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户之家(165)

作者: 小树要长高 阅读记录

三个小孩子雀跃的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大人们的声音完全淹没在其中。他们处的位置水位较深才被作为港口的,沙滩距此还有一些距离,不然的话几个孩子会更加喜欢这里。

天气晴朗,空气明澈,因带着孩子且人多,到达海边时没赶上海上日出的全景,此时好似火红的圆盘的晨阳已挣脱开海水的束缚,逃出大海,低低的悬挂在东方,把整个波澜壮阔的海面染成红霞,煞是壮观。

“走吧,薛家的人来了。”因借乘别人的船,大家比约定的时辰早到了一会。

“让江兄久等了,前面停的是我们薛家的船,咱们过去吧。”

昨日离开异宝轩时,彼此已互报名姓,即使对方知晓他的身份,江沛也不可能告知全名的,也没指望这位管事对自己说实话。

自此处成为港口后,避免因近处海水深度过浅让经过的广船搁浅,临近岸边的海面上是船只用锁链拼接,形成宽广平坦的结实板道,方便了船客和装卸佣工们。

尽管薛家的海船是沙船类型,能在浅海滩航行,可为了节省人力,并未泊在近岸,需穿过木道登船。

薛家的船有三层,非常庞大,一层二层应是储放货物的仓室,三楼是用来住人的。

“香儿,看好暖暖,我跟大哥先把娘送到船上再下来接你们。”江沛担心云梯不稳,李氏一个不小心跌下海水,先把她扶到船上。

…………

“扬帆起航喽!!”随着一声嚎亮的声音,薛家十几个体格健壮的小厮冲到甲板上,鼓足气力开始升云帆,待帆幕升到桅杆顶端,海船缓缓的离开了岸边。

“船动了!阿爹,咱们要去大海里吗?”怕妨碍伙计们做事,大家都是站在三楼房门口,扶着栏杆观看海船驶离岸边的情形。

“恩,这里风大,咱们进房里睡一觉再起来看海鸟,你三叔还要给你做海鱼吃。”

昨晚女儿吃的太撑,很晚才入睡,今晨起的又早,江沛见其精神有点萎靡,小嘴不停的打着呵欠,怕她睡眠不足在海上晕船,温声哄道。

等暖暖睡熟,房里兰香和喜儿在一旁看着,江沛才轻轻走出房间往船面上去。此刻行船已渐渐驶向深海区,几乎看不到海岸边的建筑。

四楼的船舷做的很深,四周角落里放置着不少装着淡水的圆木桶,其中有一片地方竟然还种植着一畦畦青菜苗,嫩嫩绿绿的,让人眼前一亮。

“江兄在船上可还习惯?到广安需得七八日,若是吃食上不习惯,直接对灶房的厨子说一声,船上什么食材都有。”薛琪一脸笑容,语气热络的说道。

“让薛贤弟费心了,一切都好。你们薛家的船倒有意思,不似行短途的,可曾出海越洋?”

江沛虽没有乘坐过海船,可也知晓商朝境内海船的行程大概所耗时间,储存淡水说的过去,可船层顶上费功夫种植蔬菜,心中不禁有些疑惑,便问出声来。

薛琪猛然听其一问,有些怔愣,不清楚是哪一方面让他往这方面猜想,但不可否认对方非常敏觉,稍作思量,斟酌一下语言向江沛娓娓道来。

“实不相瞒,江兄应对广南薛家有所了解,自三年前商号便开始与海外异国大贾做买卖,说薛家靠此起家也不为过。每次见他们驶着海船满载货物远道而来,再装满商朝的珍品而回,不知从咱们这里赚了多少银子。冀望着有朝一日也能跨洋出海,只不过阅历不足,在海上驶船危机重重,时刻有丢命的可能,因而从外来海船上偷学些经验,先试试如何。”

没想到真被自己猜中一半,江沛晓得出海的艰险,且不说台风巨浪这些恶劣的自然因素,海盗、物资、方向的辨别等等每一项都是必需要解决的难题。

既然朝廷有意出海□□,当然会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自商朝水上贸易逐渐兴盛,有人的地方必有争端,一年前兵部已向朝廷上书提议扩增水军人数,让船坊增制船舰。户部的银两早已下拨,不知进展如何。

