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户之家(43)

作者: 小树要长高 阅读记录

李云阳在他说出洛水镇时就已想起他这么个人来,当时在庄子里发现他脑子灵活,人又低调,是个做事实的人,没看错的话,想他不会在一个小镇上久待,于是好心帮扶他一把。不过以他的性格应该不会专门跑过来向自己道谢的。

“在商号适应的如何?恐怕你不是纯粹为了感激我才来这回春堂吧?家里有病人?”

语气还是一如既往的拽,不过却是一针见血,不用抬头看也知道他依旧是冷漠面瘫脸,江沛微躬腰身继续做谦卑状道

“托阳少爷的福,养家糊口没有问题,看来阿沛什么事都瞒不过您的火眼金睛,家弟不幸染病,大掌柜仁慈体贴下属,为阿沛写份身份凭证来回春堂找何大夫开药。”

说着从怀里把信封拿出来,双手奉上,李云阳了然的点点头,没有接,而是稍微往一旁挪挪,对身旁的一位白须老者道

“那有劳何大夫”

江沛会意,立刻上前一步把凭证交给他,不过何大夫只是捋着胡子微微一笑,并没有拆开信封。而是抬步向准备好的问诊处走去,江沛迅速的瞅了一眼李云阳,紧跟在何大夫身后。

他先把三牛的病情向何大夫仔细描述一遍,何大夫听了点点头,又问江沛一些问题后,开始龙飞凤舞的写药方,写好后又告知他一些注意事项,指指药房让他去抓药。

真诚的道谢后,江沛拿起墨汁还没完全干的药方一瞅,发现只认得几个字,不明白什么意思,希望这次抓的药能让三牛好起来。

此时外面的病人已经排好了队伍,义诊大夫也都准备就绪,开始接诊。这边江沛的几副药也被装好,交到他手里。

李云阳一行人看到义诊井然有序的进行,不便在此逗留,和回春堂的负责人和大夫们打过招呼,就要离开。江沛拎着药也跟在他们身后朝门外走去。

外面不知是谁大声喊了一句:他们就是为我们送药的大恩人,恩人请受我们一拜!其它人听了也都纷纷跪下磕头。

“祁家真是大好人啊,施的粥里都是货真价实的粮食,可顶饱了……”

“是啊,这次官老爷都顾不上我们的死活,我们村上一起逃难的没剩几个好的了,得亏人家啊……”

“等咱们能活着回去,一定要记得祁家的大恩大德,早晚三柱香为他们祈福,保佑他们长命百岁……”

“保佑他们万岁!”

……

李云阳被这黑压压的满地跪着的人群惊到了,看着那些在场的衙役和身旁的官府代表,不由自主的皱皱眉头。

带着众人快步走到离人群稍远的一点位置,不愿受他们的跪拜之礼,朗朗的对着跪着的难民大声说道

“大家千万不必如此,祁家只是做了一个商号该做的,哪当的起众人的跪拜,你们该跪谢的是当今万岁爷,在他老人家的庇佑下,你们才能在回春堂免费义诊,才能在府城落脚!吾皇万岁!”

喊完朝都城长平所在的方位撩起衣摆下跪叩首,在他的引导下,众人也开始大声喊着皇上万岁,当然江沛也是随着大家跪下磕头的。他心想,李云阳是担心祁家太高调,被皇帝忌惮吧。

粮行里的众人只见过祁家商号里的三当家祁越,包括陈叔也是,至于为什么李云阳这个外姓人会在商号里行商,还被称为少爷,陈叔也说不知道,可能是亲戚。

对百姓进行思想教育一番后,李云阳起身迅速的上了马车离开回春堂,江沛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回商号,如果不是那他没必要傻跟着。

