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户之家(173)

作者: 小树要长高 阅读记录

没有更换部门,对于这些政务他料理起来得心应手,偶尔碰到拿捏不准的地方,搁置下来请示上司。

当朝堂上三司的官员向皇帝奏请伪银案彻底了结,涉案人员都已伏法时,户部、工部、钱监联合奏请祁越,在民间开始推行交子使用的的提案,不然因钱币紧缺,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必定还会有人铤而走险铸造假银。

朝堂上瞬间炸成一锅粥,持什么观点的都有,有些持反对意见的官员甚至情绪激动的辱骂江沛他们居心叵测,为了一己私心,想让商朝重蹈前朝覆辙。

江沛听了无语死了,大家又没有仇恨,干嘛非要给他们扣上杀头的罪名。不过吐槽归吐槽,根本不存在任何的担忧,这可是皇帝亲自授意的,挨几句谩骂,换来新政的推行,也是值得的。

在百官僵持不下,论辩激烈程度达到白热化时,祁越觑了眼大殿下的群臣,扬扬嘴角,随即面色一肃,制止了臣子们的争吵。

既然有些官员是为担忧交子通行于民间后,出现不兑现或通货膨胀的恶象,故作沉思的想出了个折中的方法,同时在民间设立大商钱庄,完全把江沛策论上的提议搬到了朝堂上,当说了一部分息钱用来提高他们这些官员的俸禄后,大半人放低了声音开始悄悄的讨论这一方案的可行性。

在各种利益的权衡下,起始骂他们的多数官吏赞同了在民间通行交子与创建钱庄的方案。

这两项重要的新政的实施任务,落在了工部与户部头上,交子由工部负责设计刊印,祁越再三强调防伪一定要到位,户部负责存储发行以及钱庄的创立。

最后新法以圣旨的形式颁布下来,并八百里加急通知到各个府县。江沛松了口气的同时,对未来大商朝的兴盛发展充满了憧憬。

看似内容简短的两条新政,但真要顺利实施起来,却异常艰辛,一种新事物从出现到普及不是一日两日而就的。

交子的事情轮不到江沛他们户部插手,商榷完刊印的面额及总数额后,剩下的都是工部钱监的任务。最后完成后才由他们户部接手储放在户库里。

钱庄对比交子,江沛觉得难度要大的多,首先是布置点的问题,通过考察岳家的钱庄,他们也必需在县城设立庄号。

第二是负责各个钱庄人员的问题,它以朝廷的名义创建的,隶属于户部,那里面的工人让何人去担任倒是个另人头疼的问题。第三个是百姓认可度的问题,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难办的一项。

多亏岳家在广陵已经打开了一个局面,至少广陵的百姓不会接受无能,但使人尴尬之处则是要同人家抢生意,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既然祁越当初让自己暗访,那说明以后就各凭本事呗。依着官府的公信力与全面的交易业务,岳家想争过朝廷创办的钱庄,是有些困难的。

自此江沛又投入了陀螺般的生活当中,眨眼的功夫,便到了清平成亲的日子。这是他第一个侄子的大喜之日,说什么也得告假一日,参加宴席。

第147章 会试(一)

147

依照李氏和江大牛的意思, 请帖只发平时相熟有来往的人家,如今江沛官越做越大, 江记十里香也越发出名,江家寒门出身, 身后没有强大的宗族依靠, 平日行事要低调, 免得招人眼红。

尽管他们是这般打算的, 但京城里不少人都知晓江清平是江沛的亲侄子, 作为户部的侍郎, 自然有不少人巴结, 在清平成亲当日, 许多曾经没打交道的人家也前来送上了贺礼。

江大牛看着丰盛的礼品, 有些为难,拿不准如何办是好,这么多宾客,以后回礼怎么办。特意征询了江沛的意见。江沛觉得没什么, 让他们放心收下, 那些送礼之人并未想着以后他们还礼,只不过是想露个名,做些锦上添花之事罢了。

…………

“今日有不少人向我打听清霖呢?”

