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户之家(51)

作者: 小树要长高 阅读记录

“以前的帽子不暖和了,我给你新做了一顶,昨儿天晚忘和你说了。”江沛起来时,兰香也醒了,要坐起身去为他找新做的帽子。

“别起了,被窝里的热气都跑了,我自己找,等会记得起来吃饭,出门穿厚些带上口罩……”

他赶紧拦住她要起身的动作,把她按回在被窝里,捋捋她睡觉睡的一头散乱的青丝,掖掖被角,才去灶房洗涑做饭。

自从兰香怀孕后,家里的生活质量顿时上了一个层次,早饭他一般做鸡蛋羹,蛋羹做的快又有营养,他直接在竹蓖上蒸两碗鸡蛋羹和提前在包满香买的包子,又和些稀饭,

吃完饭天还是黑漆漆的,顶着霜露悄悄的离开小院。这个时辰上工的人还是比较少的,由于官府的干预,城里的灾民能安置的就安置,至少不会被饿死,现在腊月中旬了,府城也开始渐渐有了过年的气氛。

自从浦北平原大旱,当今圣上已连发两道诏书,百姓免去田税人头税,服徭役时还有补贴,但是皇上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却对商人下起狠手,下令自明年一月始要增加商税,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百分之三十,这已经不是个小数目了。

不过站在皇帝的角度想,也只能这样了,税收不行国库则空虚,做什么事就会捉襟见肘,自古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大都会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

但是他老人家不想想羊毛出在羊身上,你增加商税,商人不会提高物价啊,最后还不是老百姓买单。

祁达曾说过,如果其它商号联合一起提价,那祁家商号也只能跟着了,毕竟做生意的不能乱了行规,特立独行,这样容易引起恶性竞争。

“阿沛来了啊,后院还有饭,没吃就去吃些。”商号门前挂两个大红灯笼,两边售卖粮食和干货的门面紧闭大门。

账房的办公区一楼二楼都有,只不过一楼是一个隔出来的小房间,为了记录方便才僻出来的。绝大部分时间他们是在在二楼一个大的办公区域。

他到时,张先生已先他一步赶来,满面春风热络的同他说话,大账房里点的是蜡烛,灯火通明,每个账房桌子上堆的都是待审核的账册。

“老师,天冷以后不用来这么早,您有什么杂活提前交代我,我随手帮您做了就是。”他现在没有单独的办公区,大部分时间是与张先生在一处。

“阿沛,据知情人透露圣上想把梁朝的各大商号当做国库的钱袋,大掌柜要我们……对了,告诉你件大喜事,大掌柜要提拔你做账房先生,好好干!”

张先生压低声音悄声对江沛说着祁达下发的任务,待把机密的话说完,说起他得到提拔后,语气轻快音调高扬,用力拍拍他的肩膀,鼓励他好好干,颇为自豪的想这是自己带出来的好学生啊。

梁朝的税收是按照账本总营业额来收的,营业额越多税收就越高,祁家商号原本就有两种账,明账为了逃避税收和一些朝廷禁止的买卖而做的。

他们目前的任务是核查明账,因为作为大商号,朝廷的税收来源,每年朝廷的专职人员组成督察队下来核查账务,监察是否偷税漏税。而暗账只有账房和大掌柜才知道,江沛也只是看过几眼,就是去新州城的那次。

张先生和他说的是要重新做账,趁着今年灾荒可以从很多地方着手,把营业额降低,税率是从明年开始往上提的,但若是明年突然变账,肯定会引起督察人的怀疑,要给别人一种渐变式的感觉。

江沛听他说完,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能得到提升,当然非常激动,但一想到要他开始做明账,他不由有些抵触,因为官府加税是为了天下苍生,他这样做是不是丧失了良知。

