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户之家(171)

作者: 小树要长高 阅读记录

而在昏沉过程中,因为船客上下船的缘故,经过府县时应会停留一时半刻。若逢上停泊的时间久,他们则会下船吃个小吃,逛逛不同风情的街肆,好不惬意。

直至到达洛安在那里又呆了两日,认购

把从广陵采买的礼品一一分发下去的后,才马不停蹄的受着酷暑赶回蒲阳城。

伪银案的罪犯即已归案,江沛猜想接下来经过三司会审后,该是他们户部上奏重新在商朝推行交子一事了,出发前祁越已向他暗示过的,这种奏折只有户部是最有资格来提议的。

不过可以预见性的又要受到不少大臣的炮轰了。还好有伪银薄替他们挡着,瞧着时辰还早,江沛收拾妥帖,换上官服便到署衙去销假正式应卯。

“吆,可舍得回来啦,差事办完了吧,今晚请你吃酒!”温知非刚从皇宫走出,看到下了马车,顶着大太阳往户部衙署走的江沛,老脸绽放出菊花来,心情异常的喜悦。

“恭喜知非兄!这顿酒必须得请啊!”江沛见温知非身穿绯色官府,不再是以前的青色,便知他应该已被提拔为工部侍郎,心里也为其高兴不已,在一个位置兢兢业业守了六七年,终于熬出头了。

“同喜同喜,说不得过两日为兄要喝贤弟的贺酒了。”自己被提拔成侍郎,更别说是皇帝的心头宠了,这是朝中大臣心知肚明的事情了,温知非大大咧咧的直接道出。

“借兄长的吉言,旨意一旦颁布下来,仲泽请你喝一坛十年桃花酿!”江沛也隐隐期待着那一刻的到来,只有他们两个,并没有掩饰自己的神色。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定不会缺了你那口酒的。”开酒楼的难道还会少了酒不成,瞧见对方听到好酒马上眼眸一亮兴奋的盯着他,肯定的点点头。

两人各有事情要做,没聊几句便各回自己的办公之所。因整日办公的时辰,署衙的大院里静悄悄的。

江沛先到侍郎那里去销假,因和李明睿比较熟,一般都是去他那里的,没想到走到门外扣了扣门没人回应,便准备到到隔壁右侍郎那里去,当见到人后,愣了愣没反应过来,竟然换人了,不再是以前的那个上司了。

新任官员对其态度很客气,连忙帮他销了假,热络的向他做了自我介绍,自己也刚上任一月有余,而如今户部的一把手是李明睿。

想起刚刚左侍郎办公的厅室门是紧闭的,江沛心里了然,看来自己担任户部侍郎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他十分满意,老部门老上司不用磨合,以后办起事来更顺手高效。

可他如今的身份依旧是蒲莱司郎中,销假后回到了原有的厅室里做事,得到了确切消息,心中窃喜的劲过去后,心绪反而平静起来。

喝了盏茶提笔开始写在国中设立钱庄的利弊,不过既然自己是倾向于钱庄建立的,在陈述论证中,益处必然是远大于弊端的。

有关交子一事的奏折相信李明睿已经写好,他浸淫官场多年,不可能不知晓皇帝的心思,新官上任三把火,怎么着也得提点建设性的意见。

…………

“一路奔波劳累,怎不明日再来销假,如何这次?”李明睿也是被皇帝召去商议国中货币紧张情势的事情,回署衙听右侍郎告诉自己说江沛已来销假,便寻了过来。

“一切顺利,不负万岁爷所托。待下官把策论做完,连折子一并交给您。”

若论祁越的心腹肱骨大臣,江沛自觉比不得李明睿,凭着两家世交的关系,当时祁家无论是经商还是起义反梁,有风吹草动时,李家定会向祁家透露消息,尤其是后者。

因此江沛这次下广陵一去那么多天公差的任务,李明睿是知晓的,江沛也不藏着掖着,觉的凭着上司的人品及目前的官位没必要欺骗他,李明睿颔颔首。

第145章 升职

两人就钱庄的事情讨论了一些相关细节, 与此同时李明睿让他写份关于推行交子一事的奏折,明日一并交于他。

江沛闻言, 便知朝廷开始动作了,伪银案的具体情形他不是太过清楚, 听自己的上司所言, 怕此事应该已出结果, 从江州县的酒楼里都能流出假银, 说明此事造成的影响不小, 希望朝廷采取的措施能让流出去的假银子回收国库重新铸造。

