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户之家(32)

作者: 小树要长高 阅读记录

他回身看去,见打头的是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从二楼的楼梯上下来,走进一楼大厅,后面跟着几个主事,面上都十分恭敬。男子背着一只手,捋着短须,打量一眼江沛问他。

江沛瞬间想起他是蒲莱城李云阳喊他三叔的人,他快步向前,躬身礼貌的施了一礼,向男子禀明自己的身份。

告诉他去年腊月自己有幸随车去次蒲莱城,云阳少爷心善,看他可怜,让他来祁家商号谋个活计,养家糊口。

当然江沛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把自己现在艰难的处境加了几句,用来衬托祁家商号和李云阳的善行。

男子听完点点头,抿嘴稍微停顿下,对身后的一主事说

“就让他去你那里吧,能入云阳的眼,想来差不到哪里去。”

主事连忙拱着手答应,随后不动声色的打量着态度恭谨的江沛。

刘大强听到江沛还认得祁家商号的什么少爷,不由对他佩服起来,没想到他这么低调,深藏不露啊,看到他能在祁家商号谋到事,真心为他高兴,不过想着目前自己还没个眉目,脸不由一垮。

俗话说面由心生,男子不经意的扑捉到刘大强面上表情的变化,于是抬袖随手一指

“你就留在布庄吧。”刘大强听了欣喜若狂,激动的直搓手,嘴里不停的说着感恩戴德的话,江沛也为他感到高兴,在人生地不熟的府城,能有个同乡一起还是很好的。

男子说完,留下一个布庄的管事,带着其它人向门外的马车走去,江沛愣在原地,不知道是走是留,走在男子身后的主事,见他没跟上来,转身朝他招招手,示意江沛跟着。而刘大强则是留在布庄。

江沛得到指令,小跑几步跟上,和其它小厮一起跟在马车两边,在闹市区马车不能快行,只能缓慢的前行着。

工作的事定下来,江沛心里的大石落了地,脚步轻快起来,颇有兴致的欣赏着街道上的人文风情。

小半个时辰后,马车拐进另外一个街道,在一处店铺外停下,牌匾写着:祁记粮行,这处店铺比刚才的布庄看着还要大气,主营粮食和干货,此时排队买粮的人特别多。

江沛随着众人进去后,才发现店面是三进的宅子,前面作为临街商铺,后面的是储放东西和住人的宅邸,与一楼的一个侧间连通着。

店里的伙计看到主事们进来,纷纷停下手中的伙计,恭敬的躬身行李后,又继续做事,让江沛跟着走的那名主事,挥手招来一个像是负责人的长衫老者说

“陈叔,这小子刚来的,你带着他点。”江沛连忙笑着向陈叔行礼,陈叔和善的点头回应。主事把江沛交给陈叔后,便跟着其它人一起去了后院。

陈叔问过江沛姓名后,让他把行李放下,开始给他讲店铺里的一些情况。

这个店铺算是蒲阳城的一个总号,总号的负责人姓祁名达,为头的男子也姓祁名越,是整个祁家商号的三当家,这次来蒲阳城是巡视各个分号的,刚好被江沛碰上。

陈叔想着江沛是东家带过来,亲自交待的人,多多少少是有点关系的,不能随意让他做个普通伙计,便问他是否识字。

江沛略微犹豫下,点点头,说小时候跟着村里的老先生习了一些简单的文字,只是当时家穷没钱买纸墨,不会书写。

陈叔点点头,让江沛先在店里打杂一段时间,熟练掌握店里经营的基本流程再予他具体活计。

江沛明白,这是所谓的实习考察期,府城总号这边的待遇挺好,后院的耳房是留给伙计住宿的地方,还可以吃大锅饭,目前他的工钱是每月一两半,比打短工每天二十文要好很多,而且还稳定。

刚进商号做工,江沛不好立即请假回去,只能勤奋努力的做事,给主事留个好印象,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个潜力股,到时再向他们说回去接兰香的事。

