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燕归梁(248)

作者: 月落苍梧 阅读记录

“你瞎说!”义军家人忍不住怒斥,“义军就算是围叶城,也必然有原因,绝对不是为了抢掠。”

两方人闹哄哄的,吵了起来。

守军家人说了几句,便不再分辨,只是跪着,等城门上禁军看到,派了个小首领来,接了情愿的文书。

等禁军离开,围观民众中忽的有一人问了一句,“不知道为什么,义军在秦岭集结,却没有去北地剿杀叛逆,反而是去了叶城。叶城不是在南边吗?”

“就是!”这一声问也带得叶城守军家人心中迷惑更盛,抬声开始问起来。义军家人支支吾吾,只是说,“自然是听将军的,将军让去哪里,便去哪里。”

“你们听的那个将军,姓甚名谁啊?”便有百姓这么问。

义军家人却也回答不出来。

这一下百姓心中更有疑惑,熙熙攘攘开始相互问询起来。不一会儿,城门前发生的事情便传到京城。

街头巷尾,时时有百姓驻足聊天。

“这么看来,或许那义军本就不冤。”

“就是,也不知道准备趁乱做什么坏事呢。剿杀也是应该。”

“现在还有脸到京城里来闹,禁军闲着干嘛,就应该把他们都赶走!”

“可怜了邓大人,竟然因为这些匪徒死掉了。可惜可惜。”

……

在酒楼上慢慢饮酒的苏方回听到廊外闲客们聊起这些,忍不住笑了起来。

真厉害啊,才半天而已,便转了京城对这件事的风评。

看来她花了不少钱,也做了不少事。

“好了,”苏方回慢慢站起来,喃喃自语一句,“你的事情做的已经够多,该我了。”

……

……

第七十九章 婚事

才一日而已,朝堂上谈论太子之事的大臣便隐隐有些转变。宣武帝看在眼里,心中略有些畅快。见到新晋良媛姜云瑶的时候,忍不住露出了些笑容。

“近日让你辛苦了。”宣武帝抚了抚姜云瑶的鬓角,温声道。

怡贵妃已经获罪不再随皇后协理六宫,姜云瑶虽然只是晋了良媛,却破例被宣武帝派去了承华宫,随皇后学习协管事宜。

姜云瑶从容谢了宣武帝的关怀,端上小火慢熬的补粥,才开口道:“近日有一事,皇后娘娘派我来请陛下示下。”

补粥比御膳房熬的还要软糯些,宣武帝小口吃了,温和道:“什么事,你尽管讲。”

姜云瑶细细的眉毛微微蹙着,似乎得为将要说的话承担不少风险。想了想才道:“怡贵妃宫里来报,已经两日不见贵妃了。臣妾着人寻遍了宫里,也没有找到。”

宣武帝手中的小匙停在半空中,深邃的眸子看着姜云瑶,问:“什么叫不见了?”

姜云瑶攥着手里的帕子,轻轻嗯了一声。

“就是去了哪里无人知道。眼下皇后娘娘做主,宫里面暂时瞒下了,只说是去了宫外佛堂为大弘祈福。皇后娘娘说要告诉陛下,还请陛下示下,之后怎么办。”

宣武帝把眼前的汤碗推开,接过丝帕擦了擦嘴角。他原本不怒自威,此时脸上神色却是淡然,像是猜到了这样的事情终会发生一般。

看姜云瑶小心翼翼的,仍然在等他的命令。便淡淡道:“畅儿呢?”

“二皇子还在。”

宣武帝沉吟一声,“那便按着皇后的意思办吧。眼下诸事繁多,也顾不了那么些。”

当朝一品嫔妃失踪,也顾不了吗?

姜云瑶虽然心里疑惑,但是并没有质疑什么。只是默默收拾了碗筷,想要给宣武帝独处的时间。

“云儿,”宣武帝却忽然唤了她一声。

姜云瑶站在厚重的门帘前,缓缓回头。

“云儿,”宣武帝又唤了一声,“你认得文安县主,是吗?”

