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绣云裳(117)+番外

作者: 玺留 阅读记录

王道婆道:“剧我了解,七小姐的不足之症原本已经大好,无论是往年的祭祖还是进香也都是平安无事,唯独三小姐回府后这一年里,不仅七小姐的身子急转直下,十一月里去祭祖之事还被半道遇险,五小姐也受了伤......莫说这些事无关联,这只不过是个开始罢了,以后这样的事必然会接踵而至......这绣囊里放置的是三小姐亲笔书写的生辰八字,老太太可拆开看。”

高门大户小姐闺秀的生辰八字通常是用红纸封了,然后由嫡母或生母收藏保管,只待以后相看人户时拿出来做合庚用。

只是孟如尘三岁逝母,她的生辰八字便由大元氏送到孟老太太处保管。孟如尘被孟安霖打发回宜阳时,孟老太太思及以后元府指不定会在宜阳给她寻门亲事,并未想过她能够长都,于是将生辰八字再抄录了一份装在红纸封里跟着孟如尘一齐回了宜阳,送到了元老太太的手上。

只是谁也没想到,孟如尘还能有回来的一日。

孟老太太目光闪烁,面色肃穆,许久后才接过那枚绣囊:“你说的这些我们都知晓,但是为何独独指明三丫头的生辰八字是有问题的?”

王道婆将佛珠拈指一叩,故作高深道:“这三小姐原本就有怨怼之气,原我还想着是否弄错了,但现实如此,莫说老太太您,就连在下也是十分吃惊的。”她瞟了一眼旁边的大太太,压低了声音道:“这位三小姐的命格居然是煞星!”

屋内众人皆是一惊。

孟老太太皱眉头道:“这样的话怎能胡言?你这道婆莫不是来打混骗钱的,若是如此,你直说便是,一些个银两我们孟府还是付得起,莫要再说这样的话。”

听到这样的话王道婆也不生气,面上反倒是带了高深莫测的笑容:“话已至此,老太太您信也好不信也罢,我的任务完了,就此告辞。”说罢她弯腰一拜,转身离去。

孟老太太不悦道:“你是从哪里找来这个道婆的?”

孟老太太的口气有些生硬,大太太尴尬陪笑道:“这位王道婆是大相国寺前任住持的俗家弟子,京都里许多人户的亲事都寻的她,媳妇见近日家里频出乱子,便做主请了她来瞧瞧,若是婆婆您觉得不好,我叫人打发她离开便是。”

然而孟老太太只是皱了皱眉头,并不说打发她的话。

嫁杏有期 第一百四十九回 亲事

大太太见孟老太太并不说话,更没有说赶出去的话,顿时心头一动,仔细观察着孟老太太的表情,轻声试探道:“婆婆?”

孟如瑶放下手里的书,状似无意道:“母亲怎么会突然请个道婆回来看家宅?最近五姐姐定亲,三姐姐也快说亲事了,怎么能出这样的事?我看这道婆神神叨叨的,不如尽快将她请出去的为好。”

大太太请道婆回来这件事,孟如瑶并不知情。眼下见孟如瑶一脸糊涂地看着自己,她心头有些着急,但面上依旧维持着镇定,仔细注意着老太太的动静。

只见孟老太太真手里的佛珠‘咔嗒’一声搁在桌子上,冷声道:“既然是花了功夫请来的,怎么能就这么请走?若此时贸然离开她离开,她出府后胡口乱言败坏我府名声如何是好?”孟老太太思量一番,冷声决定,“先将留在府里,待将此事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再走也不迟。”

大太太面上颇有难色,低声回了是。

但她的眼里却闪过一丝诡异的光芒。

————

与此同时穆侯府府上,周氏正在与马夫人谈笑闲话。

周氏不是京都人氏,娘家也远在江西,一开始嫁到长都时,因着她的身份长都的贵妇人们也从不与她多交往。

哪怕在长公主之类的会宴上,只是点头示意,本无多大的交情,后来还是这位京兆尹的马夫人率先与她示好,她这才算是真正进入了京都的圈子。

就算后来认识的贵妇再多,她与马夫人的情分也是最深的。平常与逢年过节交往来去也都是最为频繁的。

她吩咐丫鬟奉上了最好的糕点与茶,马夫人尝过之后,眼睛笑眯成一条线。

“你做的豌豆糕果然是比外面的还要好吃,也不知你的手是什么做的,为何就比别人做出来的味美呢?”