第二日, 他便被宦官传旨到乾元殿, 江沛对于祁越能如此之快的知晓自己已返回蒲阳, 没感到丝毫的惊讶, 周边到处都是皇帝的耳目,恐怕当他还没跨进户部署衙时,皇帝都已知道了。

进了大殿行跪拜之礼后,当祁越问起钱庄一事, 江沛没有任何遗漏的把安家钱庄的种种情况向他禀告, 其中包括钱庄在整个广陵辖区的总号与分号如何分布以及经营业务的范畴、百姓对其所持的态度。

想起李明睿让他写的奏折,最后还向皇帝提了句自己在江州发现假银的事情。

祁越听完他的陈述,神情说不上凝重,反而显得比较淡然, 仿佛一切尽在预料之中,江沛猜想恐怕龙案上早已有岳家钱庄调查的卷宗,上面记录着钱庄的各种细则。

“仲泽对岳家钱庄有何看法?”祁越派自己心腹臣子下去微服调研, 一部分原因是想证实下面官员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另一方面是想让相关部门从中得到启发,借鉴经验,集百家之所长,受惠于民。

“以臣拙见,若以朝廷的名义在民间创立大商钱庄,凭着百姓对陛下您的尊崇,信服程度岳家远远不及,而且与此同时也缓解了银钱紧缺的现状。倘若再……”

想说再趁此机会把银票再推行下去,两者合一,银票与银钱通过钱庄可以相互兑换,这样以来大大弱化了百姓对使用银票的产生的不信任度,时间一久,他们自然感受到银票的便利,只要朝廷严格把控公信力,那么会越来越倾向使用银票。

“再怎样?在朕面前吞吞吐吐的,以前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哪去了?”祁越看着面前犹豫不决的江沛,不由笑骂道。

“倘若再在民间开始推行交子,二者结合,当下银钱紧缺问题则会迎刃而解。”

上一次在此谈论有关遏制伪银在民间盛行的问题,他官职低没轮上发言,但李明睿也是提了相关内容的,只不过钱监的官员依旧偏向于制大额铜钱,不太赞同刊印交子,祁越当时只是把制大钱的提议给否了,也没当面发话。

不晓得如今朝堂是什么样的情况,朝臣对此事是否已有定论,既然此时这样提出来,那么就代表自己的观点,何况祁越心中不是早已有了决策了吗,早晚都是要施行的。

果然,话音刚落,祁越赞许的点点头,观他神色,好像此事已确定下来,但没有继续讨论这个话题的意思,反而是颇有兴致的开始询问江沛对在民间创建钱庄具体该如何操作。

这方面江沛已在刚完成的策论里有详细的提到,以他的设想是打算把钱庄向后世银行的运营模式发展。当然因时代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功能那么齐全,主要就是存储、汇兑、借贷,这三个主要的方面,存储与借贷都是有息钱的。

如果政策实行下去,户部会把国库中的部分银两投放到钱庄中,一方面为钱庄运营提供了充足的后备资金,保证资金链不会断裂,使钱庄在银钱上没有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库银借贷出去收取利息,总比储放在户库里利用率高。

为了避免朝中群臣持强烈的反对意见,阻挠新政策的颁布,江沛想出一个让他们绝大部分人赞同该项提议的方法。

那就是库银放贷出去每年所得和息钱分为三份。一份用来补给地方官府,因为一旦银票推广起来,下面的官吏便没了火耗这项灰色收入,那么地方官员心中会心生不满,也许明面上没那个本事反抗,可难保不会私下里千方百计搞小动作。

水至清则无鱼,把这种好处明明白白的划拨给他们,反而减少官吏贪派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