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燕归梁(197)

作者: 月落苍梧 阅读记录

殿内忽的听到一声哀哭,接着怡贵妃上前跪在了太后面前。她扯住太后的裙裾,双眼含泪。

“求母后做主,臣妾虽然教养不当,但是畅儿绝对做不出这样的事情。”她脸上泪痕纵横,臣妾昨日的确不知道畅儿出宫玩耍了,但是畅儿乖巧,就算出事,也是林氏丫头使了手段蛊惑了咱们畅儿。”

“放肆!”皇帝的声音传来。

他正站在远处,手里的茶盏重重往案上一放,厉声道,“女子重声名,且不可未理清头绪,便坏人家名声。”

怡贵妃抽抽搭搭哭起来,“可是咱们畅儿,哪个不夸他乖巧懂事心地善良。他连刀枪都不敢动,觉得杀伤人命是可怕的事,怎么会挟持别人呢?”

太后显然已经被气晕了,她用手抚着胸口,沉声道:“畅儿若果真跟林家二小姐在一起,可伤到她分毫吗?”

肃王眼中的那一缕怒气更盛,冷声道:“伤到的倒不是二小姐,而是去救她的文安县主。”

“文安县主?”太子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肃王抬眼看了他一眼,他神情自若,也回视过来。肃王只好答道:“是,文安县主受了重伤,如今正在昏迷中。而自小陪伴她的婢女,也为了保护林钰而被乱箭射杀。”

乱箭射杀,这是厮战到了什么程度?

而若没有她保护,文安县主是不是便死掉了。

文安县主林钰,刚因为救护太子、协助护河有功,被破格由平民晋升为贵人身份。

就连她之前的把做师傅,都升了工部员外郎。

而在这之前,林氏的织锦工艺,更是解了大弘的困境。

如今才过了多久,她本人便被二皇子所伤,生死不明了。如果传出去,皇室无疑会被百姓猜疑,是因为没有亲民之心,才会前恭后倨,伤人性命。

太后吸了一口气,“即便如此,如何便证明是畅儿伤了她?”

肃王眉头微蹙,声音冷淡道:“昨日夜里,儿臣把混战双方全部押入了刑部大牢。刑部审问案件是一绝,随便拉出来几个审一审,便可明了。”

刑部审问案件的手段,何止是一绝。

用毒用刑,甚至是迷幻药品,只要能逼供,无所不用其极。

“那……”太后心中一痛,神情迟疑,“问了没有?”

“没有,”肃王简单答,“林氏多数人并不识得二皇子,又兼夜色浓重,所以尽管畅儿再三表明身份,儿臣也没有认他。”

“可你心里知道是他。”怡贵妃泪水涟涟,问道。

“是。”肃王答,“虽然已经两年未见,但是二皇子肖父,不难认出来。”

“好了,”皇帝走近几步道,“如今事情明朗,律弟你觉得该如何办。”

“怎么便明朗了?”太后道,“事情真的是畅儿做下的吗?”她脸上怒容稍减,取而代之的是慌乱。

“难道真要刑部去审问?去查证?”她神情着急,似乎恨不得此时便去往刑部大牢,看一看自己的孙子怎么样了。

肃王站了起来。

他个子比其他人高一些,这么一站,就连皇帝都要微微仰视他了。

只见他走近太后几步,亲自扶住了太后的胳膊,“儿臣以为,这件事不用去审问了。”

“为何?”太后神情不解,就连皇帝也看向他露出疑惑的表情。

肃王不惜亲自出城平息混战,又把所有人丢进刑部大牢,说他没有居心谁也不相信。

甚至于他刚刚在说明的时候,就连皇帝都在怀疑,他有心站在太子这一方,打压怡贵妃一族了。

如今竟然就不审了?

