就先被卓云拉到了一边。赵姑娘这是第二回见卓云的面了,颇有些不自在,低着头微微欠身给卓云行了礼,唤了声“小叔”,柱子一愣,咧嘴笑,“二丫是我妹子,我竟忘了跟你说了。”

赵姑娘先是一愣,旋即又是惊讶又是钦佩地看着卓云,喃喃道:“二妹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她进门之前多少听说过卓云的一些事,知道方家几乎都是靠着卓云撑起来的,原本就已是敬佩有加,不想今日才晓得她竟是个女子,让赵姑娘如何不惊讶。

“我们家那老太太与旁人家的不一样,大哥日后再与嫂子细说,反正一会儿她若提出要来城里住,你们可说什么也不能答应。她老人家一来,这家里头可就得鸡飞狗跳没一日安稳日子过了。”

柱子连连点头,“二丫你放心,我知道的。”说罢,又拉了拉赵姑娘的衣袖。赵姑娘虽说不知道这兄妹俩为何非要将唯一的长辈送去乡下,但她也晓得方家兄妹都是厚道人,既有此言定有另有道理,遂满口应下。

一对新人进了屋,依足礼数给老太婆请了安,又寒暄了一阵,老太婆果然开腔,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抱怨起乡下的生活来,一边哭诉一边转着眼珠子朝新媳妇打量,谁料赵姑娘就跟没听到似的,眼观鼻,鼻观心,安安静静地站在柱子身后始终不发一言。

老太婆有些恼,正欲直接开口,一旁的卓云重重咳了一声,冷冽的目光毫不留情地在她身上扫过,只将她吓得一个激灵再也不敢说话。她心里头忿忿地将卓云骂了个狗血淋头,面上自然也没个好脸色,不等新媳妇一一认人,喝了几口茶便挥挥手把柱子和赵姑娘赶了出去,那原本充作见面礼的金镯子自然也没拿出来。

卓云也没心情陪着这吝啬的老太婆,紧跟着柱子和赵姑娘身后出了门,又招呼院子里众人出来与新嫂子认亲。赵姑娘早准备了许多鞋子荷包,一一分给众人,卓云也得了两双布鞋并一个石青色绣翠竹的荷包。

“先前并不晓得阿云是女子,所以……”赵姑娘准备的鞋子全是一水儿的男式,且又不晓得她的尺寸,只约莫估算着做的,故卓云那两双鞋实在大了不少。卓云却不以为然,笑道:“没事儿,反正在家里头穿穿,舒服就好。”

贺均平昨儿忙了一整天,好不容易今日偷了空在屋里歇了一会儿,听到外头的动静,赶紧起床。待收拾好了出门,就瞅见卓云正坐在院子里跟柱子说起老太婆那金镯子的事儿,“……我早先还纳闷呢,她怎么就忽然大方起来,竟舍得给嫂子送什么金镯子,果不其然,她那压根儿就是给自己打的么。”

贺均平朝柱子夫妻俩笑着打了声招呼,很自然地靠在卓云左侧坐下,又理所当然地拿起卓云面前的茶杯一口饮尽,然后又给她倒了一杯,笑着附和道:“那老太太什么德行你不早就一清二楚了,怎么还会做那样的美梦。”

第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