扭头问身旁的徐大哥他们这是要去哪,徐大哥对他说要去看看其它医馆的药材投放是否顺利。

让他同阳少爷打声招呼可以直接回去,不用跟着他们,毕竟江沛只是蒲阳城商号里的人,与他们不是一起的。

他这话正和江沛的心意,于是小跑几步到马车旁喊了声阳少爷,李云阳拉开帘子,看到他后直接来一句

“怎么还在这?你弟弟不是病了吗,怎么,难道是对待在府城感到枯燥乏味,想跟着我们跑商?”李云阳似笑非笑玩味的看着他。

“不不,您误会了,我对目前的现状万分满意,阳少爷那阿沛回去了,有了咱们商号的救命药,相信家弟一定能好起来的,您的大恩大德,我们兄弟俩来日节……”

江沛头摇的像拨浪鼓似的,对着李云阳说些无关痛痒的马屁话,结果人家直接扯下帘子,懒得听他废话,不再搭理他,车夫扬起马鞭继续行驶。

反正这也不是第一次被他下脸,能拿到药救命就行,他心里自我开解道。

第31章 雨过天晴

江沛先回商号向陈叔说声药已经抓到,并把碰到李云阳的事情也告诉了他。

陈叔反应很平静,只是说让他回去赶紧把药煎给他弟弟喝,等三牛病好后,让他尽快回商号做事。

朝廷派来的的医疗队两天后赶到府城,还带来了抗役救灾的物资,除几车宝贵的药材,还有一些棉衣棉被帐篷等保暖物品。

有了医术精湛的太医和实战经验丰富的府城大夫,紧缺的药材也得到缓解,这场时疫才得以控制下来。

何大夫不愧为回春堂最好的大夫,几副药下来,三牛已不再发烧,虽然依然消瘦,但精气神回来了,渐渐的可以下床走路,刚下床走路就嚷着要去帮忙做包子,把珍珠气的一吼,又乖乖的休养几天。

这一场连绵不绝的雨跨越两个季节,一直持续到十月底才算停下来。

拨开阴云见太阳,初冬的暖阳普照整个府城,让多日来的阴霾消散不少,这场时疫不知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但活着的人要继续活下去,府城大街又开始热闹喧嚣起来。

“要洗这么多?被单床罩你放着,晚上回来我洗。”

吃过早饭,江沛要去商号,看到兰香从房里提个大竹篮,里面装的都是脏衣物,除了衣服,还有几套床上铺的盖的,一下子洗那么多,肯定累的慌。

“哪有男人做这些的,这眼看快到冬月了,趁着太阳赶紧洗出来晒晒,兴许过不几天又要落雪。”

兰香把篮子放到井边,他们院里的水井,江沛找几个邻居帮忙重新把里面的淤泥清理一番,目前出水很好。

立冬节气一过,井水便开始变得温温的,一点都不冻手,水打上来后还冒着袅袅水雾,要洗的东西太多,她准备直接用井水洗。

“怎么不烧水洗,没柴咱再买就是了,手冻痤疮了多难受。用热水先洗衣服,剩下的晚上回来烧水我洗,刚好用不完的水可以洗个热水澡。”

口罩和面巾是江沛先起头带的,这个月布庄的销售额增长了近一半,祁达直接奖励他十两银子,其它人一阵好羡慕,十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啊,可谁让人家走了狗屎运呢,随便戴个劳什子口罩都能获得赏钱。

“好好,快走吧,别迟了!”兰香见他好像自己不答应就赖着不走似的,无奈只好答应,催促着他赶紧走。

自三牛病好起来后,江沛开始收心在商号认真工作,把暂时搁置的毛笔字也捡了起来,虽然写的不怎么好看,但至少能看出写的是什么字。

虽然自己的字写的不熟练尤其是小字,但他已经把百家姓和千字经上面的字全部认完,完全可以看懂账本,而且他有意在张先生面前表现出心算的天赋,这些很大程度弥补了他写字不熟的短板。

张先生考验他几次,觉得他的确在算术这一块很有天份,便开始让他同自己一起对账,他用算筹,江沛用心算,这样以来工作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因此张先生越来越喜爱他,如果能教出一个得意学生,那么自己非常有成就感的。

通过接触账本,江沛发现梁朝的记账方式都是采用单式记账法,想要查看账务是否正确,还要翻看另外一本账册的账户情况,过程繁琐又容易造假,漏洞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