姜云瑶手里的粥碗微晃,她稳了稳身子,轻轻颔首。

“太子写奏折来,说文安县主林钰还活着,并且在叶城帮了他大忙。”宣武帝说到这里轻轻揉了揉额头,停了下来。

姜云瑶想了想,轻轻应声道:“当初臣妾因为毁坏德妃吉服一事,曾受助于文安县主。”

宣武帝的头抬起来,看了看姜云瑶,又似乎在看别的。

“肃王快回来了,如今他跟林钰是同经大难且心志相投,你说,他们的婚事,还做不做数?”

原来是问这个。

或许宣武帝说这些,只是在自问自答罢了。姜云瑶没有说话,听到他继续说道:“还有人跟我说,城外昨日安排的那些,都是林府在出力。朕想了想也是,只有她同太子一起经了叶城一难,如今回来,也只有她有财力有理由做这些。”

姜云瑶终于答道:“看来文安县主也是愿意为朝廷出力的。”

宣武帝摇了摇头,却又说起另一个人,“太子那边……”说到这里停了一下,“肃王两日后也就回来了,再说吧。”

姜云瑶点了点头,虽然心中有疑惑,却不知道该答些什么。

……

……

第八十章 故纵

林府的门关着,依旧做出主人不在府中,概不见客的样子。不过穿过枯败的蔷薇花墙往里,可以看到林钰正和崔泽一起坐在银杏树下,喝一壶热茶。

“你放心,小爷我办事绝对妥当。”

崔泽身子往后靠着,翘着腿,满脸自信的样子。

自从回到京城,林钰办的第一件事是安排魏青崖及肃王府内奴仆从刑部大牢里出来。可是梁王作梗,刑部只放了无关紧要的将领和奴仆们,魏青崖却仍在狱中。

林钰和崔泽猜想,梁王是怕魏青崖手里的消息网络对他不利,所以在刑部那里说还有别的事情待查,索性便一直关着吧。看来眼下不除梁王,魏青崖是出不来了。

“都说了小爷办事妥当,你这丫头,怎么还是一脸不安?”崔泽看林钰一直想着什么,忍不住探身过去,盯着她的脸问。

林钰摩挲着手里的杯盏,眉头微蹙道:“眼下太子的事暂时告一段落,朝中对他不利的话也暂时会压下来。”

“额,”崔泽漫不经心的,“是这样,该消停了。”

“不,”林钰神情沉沉,“我们这一次,把梁王逼到了鱼死网破的程度。今日夜,是梁王最后的机会,他不会放弃的。”

肃王两日后便回,若想做些什么,今日夜里,的确便是最后的机会。

崔泽顽皮嬉闹的神情随着他逐渐收缩的瞳孔渐渐消失不见,他把手里的杯盏缓缓放在案上,站了起来。

“我走了。”他没有说要做什么,只这一句。

林钰也站起来,看到崔泽大步向外走去,右手轻轻环绕在身体后面,按住了随着他的步伐微微摆动的刀鞘。

……

……

“朕不走。”宣武帝低头认真批阅着奏折,脸上没有多少震惊的神情。“你律哥,”他眉头一锁看了崔泽一眼,“早就跟我说过了。”

“陛下知道?”崔泽露出震惊的神情,“律哥都没有跟我讲。”

他席地而坐,一边帮宣武帝把地上的奏折摆放整齐了,一边听着宣武帝的话。

“你还是个孩子,同你讲做什么?他去叶城之前,同朕讲的很清楚。”

所以肃王假死这件事,宣武帝也是知道的吧。所以听闻肃王在北地叛乱,宣武帝那么生气,都是装的吗?

崔泽挠了挠头,忽然觉得这件事情太过复杂,自己一时间想不明白。

“那陛下不离开也行,至少让末将加强宫城守卫。”崔泽定了定心神,声音恳切道。

“你那点守卫,有什么用?”宣武帝笑起来,“朕同肃王说过,朕就是要看他能做到哪一步,能把兄弟情谊毁坏到什么程度。”

然后呢?

崔泽这么想,但是没有敢问出声。

皇权因为亲兄弟争权更迭也不是没有过的事,前朝便有好多例。眼下宣武帝这样,倒像是无所谓会怎样了。

或许,是欲擒故纵,是要捧杀了梁王?

上一篇:快穿之不完美情人 下一篇:凤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