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燕归梁(174)

作者: 月落苍梧 阅读记录

肃王只安静地吃着饭,不知道崔泽想些什么。过了一会儿,他推开碗碟站起来,“我吃好了,你随意。”

崔泽也连忙站起来。

罢了,还是一会儿去林府混碗有肉的饭。

崔泽神情轻松稍许。

肃王看他去取墙上的腰刀,神态认真道:“今日我会等陛下散朝后去大明宫觐见,之后会亲至国公府拜见老师。”

辅国公崔尚文,是肃王武学上的开蒙老师。

崔泽连忙点头,“我会让府中准备妥当。”

肃王从侍女手中接过腰牌,又站在镜子前正了正衣冠。见崔泽仍在原地,疑惑道:“你还有事吗?”

崔泽这才吞吞吐吐道:“听礼部的人说,司天监要了文安县主的生辰,要跟律哥你合一合八字。”

“哦,”肃王点了点头,“是母后误会了,怎么,你关心这个?”

崔泽略一迟疑,“是这样的,我想问问律哥你怎么想,这桩亲事能不能成。”

肃王神情一滞,继而似乎想明白了什么,微微一笑道:“原来小泽你喜欢她吗?”

崔泽连退两步,双手连摆道:“我可不喜欢她,她是我的朋友罢了。她每日里虽然爱耍弄我,人还是不错的。”

肃王笑得更开心了,“还有人能耍弄得了你。可真是厉害了。”

崔泽脸庞微红,“律哥你给我个准信,你说你不要她,我好去回了话。还有,以后不要叫我小泽了。上次你回来,我都说过了。”

肃王收起笑容,“嗯,原来你也不是为林小姐问的。”

“哎,”崔泽摆了摆手,“这里面真是麻烦。是有别的人,托我问的。”

“你们小孩子家家,凡事都爱遮遮掩掩的。”肃王抬手收紧腰带,“去回话吧,我不要她。”

“好咧。”崔泽终于放心一笑,随意拱了拱手,便跑掉了。

肃王看着他的背影,不忘了交代,“午后不要乱跑,你我切磋一下刀法。”

他明显看到崔泽疾步快走的身影一顿,接着走得更快了。

崔泽快步转过街道,没几步便到了林府。

林府的饭菜还没有摆上,但是已经可以闻到小笼包的香气。

他趁着林氏姐妹还没有出来,一手从笼中拿出一个包子,一手要了根笔,简单写上几个字。

陈管事踱步过来,“崔世子,这么早啊。”

崔泽已经把那纸条折好装进小布袋子里,“劳烦陈管事把这个送到苏宅去。”

看陈管事郑重地把书信收好,崔泽这才放下心来。

希望那个人得了他的准信,不要鲁莽行事就好。

哎,他在心里叹了口气,只有我知道你惦记这丫头吗?

……

……

第一百三十七章 皇兄臣弟

今日早朝散的快了些。

最近政务顺平,大弘内无灾民外无侵扰,修缮的皇陵也因为工部改良了土砖砌法的原因俭省了不少银子。

宣武帝高兴,早朝时忍不住夸了各位大臣几句。

大臣们也美滋滋的,心悦而回。

皇帝陛下这才急匆匆的,从宣政殿去往延英殿。

自代宗起,若有政务咨度,或有重臣鉴议,便在此殿商讨。这里不设侍卫,礼仪从简,人尽得言。是皇帝陛下日常接见宰臣百官、听政议事之处。

听到宣武帝急匆匆的脚步声,肃王李律从坐榻上站了起来。

“臣弟,参见皇帝陛下。”膝盖还没有磕在地上,便被宣武帝快走几步,拉了起来。

“让皇兄看看,有没有瘦?”宣武帝说着,重重地拍了几下肃王的肩膀。

“不错嘛,又结实了许多!”他笑起来,“太子怎么没有像他叔叔这般,尽随了为兄,吃不胖,长不壮。”

皇帝身边的内侍听到这里,忍不住笑了。

肃王也嘴角一勾,“陛下若舍得,臣弟愿意把他带去西北,磨练几年。肯定给你送回来一个又壮又黑的东宫太子。”