大的方面他们私下论证过,能想到的已提出,但小的方面难免有所遗漏,正如薛琪所讲的,倘若在大海中长时间不食蔬菜,补充体内微量元素,身体机能多少会受到影响,再加上艰难的条件,一旦染病,九死一生。

经其提醒他隐约记得在一本史书上读过,曾经西方人为寻找未知大陆久不食蔬菜,经常吃储存的干粮,船员很多患上败血症的案例。由此可见饮食的重要性。

薛琪毕竟是经商之人,商人逐利,其话语或许不全是真的,况且还隐含试探之意,作为官员当然不可能把朝廷的建设性机密泄露给任何人,只待时机成熟才能放出声来。

可不管怎样,薛家人的眼光和胆识绝对是值得称赞的,因而由衷的赞誉道

“商朝能有你们薛家这般志向远大的商号,真是幸哉!为兄也期许那一日能早些到来,大家挣更多的银子。听说薛家在广南茶山上的花茶尤为出名,将来在异国必定成为抢手货。”

薛记商号在与他国频繁通商前,是以茶商出名的,皇室贡茶中常有薛家茶山所产,据说红雾茶一年只有产一两斤,非常珍贵,江沛有幸喝过一次,只是他不懂品茶,喝完后没啥特别感觉,白糟践了那么好的茶叶。

“江兄抬举了,看来你我都是喜茶之人,不若与小弟一起到茶室品茗赏景,如何?薛家的春茶已出,此次正发往广陵,其中不伐些特等茶品,今日邀江兄细细品味。”

既然对方没有持反对意见,那说明朝廷是不反对商贾出海通商的甚至听其话中隐含之意倒是颇为赞同的意思,顿时心中大定,心情越发畅快,颇有兴致的邀请江沛喝茶。

看了会大海后,除了蓝还是蓝,觉的没啥看的,既然对方笑脸诚恳邀约,即可以品好茶,又能通过放松的拉家常了解一些事情,于是欣然应了。

…………

“二哥,他们船上的灶房里啥都有,连小青菜都能看的到,咱们是自己做还是吃他们现成的?”

三牛安顿好俩儿子,在自己房里补了一觉,醒过来恰到做午饭的时辰。这次他们在蒲莱城特意买了不少食材。

出于职业习性,先去打听他们的灶房在哪,没成想踏进屋里一瞅,大吃一惊,与岸上人家的厨房根本没何区别,一般的食材都有,除了海鱼还有腊肉。

“既然如此,那就吃他们厨子做的,临走时把那些购置的物品留下来作为补偿。”

薛琪肯定不会向他们要船资的,只好送些东西作为弥补。已经做好这些天里每日下厨房,为大伙做喜欢吃的菜,可此时得知不用再忙碌了,三牛听了咧嘴笑了起来,说准备向广南的厨子学经验,要知道海鱼很难剔除腥味的。

“阿爹,快看!海鸟做捉鱼吃呢。这里没有地儿歇脚,它们怎么飞过来呀,累了咋办?”

品过铭,吃了尚算可口的饭菜后,江沛与家人出来遛食,此时,海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不时还有海鸟飞过。

“它们是借助别的力量飞过来的,海水中漂浮的有小木条,可以踩上去歇脚。还有咱们的海船,只要努力想做,没有做不成的事。”

其实江沛也不知道这些鸟儿如何在大海中飞行驻足的。

在海船上虽然枯闷,没什么娱乐设施,但他们是一家人,聊天的话题多,女人们则聚在一处嗑瓜子拉着永远也聊不完的家常,孩子们有块泥粑粑都能让他们乐一天。

男人们乐子更多,江沛早预料这一点,让三牛准备了两副骰子,闲着没事时可以玩玩,都是一家人,无所谓输赢。

因而在船上的七八日,大家一点都没觉得无聊,反而觉得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便到了广安县。

第140章 私铸银钱(十)

广安因地理位置优越, 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大县,距离府城只一个时辰的路程。江沛到了广陵需得同李云阳接洽, 暗访岳家钱庄,下了船, 对薛琪一番道谢后婉拒他的相送, 雇了几辆马车向目的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