前半个月他虽然知道这些暗中操作,但毕竟是核查账本有没有疏漏,别被上面的人揪着小尾巴,他自己并没有参与做明账,心里没有太大的感觉,只是偶尔会吐槽几句。

他觉得自己此时是虚伪的,说他没正义感吧,心里是有抵触情绪的,觉得这样做不好。说他有正义感吧,又不能拍案而起愤而辞职。

看来自己确实一个普通的平凡人,只能为了一家之利,抛下心底所受的良知教育,并且还为自己找下借口,即使他不来做这账,自然会有其它人来做。这妥妥的是当□□还想立贞洁牌坊啊。

不管如何,这份工作是千万不能丢的,媳妇孩子还等着养活呢,收起内心的情绪,面上表现的认真严肃,连连像张先生保证自己会完成大掌柜交给的任务。

因为这是临时决定,账房的任务突然变的繁重起来,于是江沛从腊月中旬开始,被祁达提拔为总商号的第四位账房先生,工钱由原来的五两变成十五两。

众人在忙碌之余纷纷向他道贺,起哄要他晚上请大家到馆子里撮一顿,江沛想都没想的答应了,对众人说蒙大家的照顾才有他今天,应该感谢他们的。

说完之后突然想起他口袋的钱不够,把攒的小私房搭上也够呛,于是趁着上茅房的空隙,准备找陈叔借二两银子。

“阿沛啊,现在你是有家室的人,花钱可不能大手大脚的,虽然你是账房先生,但若管不住手就把钱交给你媳妇拿着,往后你工钱高,节省一些争取一两年内买座小院,咱不能老租人家的房子,也要想着置些家业,千万别拿着钱鬼混,要不然我可饶不了你!”

陈叔尽管吹胡子瞪眼的敲打他,还是把银子递给了他。

江沛觉得自己委屈死了,陈叔你从哪里看出我是大手大脚瞎花钱的人,他就是想花,可也没钱让他花啊,再说他像是个经济大权在握的人吗?

既然成了账房,又要重新做账,他决定直接按照复式记账法来写,四个账房,每人负责一季度的账务重整,但是必须要衔接,因此他们需要在一起先沟通好,争取做到天衣无缝,毫无漏洞。

这样以来,他要先向他们说明复式记账法的优缺点,虽然它在核查账务上十分方便,但是做账要比单式记账法麻烦的多。

三人听了颇有犹豫,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他说的记账法还没有经过检验是否合适,万一没有以前的老方法好用,甚至还有可能造成账务混乱,那不是耽误了大事吗?上面人怪罪下来谁来承担?

江沛知道一种新事物刚开始推广起来比较困难,人的固有思维是很可怕的,他也没想让所有人认可,只要祁家商号的主事人赞同就行,相信他们肯定会发现这样的好处来,怀疑谁有小动作,追根溯源一查不就知道了吗。

大家劝说一番也没有动摇他的决定,张先生更是苦口婆心的说这是关键时刻,出不得一点纰漏,既然他看好这种方法大可以过了这个节骨眼再尝试。江沛心想正是在关键时刻,上面的人才会注意到他呢。

不过他知到他们如此强烈的反对自己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自己这个不知深浅的小新人好,另一方面是担心因自己的鲁莽行动完不成任务会受到牵连。

为了让三人安心,他承诺自己先用现有的记账法把帐做好,再抽时间用新方法重做一遍,假如行的通没出差错,他就把后者交给大掌柜。

大家听了他说这话,便安下心,他们认为他根本没有时间重做两份账。江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志气一嘴说出在规定的紧张时间里一下子做两份账,压力可想而知。

在商号恨不得化身为八爪鱼的江沛,请账房的一众人在陈叔介绍的一家小酒馆里吃饱喝尽兴后,怀里揣着几本账册醺醺然的在夜色中向静谧的海棠巷走去。

第36章 中等

36

他酒量好, 但搁不住众人猛灌啊,心想那些拼了命灌他酒的人一定是嫉妒他升的快, 有几个语气还酸溜溜的。

但不管怎么样,他终于成为一名账房了, 向成功的路上迈进了重要一步, 不算商号逢年过节发的福利, 光工钱都是原来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