大堂哥成亲,做弟弟的理应参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清霖如今身材开始抽条,又加上常年读书, 无论气质还是颜值都是非常出挑的,在宴会上引起了不少女眷的注意。

从婚宴上回来,兰香想起同她一个饭桌的几位妇人对自家儿子格外关注,话题总是往清霖身上绕,知道是有意牵线搭桥。这种情况虽然在以往交际的圈子里也偶有发生,但有丈夫的嘱咐,都被她以儿子年岁小学业为重的由头避开。

“怎么?想给咱儿子牵线说亲?太早了吧,清霖这几年正是读书的紧要关头,此事还是过几年再说吧,免得老是想着讨媳妇的事情,分散了精力,耽误了前程。”

江沛觉得这种话题最好不要提,以儿子的年龄,正向青春期过渡,无论其心思如何,势必会花费时间胡思乱想。

现今别人有意牵线只不过是看到自己的面上,谁不想与朝廷的三品要员结亲呢,其中多是以家族利益为重,哪有为了孩子的真正幸福着想。

且不说其它的,单说一个未满十二周岁的半大孩子,世界观还没形成,人生五味都没体验全,怎会清楚自己渴望的人生伴侣是什么类型的。等待年岁再大些,中举或进士后,凭着自己的才华,入了更多人的眼,才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自己的婚姻穿越来之前已经订好,是没法改变的事,他不希望子女的婚姻幸福完全由父母一手包办,毕竟以后的人生之路需要与另一半相互扶持,在这个时代的允许下给予他们最大的自由。

当然这些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可能与兰香全盘而出的,只能拿耽误学业这个最恰当的理由来说服她。

“我也是这般想的,再说清霖的心思好似根本没往这面上想,还是缓缓再说。”

上次去广陵,虽说是去游玩,可兰香清楚儿子与他那个同窗陆晙每日里依然抽出相应的时间温书做文章,儿子是有大志向的。

在江沛刻意潜移默化的引导下,夫妻两人在儿女婚事的观点上如今基本上达成一致,没什么大的分歧,暂且不会为此事耗费太大精力。

随着时光的推移,渐渐的江沛适应了新的职务。每日早起上早朝,有什么疑惑之处或有好的想法,也会主动的在大殿中当着皇帝与百官的面奏议。

上次他们去广陵路经蒲莱时,没赶上海船试航,甚觉遗憾。听温知非同他讲,此次非常顺利,因远洋航行需诸多周详准备。确定出海人员、提前储存所载商品、航行路线等等都需要细细筹备,没个一两年的时间,根本无法成行。

不过改造过的已组成海运船队,目前投入到了海运物流当中,这样做的益处显而易见,除了拓宽物流业的发展,还能通过不断的在海中航行可以锤炼技艺,且可以与异国船队沟通交流,学习别人的航海经验,为以后出海做准备。

…………

下了衙,江沛从厅室里走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前几日还是晴空万里,春风送暖。转眼间好似要落雪的样子,真是二八月的天,娃娃的脸。心里不由生出一股隐忧,再过两日便是盛大的三年一度的会试,自家儿子也要参加。

为了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防止某些投机取巧分子科考时作弊,入围前的查验几乎达到了苛刻的地步。这样冷的天,即便有火盆,穿着单衣也是受不住的。

淘淘考过县试成为童生,在江沛的建议下,压了一年务实根基后,才让他继续下场,刚好可以府、乡、会连着考下来。

自中了举人,便不在铭岳书院读书,而是在陆晙的推荐下认林之昭做了师傅,每当有疑惑之处去请教一番。江沛有自知之明,在学问上帮不了孩子。

可为官多年,大致的出题范围还是能猜测一些,尤其是算术方面,三年前要不是儿子考府试,他都要参与出算术方面的科考试题了。

再者依着前几次会试的试题题目,策论大都与当下时政紧密相关,因而在过去的一年中,除非特殊情况,江沛每次下衙回来,都会与儿子探讨一些非机密的政事,最后让他把两人讨论的观点写成策论,让林夫子帮忙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