太后蓦地被肃王拉住,几分不自然,看向他。

肃王眼中虽有怒气,但是俨然已经少了很多。

“因为这件事,其实是我皇家的家事。”

他神情平和,淡淡道。

第一百七十章 她的身份

民间的百姓们遇到了被权贵欺辱、愤愤不平的时候,也会说一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不管有没有用,总是心里的一种安慰。

按大弘律,皇子犯法,要经“议、请、减、官当”五个程序审讯,到时候无论是流放或者圈禁,总会给个说法。

事实上,皇亲、贵族、官员这三种人,犯了罪责,就算经以上程序,也是会减免或者从轻发落的。

但是也不是没有人管。

比如二皇子,若他真的是挟持女子,犯下命案,就算对方身份低微,言官也会咬住不放,直到皇帝陛下无法袒护,把二皇子下罪,丢到禁宫里去。

更何况如今对方贵为县主。

还有一个死掉的。

肃王之前陈述缘由毕,就连怡贵妃,都觉得回天乏力,二皇子这次肯定要被问罪了。原本她以为事情闹大,不仅仅可以问肃王的罪,还可以问林氏的罪。哪知道肃王三言两语,便让众人都站在了林钰一方。

可是这时候他却忽然来了个大转弯,说是家事了。

“二皇子是自家人不错,可是文安县主,怎么便是自家人了?”

问出这句话的是一直没有插上话的辅国公。

“老师息怒,”肃王有时候会尊称辅国公老师,“今日拒绝放出崔世子,实在是因为事情要先告诉陛下,由陛下裁断才好。”

“哼。”辅国公冷哼一声,做出已经跟肃王恩断义绝的样子。

“泽儿竟然也在!”太后却忽的心头上火,几乎喘不过来气。

“母后忘记了,”皇后扶住太后另一边的手臂,温柔道,“崔世子得了母后您的懿旨,护卫林氏绸缎庄的。”

“哦,是这样的。”太后点了点头,“泽儿没事吧?”

“如今他若有事,”辅国公道,“老臣便也活不成了。”一副绝对没有半点大局为重的样子。

皇帝陛下只好走近他,安抚了几句。

肃王扶着太后殿下坐在位置上,方神情疏淡道:“儿臣说这件事是家事,不用由言官议事,也不用放在朝堂上议论,不仅仅是因为二皇子年龄尚小,还因为如今文安县主,是儿臣的未婚妻子了。”

未婚妻子

殿内如水滴入海,了无声息。

怎么便是未婚妻了?什么时候纳的彩什么时候议的婚?

皇室宗族,当今皇帝陛下唯一一个未娶妻的弟弟,就这么随随便便,便有了未婚妻了?

说是妻子,便不是随随便便的侧妃或者侍妾,而是正儿八经的正位王妃了。

殿内众人的嘴一个个张得如核桃般大小,木头人一般一动不动。最后还是皇帝缓过来,抬眼问道:“却不知道律弟你什么时候私定了终身。”

“也不算私定,”太后已经安坐,只是整个人怔怔的,如坠云雾。肃王才温声道,“自臣弟一回长安,母后便撮合与林氏的婚事。那日夕云茶楼,臣弟亲自去求了文安县主答应。”

答应做正位王妃?

还得去求?

还是肃王亲自去?

“这件事,你怎么没有提过?”太后的脸上说不出是喜还是怒,情绪交织在一起,一张脸几乎扭曲。

“因为儿臣不日便要回西北,儿臣担心西北混乱之下,若儿臣难回,耽误了文安县主的婚嫁。”肃王少见的眼中一抹温柔。

这下众人知道他为什么刚进门的时候满脸怒气了。

未婚妻被人刺伤,寻常人也会恼怒,更何况是手握兵权的肃王爷。

“呸呸!”太后大怒,“怎么便回不来了!今日哀家寿诞,你非要气死哀家吗?”

肃王忙去抚太后的后背,安抚了半晌,太后又道:“莫不是律儿你想偏袒林氏,担心二皇子身上挂了伤,皇室问责,随便忽悠大家的吧。”

“儿臣不敢,”肃王低头道,“那日夕云茶楼,儿臣求得文安县主信物一件,就带在身上。”

说着他探手如怀,取出两颗金色的铃铛来。

“文安县主说,”肃王的眼中划过一抹少年人遇到佳偶的亮色,“‘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驼白练到安西。’以此为信,算作答允。”

上一篇:快穿之不完美情人 下一篇:凤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