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户之家(162)

作者: 小树要长高 阅读记录

第136章 私铸银钱(六)

李大康每次见了这个二舅子, 都要感慨一番,好像自从在河堤上摔破脑袋后, 人变的稳重许多,起初丈母娘说他在府城做账房先生, 自己都不敢相信, 如今又这般造化, 不得不说有时候人是有其命数的。

“快进屋歇歇, 三牛和大哥也在, 咱娘和弟妹去菜篷移菜苗去了。”李大康打断自己继续胡思乱想, 连忙带着江沛进了厅堂。

三排房子最后一排是庄子里雇的帮工的住处, 第二排用来储藏粮食、临时存放蔬菜瓜果以及各种农具杂物的。

第一排房舍修的明显比后两排宽敞, 里面的装饰的也比后两排花心思, 江家人用来自己居住。

“大哥,三牛。清平和清乐呢?”这个季节庄子里非常忙碌,江大牛一家也随着李氏一起来此帮忙,这次从广陵回蒲阳, 清平就要成亲的事项。

“俩人说日头出来了水暖和, 去河边捞田螺去了。”庄子临河又有池塘,吃鱼虾很方便,知道江沛他们来了,俩孩子特意跑河边摸田螺让大家尝尝鲜, 京城没有这东西卖。

“阿爹,我要去找清平哥哥,暖暖也要抓鱼!”

“你俩哥哥早跑的找不到人了, 河边草丛里有长虫,咬着你怎么办?等会阿爹带你去菜棚摘菜好不好。”

现在河水是比较湍急的,岸边不是种着油菜就是草丛,蛇虫出没,江沛自然不放心她瞎跑。

“可大姑丈说长虫怕人,不咬暖暖,还说给暖暖捉个长虫宝宝玩呢。是吧,大姑丈?”暖暖丝毫没被江沛的言语吓到,忽闪着漆黑大眼睛望着尴尬的李大康,等着他的肯定。

江沛有些想抚额,这些人真不靠谱,兰香还总怪自己把女儿养成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幸亏是他来养,若是被其它亲戚扶养,能把天给戳个窟窿。

“咳咳~,暖暖,姑丈说的是冬天长虫趴着不动弹,现在是春天,它们睡醒了就会咬人没法捉。等会咱们去找小姑丈好不好,他正和弟弟们一起放风筝呢。”

李大康被父女俩人看的招架不住,连忙把话圆回来。最终暖暖小大人似的无奈的点点头。

…………

“娘,怎么不歇着呢,这些活计让帮工做就好了,搬把凳子在门口晒太阳,和他们拉拉家常。”尽管李氏看着身体康健,精神头足,可毕竟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了,在菜棚弯腰摘菜事后肯定腰酸背痛。

“在城里整日闲的发慌,回老家摸着菜苗心里都舒坦的很。”这些年李氏跟着儿子们在蒲阳城,孩子们孝顺,兄弟三人也不像以往那样起龃龉,心宽体胖,整个人养的像大家族的老太太似的。

为了供需对等,负责每日往酒楼运送食材的是十里香的伙计,田庄里的佣工只管搭理好庄子即可。

李氏他们是在露天菜地里沿着拢好的菜畦,种植从蔬菜砖棚里移出秧好的菜苗。因菜田较多,家里养尊处优的女人们也都帮着做事,江沛也不好闲着,拿起木瓢往种好的菜苗上点些水。

“明日你们弟兄三记得去你爹坟前上柱香,烧些纸钱,咱在这边日子越过越好,也得让他在那边过得好,不缺银子花,千万记得把淘淘考上童生的事情告诉他,让你爹高兴高兴,保佑孙子以后也能当上官老爷。”

如今李氏不再感叹过去如何了,只是偶尔会提起老伴,但从未提起过她那个已殁的搅家精大儿媳妇。

“恩,知道了娘。”江二伯既然已经发话了,那这次顺便去祠堂给江家的列祖列宗也烧点纸钱。把家里的事情办完,后日就出发了。

…………

多少年没干过重活的江沛浇了半个时辰的水,腰痛的都快直不起来了,捶了捶后腰,看着头顶上的太阳,估摸了下时辰。

“阿爹,阿爹,看哥哥捉的田螺,还有好多呢。”暖暖两只小手中各抓了一只大田螺,欢喜的朝人群里飞奔过来,到了江沛面前伸手让他瞧,后面跟着疾步追来的淘淘。

“爹!”淘淘下了车,听说两个堂哥在河边,和众人打声招呼,也跑了过去。之前一直呆在蒲阳城读书没回老家,小时候的事情太过长远只有个模糊的记忆,这次考完童生难得放松两天。

“时辰不早了,咱们回屋吧,今日三叔给你们做顿好吃的,田庄里存放的好东西多着呢!”