而且他现在还不知道府城租赁的行情,说不定这点工钱还不够租房的,先保住这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时间离秋播还早,在这段时间内争取加薪。

第22章 实习

祁记粮行售卖的干货包括各种调料和果脯山货,林林总总的不下百种,粮食是五谷杂粮。

因此江沛首先必须要把这一百多种的货物名称和对应价格熟记于心,价格还分为零售价和批发价。

也许对古代人来说做到这些可能耗时较长,但对江沛这个对数字特别敏感的现代人来说,根本没什么大问题,想当年为了高考看了多少书,背了多少东西;大学毕业工作后,办公室有多少琐事需要清晰的记在脑海里。

因此江沛拿出备战高考的劲头,对这些琐碎的东西开始记忆轰炸,最后只花几天的功夫把这些内容熟练掌握,脱口而出。

每当顾客进店咨询时,他都满面笑容的快速准确的说出价格,当顾客结账时,不需算筹,他都能很快说出要给付的金额。

几次下来,别说店里伙计,连陈叔都很吃惊,心想东家带来的关系户还是有两把刷子,从这几天的表现来看,像个勤快务实的,而且人又聪慧灵性,好好培养一下,是个经营好手,说不定以后能在店铺里独挡一面。

于是接下来陈叔总是有意无意的对江沛讲些生意场上的事情,时不时的提点着他,一个月下来,江沛能够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实习任务,他本身表现出色,又加上有陈叔在祁达面前有意无意的夸赞,这样江沛渐渐的入了祁达的眼。

在此期间他趁着下工时打听了府城的租廪行情,结果很另人沮丧。府城的官办公租房,虽然租金便宜,但轮不到他们这些外来户。是蒲阳政府为府城内有户籍而买不起房子的百姓提供的廉租房。

他只能租住私人的宅子,像他在洛水镇上租住的一般大小的院落,在府城每月租钱都要一两八百文,比他的工钱还多,蒲阳房贵,居大不易呀。

随着端午节的临近,江沛心里越来越焦急,因为往年的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收麦子,如果继续赤旱的话,秋播便被耽搁。

虽然前几天下了雨,但是雷声大雨点小,老天爷象征性的飘了几片乌云,下了几滴雨,让敲着锅碗瓢盆,欢欣鼓舞的全城老百姓空欢喜一场。

最近来府城的外地人口越来越多,由于没法找到活计,很多人竟然扮起乞丐,在大街讨饭要钱,城中出现抢劫的刑事案件也开始增多。

现在大街上都有衙役巡逻,维护治安环境,祁记粮行的粮价采取的是阶梯型销售,来早的价格便宜,晚的稍微贵一点,但是均价也达到了一两两百文一石,据江沛所知,还有很大一部分走黑市销售的。

江沛觉得他在商号表现的尚可,想趁着陈叔心情特别好的时候,向他请半个月假回去把兰香接过来,不知道洛水镇目前的情形如何了,江大牛和江三牛是否也到府城找活做。

一个月以来他像个求知若渴的好学生一样,跟着陈叔学了不少东西,打算等以后涨工钱后,买些劣质的笔墨纸砚开始学习用毛笔写些简单常用的繁体字,要不然太不方便了,而且不会写字,以后的发展前途也不会太大。

当江沛正要开口向满面笑容朝他走来的陈叔请假时,结果听陈叔先开口说,他在商号里锻炼的差不多了,能力勉强说的上去,征得商号管理层同意,让他以后跟着总号的几位账房先生学习做账。

江沛听完愣愣的,学习做账?那不是要在商号财务部门工作吗?

对这项工作他还是非常满意的,梁朝的计算方法与现代社会没法比,很多帐目经过简单的加减乘除就可以轻易得出结果,可是这里的账房先生还要拨弄好久算盘才算出来,当然算盘出错的几率是很小的。

“阿沛,这次你跟着张先生一起随着商队去趟新州城,小子,好好把握机会,外面的世界大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