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生最美是军旅(38)

作者: 朱大概 阅读记录

梁绍峰与张小毛听了他的话,都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李万亭,好象是在责备他,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自己退缩。可是李万亭知道自己的弱点所在,只好无视了二人的目光。

张紫阳在李万亭说完后,停了一下,似乎是在整理自己的思路。下一刻他才说道:“既然大家推选了我,我想了一下,觉得自己还是能够胜任的。当然刚才梁绍峰与张小毛同志讲到了李万亭的优点,这也是我存在的不足,我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加以改进。”

坦荡,不故做姿态,这是李万亭对张紫阳这一番话和评价。林克见他们已经讨论出了结果,加上对张紫阳十分满意,就对此事做了总结陈词:“好,既然大家的意见都已经统一了,那我们班的副班长,就暂定是张紫阳同志。不过还是得报中队批准之后,才能确定。散会。”

林克起身,去中队汇报自己班里推选的情况去了。张小毛急忙地拉着李万亭,来到水房:“你怎么自己就说不干呢,这是多好的机会。”

看他为自己着急的样子,李万亭的心里觉得挺温暖,可惜男兵们是不大讲感性这东西的,他只能把自己的理由再说给张小毛听:“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可是你得承认,人家张紫阳想事情就是比咱们周到,与班里其他人相处,也比我要好。”

“可是,”张小毛想说出别的理由,却也想起张紫阳确实也是不错的人选,只好再“嗨”了一声,放过了李万亭。

第34章

中队部里, 中队长与指导员正听着各班长汇报放假期间各班的情况。等听了各班推选的副班长人选的后, 他们也都比较赞同——这次让新兵自己推选副班长,就是要锻炼一下新兵的甄别能力, 也可以观察一下是不是有地域情结。一旦发现有这样苗头的话,好有针对性地做工作。

“看来推选得还都挺顺利, 你们班里有没有别的人选?这些人都是一次性通过的?”方法觉得不大可能。

各班长就纷纷说起自己班里推选时的情况来。林克这才发现,他们班里的新兵, 算是比较谦虚,也比较和谐的。那几个班里不同程度地存在了被推选人谁也不服谁的现象。

可是新兵们提出的问题,比如训练水平、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是否愿意帮助同志等等,评判的弹性很大。并没有什么尺度可以直接丈量。又是因为事前已经说好, 由新兵们自己推选,不由班长指派。所以班长们只能引导, 只能求同存异,只能化繁为简, 不能硬性规定。

自己班里的同志们,还是识大体顾大局的好同志呀。林克心里想着,尤其是那个李万亭, 自己主动坦承自己的缺点,还找准了自己与张紫阳的差距,让班里的推选工作, 没有什么争论就通过了。回去再口头表扬一下。

樊文辉发现各班长都在倒苦水, 只有林克在那里老神在在地出神。这个小子, 难道他遇到的情况比那几个班还糟糕?见队部里一时安静下来, 樊文辉就问:“四班长,你们班的情况怎么样?”

林克就把自己班里推选的情况简单介绍了一下,最后说道:“李万亭自己认为,他不大会与人交流,达不到协调好的要求。所以在不知道别人会推选他的情况下,自己已经推选了张紫阳。其他的同志觉得他找的问题还是挺准的,也就没有什么意见了。”

樊文辉对李万亭有印象,方法对他更有印象。还是由中队长先问:“那个李万亭,我看他上次五公里越野跑得就很好,副师长来那次的紧急集合表现也不错。至于不善与同志们相处这一点,你回去引导一下。看着是个好苗子。”

这估计是看上了。林克就一直看着中队长不说话,方法自己也想笑:“让你好好带他,你就好好带他。中队长这是从那小子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林克嘟囔道:“这不是挺能说的。”中队长气得冲他直瞪眼。

别的班长简直要嫉妒四班长了。一样是带新兵,怎么自己班里的就那么不省心呢,不行,回去就让那些小子做睡前俯卧撑。都是闲的!

新兵们不知道,为什么推选完副班长之后,他们每天睡前,怎么就增加了一百个俯卧撑。大家都以为是新训安排,好锻炼大家的体能,倒都没有什么意见,只想着快点做完快点洗漱,明天还有新的训练任务在等着他们。

新的训练任务果然比上周更加繁重。这一周的计划是正步走手腿结合的训练。再次由班长们组成的示范班,给大家进行了演示之后,分开训练就在眼前。

“刚才的示范,大家都看到了。”林克站在四班队列前方,严肃地说着:“手腿结合训练,还是以一步一动为主,重要的是手腿的配合与协调,大家明白了没有?”

“明白!”四班的回答洪亮而整齐,可是林克知道,接下来做动作的时候,不是看明白就可以了,重要的是练习、再练习。

不一会,操场上就传来了一声声的口令声与纠正动作的声音:“正步走,一步一动。正步—走。”

“两眼目视前方,不要看地,别看地。”

“出腿的同时摆臂,注意摆臂定位,定位。”

“压脚面,让你压脚面,光注意摆臂了,压脚面又忘记了。”

就在这一声声的纠正动作声中,一辆汽车缓缓地在训练声绕了一圈后,又缓缓地驰出了营区,那上面坐着三中队查出心理问题的新战士和他的父母。

发现那名新战士的问题之后,新训大队就与他兵源地的武装部进行了联系,并由武装部走访核实,确实是那名新兵在入伍前,隐瞒了自己的病史——家里觉得他这几年一切正常,又想着给孩子找一条出路,就动了这样的脑筋。

可是纸是包不住火的,尤其是在部队这样,容不得半点虚假的地方。一场心理测试下来,马上被发现了问题。新兵的父母接到新训大队的通知后,态度还是十分诚恳的。夫妻二人立刻坐车来了新训大队,别的话也不多说,只是抱着儿子掉眼泪——地方武装部没有心理测试这一项,他们儿子体检合格,身高合格,也就与别人家的孩子一起走入了军营。

老实巴交的一对夫妻,如许多并不经常外出的农村夫妻一样,对着所有的外人都有拘谨与极致的客气。看着有些可怜——他们也不过是听亲戚出了主意,抱着万一能成的侥幸心,让儿子去验兵。还合格了,验上了,可又被发现了。这对老实的夫妻,心里即有对儿子前途的茫然,也有对部队的愧疚,所以他们什么也说不出口。

所有人都对这对夫妻抱有同情,可是部队是不能有这样的战士存在的——万一这名新兵心理问题暴发,经过训练的他,对社会的危害,将远大于那些没有经过训练的人。部队是保卫国家和人民的集体,容不下这样的万一。

同情,有时太过高昂,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支付得起的。新训大队能做到的,只能是给这对夫妻与那名前新兵提供往返路费,再将他们送到火车站。

残忍吗?就此打破一个青年的梦想。可大家都必须直面这样的残忍——一支保家卫国的部队,他的内部,不能出现不安定因素。有些纪律,看似不近人情,看似残忍,可是就是这样的不近人情与残忍,保卫了这个国家的和平与稳定。

那名前新兵走前,已经穿了便装的他,向着前来送行的大队和中队领导,敬了一个不大标准的军礼。三中队中队长与指导员一起向他回礼,那样标准的军礼,将在这青年的心中定格,化为永恒。

“中队长,指导员,我不后悔来这一趟。谢谢你们。”年轻的声音透露出了不舍。

“好。”三中队中队长别开脸,他很喜欢这个小伙子,可是明知无法挽留,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开口的是指导员:“我和中队长的电话号码你记住了吧,回到家里,要给我们打个电话。不要有心理负担。”

上一篇:贪得无厌 下一篇:让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