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嫡女成长实录(223)

这零零碎碎的叮嘱里,有多少不祥的猜测,善桐简直都不愿意去想。什么官宦人家的体面,百年望族的规矩,再花样百出的讲究,在生死面前,都要变成将就。

善桐心中五味杂陈,搂着姐姐想说什么,却只能说出一句话来。“一定能平安再见的!”

是啊,平安再见,这句话是如此的简单朴素,可只有在这样的时候,才能体味得到里面蕴含着的无限牵挂,无限期许。

善榴的婚事就办得非常简单,甚至就是在杨家圆了房——一这可一点都不合规矩,新婚不过三日,诸燕生便带着她往北去了。善桐和亲人们一道,将姐姐送出了村墙外头,见她和诸燕生一前一后,骑着两匹大马去得远了(又更不合规矩的作风),心中竟全无喜悦,只有无穷无尽的不舍,与那虽然尽力压抑,却还是止不住萦绕心头的凄惶。她又扫视了村墙外头的流民一眼,便转开头去:这些人一见村里往外出人,便已经拥了过来,虽然并不出声,但那无声的希冀,却也让善桐喘不过气来。

身边善梧忽然道,“咦,你们看,有人过了桥——那不是老七房的温老三吗?”

75、投林

 

温老三的出走,虽然没有被刻意张扬,但到底也在村里激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有些家计无着,人口又少的贫困家庭多少也有些蠢蠢欲动,但毕竟村里有粮食,柴火也总是足的,在这天寒地冻的当口,谁知道出去了能不能回得来了?因此追随他而去的人家毕竟还是不多的。这一行人走了也有一个多月了,就算是一路步行,也该早出了西安,只怕都进山西境内了。

老太太如今是难得到村墙外头来走动了,原本正弥缝着眼,神色凝重地打量着村墙外头的流民,听了善梧这一声,顿时转过头来,眯起眼相了相,果然见得一个高大身影,是一步一蹭跌跌撞撞地近了村子,她忙道,“快,老三老四过去扶一把!看着要倒了!”

三老爷和四老爷从来都是最听老太太吩咐的,虽说温老三裹着的羊皮袄油光发亮,黑黝黝的也不知沾了多少脏污,却仍是疾步向前,迎向踉踉跄跄的温老三。善桐捅了榆哥一下,榆哥还有些迷迷糊糊的,但见善柏也跟着出去了,便跟在哥哥后头,同他一道帮着两个长辈,将温老三架住了一路扶进了村墙。亦早有族人上前吆喝,又有人开了自家的门,要将温老三扶到屋子里,三老爷连连道,“不行,给一间不生火的屋子,不然要冻掉个指头耳朵的,那就不好了!”

众人亦有经过事情的,当下便又簇拥着温老三进了空屋子,有人烧了热水来兑温了递到温老三跟前,温老三劈手夺过,先咕隆咕隆地喝了半壶,这才透出一口凉气来,低哑道,“总算是挣着回家了!”

话音刚落,众人都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你兄弟几个呢?”

“不是说要到京城去,要到江南去?”

“路好走不好走,山西一带还太平吗?”

正扰攘时,只听得有人嚷道,“小五房老太太来啦!”

众人便都又安静了下来,让开一条路,由善桐扶着老太太进了屋。老太太神色肃穆,瞅了温老三一眼,便冲着人群道,“小十六房的,回去把你们祖母也请过来,还有外九房的、小二房的……宗房的……能说话的都过来!”

人群中便有人接连应声出了院子,众人都知道要出大事了,一时间人心惶惶,倒都不愿意走。老太太也不说话,找了张椅子坐了,望着温老三只是出神。温老三却是什么都顾不得了,渐渐地就开始发抖,众人都道,“好,好,知道冷了就好。快摸摸身上哪里青紫了!”

于是女眷们又都回避出去,过了一会,众耆宿都聚过来,连宗房家老大都到了,他面沉似水,和众人招呼了一声,“爹病得厉害,起不来身……”

和往日相聚时比起来,这一次,几个当家人脸上都现出了倦容,老十六房老太太更是一脸的严峻,皱纹都似乎深了几分。互相打了招呼,众人似乎连寒暄的力气都没有了,一时只是沉默不语,又过了一会,温老三便自己掀帘子进了里屋——毕竟年轻火力旺,本来都冻得要站不住了,这一下缓过来,没有多久,居然已经行走自如。

“函谷关被封住了!”头一句话,就已经让众人悚然动容。

西北日子贫苦,又常常有北戎进关来打草谷,战事频仍,老百姓衣食无着,逐渐形成了逃荒的习惯。遇到荒年,则互相结伴,或者踽踽独行,往东南方向而去,到更富裕的江南、京城一带去讨生活。有些心灵手巧之辈,在江南寻到了织工的活计,便就此安身立命不再回来。但更多的人,还是在暖和富饶的南边,靠乞讨过了一冬,到了要开春耕种的时候,还是抱着万一的希望,往回迁徙。杨家村历年收成不好时,倒是不大有人逃荒的,但对这样的现象却也并不陌生。

上一篇:出金屋记 下一篇:再梦红楼之春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