“阿爹,我要吃大鸡腿!”

“三叔,暖暖要吃桃花糕!”

…………

“姐夫,这两年辛苦你们了,田庄能有如今的模样,多亏有你和大姐。来,我们兄弟三敬你一杯!”几家人在一起人口多,男人女人孩子各一桌。

“说什么客气话,真要说感激的话,该是我和你大姐,这两年多亏你们的帮衬。再说庄子都是自家的,哪有不上心的理,你们只管在外面奔,家里有我看着呢。”

没有江家人时,在田庄他就是最大的管事,出门做短工得服别人的管,挣的钱更不能相比,连带着两个儿子也在庄子里做事。

…………

“娘,清平的婚事在哪里办,这没几个月了,该准备的要提前备着。”按规矩是要回杏花村的,可照着家里的情形,老宅子都拆了,故而江春花才由此一问,这样自己与丈夫也能早做准备。

“大牛说就在蒲阳办,我看也行,回来接亲两头麻烦,有二牛镇着,别家也说不得什么。”

即便洛水镇与蒲阳城离的再近,这一来一往,把事情办好也得个把月,不说江沛在朝廷做官无法告假回来,就是三牛也不能随意走开。

回来成亲也只能在田庄里办事或者在酒楼后院,也不是在老宅里,与在蒲阳城没什么区别,宗族的那些人也说不得什么。

“娘,明年清平都能给您添个重孙子了,您可得把身子骨养好,等着宁宁的他们那一波呢!”兰香和珍珠在饭桌上只是默默的为婆婆布菜,不插嘴打扰她们母女三人的谈话。

“唉,眨眼的功夫,平儿都要成亲了。看着你们都好好的,就是现在闭眼也没啥可惜的。”

长孙成亲,做祖母的自是高兴,看着从小一手带大的孙子长大成人成亲生子,心情与三个儿子也差不到哪里去,儿子是责任完成后的轻松,孙子则多半都是高兴了。

“娘,说什么丧气话,您定能长命百岁的!”

“是啊,娘,好好的说什么闭眼不闭眼的……”

“呸呸呸~瞧我这嘴,过两日就要做船出远门,说这话做甚……”

两天后,除了江家众人外,与他们一起去广陵的还有姚三顺和其两个侄子,再加上淘淘的同窗陆晙,一行人从洛安蒲河大渡口乘船一条线直达蒲莱府,再由蒲莱坐海船去广陵。

江沛不确定能不能碰的上船坊海船试航,自己身负公务,已在洛安为私事耽搁两天,不能再在途中久作停留。

因水运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内河航道的船只灵活性能好,沿途经过临河较近的县镇时,不时的能看见设置的货物收发点,一旁停的有官家物流标识的船只。

“阿爹,大海里的船是不是比咱们坐的船还要大?”

“对啊,到海上都是茫茫的水面,看不到庄稼和其它人了,你要紧紧的跟紧爹娘,不然掉进海里,阿爹也没法下去救你。”

这次小孩子多,清晨一大早,江沛被吵醒没了睡意,带着女儿上了三楼的甲板上看两岸的春景。

“大海里有美人鱼,她会救暖暖!”

“美人鱼喜欢听话的孩子,暖暖若淘气,她就会不理你。”

同陆晙一起的淘淘刚抬脚上了甲板,就瞅到混世小魔王般的妹妹振振有词的同阿爹摆理。

“学生陆晙拜见江大人!”

如今科举考试的内容加了不少实际应用的题目,其中比例最重的当数算术一门,夫子曾多次提起朝中户部郎中江仲泽的名号,顺带着会讲些市井传言他励志的轶事,听后心中由衷的敬重这位传说中的江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