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户之家(145)

作者: 小树要长高 阅读记录

正如他所料,几天后,祁越宣他进宫面圣询问船坊一事,可江沛明显觉察到皇帝似乎对建立物流园更感兴趣,话题老是往这方面引。

江沛怎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天子的心思变幻莫测,趁着他老人家正在兴头上,正正精神,斟酌好言语开始向皇帝陈说建造该基地的种种好处。

描绘出商朝经年之后,屹立天下万朝来贺的盛况,不说祁越听后壮志万丈,连他自己也热血沸腾起来,这难道是传说中的共鸣?

第117章 差事(一)

117

祁越当即批复了工部有关船坊里海船改造一事, 并下旨让江沛随工部相关官员一同去蒲莱,除了进行督导此项工程的进展, 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物流园地址的确定。

听完祁越交代的各种事项,江沛心潮腾涌的走出乾元殿, 拳头紧紧的握着, 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干劲, 为了祁越的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他也要竭尽所能的把这项事情做好。

途经国子监时, 突然想起下月初儿子要去书院读书, 开启新的学习征程, 没法子, 又要错过对他来说重要的日子, 只能回来时在其它方面弥补了。

回署衙后一柱香的功夫不到,祁越的圣旨就过来了,因蒲莱府境内临海是征收关税的,收上的银两被暂存在该府的地方税务司, 可以直接下拨到船坊。

这样以来不用再大费周折从蒲阳府押解官银过去, 三日后他们一行人直接轻装上阵出发赶往目的地。

“仲泽贤弟,今日沾你的光,有口福了。为兄来介绍一下,这是虞衡司的郎中子瞻兄”

圣旨上午下来后, 工部虞衡司的人晓得他们申请的有关船坊的银子下来了,个个十分兴奋,喜上眉梢, 大家想这笔银子都好久了。有银子才能做事。

之前二三个月都没个消息,每次去户部询问都被敷衍过去,江沛才上任几天,朝廷不但已批复了,并且又交给他们工部一项重任。

为表示感激之情,虞衡司的郎中宋子瞻特意找温知非搭线,说什么也要请人家到酒楼宴饮。

海船改造完,后面还有军用和民用船型,同他打交道的地方还多着呢,工部尚书大人私下里嘱咐过的,一定得与其搞好关系。

“何必这么客气,这都是仲泽分内之事,银子能下拨,也是因你们议案好的原因,其中有几份不是被驳回来了吗。”

江沛听温知非的言外之意,好似这次船坊拨款,自己为工部开后门了呢,若被有心人听了,麻烦可就大了,立即指正道。

“仲泽贤弟说的不错,为兄早想结识仲泽贤弟,可一直不得机会,今日恰好碰在一处,不如相邀一起小酌几杯。”宋子瞻自然知道官场中的顾忌,立刻接着江沛的话头说下去。

既然别人有意相邀,不便拒绝,工部个个都是能吏,物流园的地址他也只能凭着后世给的金手指,说出个大概,真要动真格的去建造,还需大量的能工巧匠,所以先搞好关系,旁人若问此事,直接说户部和工部就船坊一事商议事项,他们也不能说个什么。

“得得,为兄向贤弟致歉,这次去蒲莱咱们可要好好尝尝那边的肥鱼、白虾。上次在大堤上,整日的呆在帐篷里哪也去不了,白瞎了那么好的地方。”

因要筹建物流园,这次工部去了两个司,除了虞衡司之外,都水司的官员也要去一部分。温知非也是在列人员。

他口中的肥鱼指的是海鱼,蒲阳不缺淡水鱼,因海鱼干制作起来成本较高,且又是盐制品,价格相较淡水鱼贵了不少。

“这次行程大抵需得一两个月,到时咱们在当地租个院子,雇个厨子,在生鲜肆口买活的烧。”

江沛不喜海鱼,但还是挺喜欢吃各种虾子的,可惜小龙虾在现代是外来物种,他穿到古代至今没见过,应是没有放下吧。

宋子瞻不知江沛的喜好,担心触着礁,不敢贸然带他到风月唱曲的地方,只是到新区一家颇有特色的酒肆。

…………

“清霖,阿爹过两天出公差,不能陪你一同去书院了,能进铭岳书院证明你已是男子汉了。爹娘不在身旁时,要洁身自好,恪守君子之责,遵从夫子之言。你奶奶会陪你一起时,别惹她生气,若有事,待阿爹回来咱们商量。”