宣武帝似乎认真思考了些时候,才笑着摇头道:“你是知道的,为兄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已经听从宰相谏言,由昭儿日日临朝,学习国事。你若带走,倒是可以把畅儿带走。”

李畅,大弘朝二皇子,如今十岁。

“太小了吧。”肃王任由宣武帝拉着他的手坐回榻上,几分揶揄道,“谁不知道你护儿子,昭儿还好,畅儿是半点武艺也没有学过吧。”

“这才要跟着你多历练嘛,”宣武帝笑起来,“再说也不小了,律弟你出去的时候,才八岁而已。”

说到这里,忽的叹了一口气,“十几年了,你却还不肯听为兄的话,好好回来。母后每次提起来,都要生一场闷气,抬手拭泪。”

历来帝王,一方面依靠守边大将护住国土,一方面又几分忌惮。

不过肃王倒是不担心宣武帝忌惮自己。

肃王出生的那一年,宣武帝已经搬离大明宫,独自住在东宫。太后因为高龄之年诞下孩童,月子里起了高热。宣武帝去看望,发现乳母们因为管事之人忙着太后的事情,疏于看护孩童,李律正饿得哇哇大哭。

东宫太子站在李律的小摇篮前,听说乳母被皇贵妃叫走,要用**敷面驻颜,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了。

十六岁的东宫太子只犹豫了一瞬,便咬破了手指,放进了李律的嘴中。

等乳母战战兢兢回来时,李律已经吃饱了。太子就坐在他身边,一只手拿着书,一只手轻轻摇晃着摇篮。

乳母跪地领罪,太子只淡淡说道:“别吵醒了他,带着他随我去东宫吧。”

自那时起,太子在书院读书,身边就睡着李律。太子在武场练剑,李律就在地上瞧蚂蚁。太子被正式授印那日,李律学会了说第一个词语。

辅国公崔尚文从西北回来那一日,太子抱着李律,说动了这个老顽固教李律刀法。

所以他李律与其说养在大明宫,不如说养在宣武帝身边。对于这个皇帝,他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他端起桌案上的茶盏喝上一口,“臣弟生的晚,更没有兄长你德才兼备。既然为臣子,便要守疆护土,难不成咱们李姓皇族,个个都要陷在长安城的安乐里吗?”

宣武帝并不因为肃王的反驳生气,他也抬手端起一杯茶水,脸上露出些八卦的目光来,“可是如今律弟你要婚娶了,难道舍得让弟妹去敦煌喝风吃土吗?”

……

……

第一百三十八章 碰瓷

掩住殿门站在走廊上的高内侍隐约能听到宣武帝的声音。

按照他以往的经验,这兄弟两人初一见面,一般都是开怀大笑,随意聊几句。不过今日聊到了肃王的婚事,倒是不曾有过的。

肃王也在殿内深感意外。

他和宣武帝聊过很多事。

肃王虽然大多数时候人在西北,但是也跟宣武帝书信不断。

不过这是第一次,宣武帝提起肃王婚娶的事。

当然,对一个皇帝来说,已经婚娶过,孩子和妻子都留在京城的守边王侯,会更可靠一些。

但是他却没有催过肃王半句。只有这一次,那模样又八卦又好笑,全然不像是一个帝王。

“母后误会了臣弟和文安县主的事,难道皇兄也误会了吗?”肃王眉头微蹙,这已经是今日第二次听到林钰的事。

怎么每一个人,都笃定自己愿意娶了她呢。

宣武帝是为自己提起的,还是同崔泽一样,是为了别的人提起。

肃王又道:“想必是司天监那里,已经给皇兄看了合婚判词。”

宣武帝兴致勃勃,“是辅佐相旺之象,大吉大利。”

肃王皱起眉头,“她一个小姑娘,能辅佐臣弟什么?”

“错也!”宣武帝笑得更开心了,“天象上说,星宿相合,是你辅佐她。”

肃王怔在原地,旋即白了脸色道:“一派胡言吧。”

宣武帝充满玩味地看着他,一直到肃王的脸又微红,抬头对他说道:“臣弟给陛下的奏折里已经说过了,林氏绸缎庄牵扯到北地私运黑火药离境的事情,应该封了绸缎庄,勒令林氏不得经营,赶出京城才是。”

上一篇:快穿之不完美情人 下一篇:凤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