周氏掩嘴笑了笑:“看你说的。这豌豆糕的做法是我母亲传授的,其中的秘密自然只有我才知道,外面的自然也比不了,夫人若是喜欢,我让丫头等你装上满满一盒带回去吃。”

“哎呦,”马夫人笑着道,“不如你家秘方传授给我。我自己做来吃,这样一来也无需日日到你这里跑,你觉得如何?”

秘方自然是重要的,但人情世故跟一张糕点的秘方比起来,周氏自然明白哪个最重要。

她像是不在意的笑了笑:“看夫人说的话你喜欢是看得起我,我这就将方子写下来夫人带回去照着方子做即可。”

马夫人自然又是一番客套。

茶过半盏,两人的对话从家常里短开始变成了正题。

周氏喝了口茶,对马夫人道:“不知拜托夫人的事情怎么样了?孟府那边有什么头绪吗?可有提什么要求?”

马夫人笑道:“你头一次拜托我做这样的事情,我怎么能不办好?我此次去了孟府,孟太太倒是你上次态度一样,不知何缘故,面色很是不好看,果然不是生身母亲……不过后来孟老太太将我叫了去,后来还将三小姐的生辰八字给了我。”

能给到生辰八字就已经足够代表孟家的态度了。

周氏虽然疑惑但还是惊喜道:“既然如此,那是代表孟府已经同意了?”

马夫人笑而不语,面上的笑容饱含深意。

…………

东城府的大街上,一辆马车缓缓驶过。

这马车是檀色的顶棚,虽然车身小但却精致无比,这驾马车穿过大街,缓缓地往通往皇城的方向驶去。

到了朱色大门的边上,守门的侍卫奉命将车拦下,随后驾车的车夫从怀里掏出一枚牌子递给守卫,守卫看了以后恭恭敬敬的将去路让开,马车照着目的地继续前进。

过了成华门,便不能再坐马车了,车上的人下了马车,马车边早早有蓝衣紫帽的小黄门等着,见车上的贵人下车,赶紧行礼“奴才见过武安侯太夫人。”

“见过公子。”

武安候太夫人带了珍贵的、矜持的笑容点点头:“多谢南公公。”

南公公笑而不语,带着两人一路轻车熟路地走过宫闱,进了皇帝常在的御书房。

两人恭敬地跪在门外,喃公公笑着对完后太夫人说:“太夫人,公子,请稍候,奴才这就进去禀报。”

太夫人道:“有劳南公公了。”

南公公进了御书房,不过片刻时间他便又出来,不过此回他笑眯眯的对太夫人与公子道:“太夫人、公子,陛下有请。”

武安候太夫人恭敬地跨过御书房高高的门槛,转过转阁角,见到了端坐在正位案桌上批阅奏折的皇帝。

永帝登基在位二十余年,除去他脸上的皱纹与眉间紧锁留下的川字,还是依稀可以看出他年轻时的容貌的俊美。

武安侯太夫人进了门,我便有黄门在皇帝的耳边提醒,皇帝听闻于是放下手中的笔抬头看去。

“你就是那个丢失了的孩子?”皇帝好奇地看着武安候太夫人身后的少年,如是问道。

不待那少年回应,武安候太夫人先回道:“回陛下的话,他便是我们寻了十几年的沛儿。”随后严声道,“沛儿,快见过陛下!”

他正欲跪下,却见皇帝摆了摆手:“无需多礼。”

“已有人对我讲过这事,在朕看来,这事能被说书的流传可是一点都不夸张了。”皇帝像是觉得有些愉悦,嘴角也终于有了一丝笑意。

他说着像是放松了些,此时茶也奉了上来,皇帝示意道:“太夫人辛苦了,先坐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