第118章 差事(二)

江沛怕李氏过多干涉儿子的私生活, 惹得他心生叛逆。隔着辈数,在思想和认知上肯定会有代沟的, 又怕他与兰香说,引起婆媳关系紧张, 才叮嘱淘淘若有什么事等他回来再处理。

“您放心吧, 儿子会在书院好好读书听夫子的话, 阿瑜推荐了几本书, 阿爹能不能陪儿子一起去书肆买来呢?”

温瑜不但有个博学的祖父, 还有个多才的外祖父, 时而会得到两位长辈的指点, 觉得特别好的会和淘淘分享讨论。

“当然没问题, 你多看书, 阿爹高兴还来不及呢。”

虽然自己没有参加科举上过皇榜,可希望孩子能蟾宫折桂,跨马游街啊,那是所有读书人的祈愿。

自儿子读书以来, 只要是他主动开口要的书籍, 江沛一般会满足,几年前,日子不是太富裕的时候,即使不立即买来给他, 事后也会在过生时给补上。

…………

“我这一去家里又得交给你了,要不明华街的商铺过些日子再开张,家里家外的一个人哪忙得过来, 啥早一天晚一天的。”

她们三人的第二家脂粉铺子预备过个把月开业,新铺子刚开始时生意没走上正规,操心的事情多,必定是要忙碌的。

到时李氏搬到明华街了,铺子的事情她又不懂,那地方的人越来越多,让其帮忙看孩子太不靠谱,暖暖现在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反应慢一点就跑的不见人影。

虽然自己不出公差时,也帮不了什么大忙,但至少每月有五天的休沐时间带孩子,能让兰香放松一下或者去铺子里转转察看经营情况。

“也行,回头我同她俩商量商量。娘和淘淘都搬去老宅那边,家里的人手不够,需得再雇两个过去。”当前明安街这边的仆人看看够用,本来家里的佣人就少,不能再安排出去了。

“恩,让阿九去牙行物色两三个,淘淘年岁渐渐大了,再过两三年就要下场考童生,身边没个跑腿的不行,这次干脆一起买了吧,省得下次还要再操这份心。”

他身边不能离人,可若让阿九两头跑,不谈奔波辛苦,而且还会误事,家里又不是没那个钱买仆人,干嘛让自己的日子过那么憋屈。

“淘淘身边的得好好选,这几天我托人帮忙打听一下,看有没有品性好的男娃。”儿子现今还只是个十岁的孩子,书虽然读的多,却还不明晓世故,万一被小厮欺骗咋办。

“恩,你看着办吧,最好先让淘淘过过眼,万一愣不中也好早知道。”近身的小厮不比一般仆人,也得合眼缘,不然每天得多糟心。

…………

“阿爹,那家是卖什么的呀?天亮了还在关着门,真懒!”皇帝老爷善解人意,在出发的前一天让他们休沐一天,如今酒楼生意越来越好,为避嫌,特意请个账房先生理账,江沛只是每个季度做一次账目整理。

因公务繁忙,离十里香又远,他有一个多月没到酒楼里了,于是趁着休沐带着女儿在临行前去看看。

“那是个书肆,书房里的书册就是在那买的,掌柜的每晚看书太用功,早上起的晚。”

“可哥哥每日起来的早,他肯定没哥哥懂得多!”

“包子好香啊,阿爹,暖暖好饿……”

“淘气包,刚在家里不吃,让你娘知道看她怎么收拾你。走,去前面那家,那个伯伯做的好吃……”

天气正是冷热适宜的时候,尽管他们出门早,可街上已是人来人往,相比新区,这里都被称为老城区。

到了明华街时,江沛抱着女儿就从马车上下来,牵着她的小手悠闲自在走在人流如织的街道上,对她的疑问耐心的一一解答,行人听到父女有趣的对话时,笑着回头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