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宠在七零[重生](29)+番外

作者: 棠十四 阅读记录

熟悉的面容让傅云茵挑了眉。

这不是卖她草帽的那位老人家吗?

“又是你呀同志。”

显然对方也认出了她。

傅云茵笑笑,“是呀,请问你是那位会做竹制品的老李吗?我是第七大队队长他老婆张翠花介绍来的。”

翠花这名字在这年代很普遍,据她所知,大山村就不止三个人叫这名字,所以她这么说也是为了区别开来。

听是有人介绍,老李便知是来干麻的。

“进来说吧。”

老李对她招了招手,待人至自己跟前,开门见山问:“想做什么?”

“竹架,可以旋开立脚,放簸箕的那种。”傅云茵手比划,说着自己的需要物。

老李那满是皱纹的面上听了她这需求,微微皱了。

“你地上画,老头看看你说的是什么。”

傅云茵拿起旁的废竹片,开始在泥地上画着,也解说着:“一根杆子立着,每一节旋出来的竹枝有二或三,可以承受簸箕大小与其重量,且还得有二三支脚……”

图加上话,老李很快便懂了其需求。

只是这种收放自如的竹架他没见过也没做过,所以再三与她确认细节后,便道:“老头没做过这种的,不敢保证能不能做出一模一样的东西来。”

“这是你在城里看到的?”

问的细节傅云茵都能答的上,老李只当对方是在城里见过这种竹架。

现在哪有这种架子呢,傅云茵不过是在后世买过罢了,这会听老李这么说,便也顺着他的话附和过去,并问着做好需要天数。

“就这三日吧,好了我就给你送过去。”

三日有些久,不过这种纯手工制品还真急不来,看来只能先用簸箕晾晒……

傅云茵想了想,最后跟老李要了三个现成的簸箕,并麻烦他依这个尺寸再做三个,而那特制的竹架,放簸箕的尺寸也得照这个来制作。

老李一一应允。

“我等会要去知青食堂,不方便拿着簸箕到处走,可以麻烦你帮我送去第七大队长家里吗?”傅云茵不好意思的说着。

“行,没问题!”

老李很是爽快,傅云茵也算是解决了这事,将提来的春笋与野菜等给了对方,“这是我今天去山上摘的,给你尝个鲜。”

老李迟疑了秒,这才接过。

傅云茵见状,想了想,忽地小声问:“还要给多少钱?”

因有过一次交易,还是以钱做为交易,得了甜头的人,还会满足以前所得的小小利润吗?

傅云茵觉得不太可能。

果然下一秒便见老李紧张的看了左右与外头,后才说:“本来你提了东西过来,照理,我不该再跟你收钱,只是你要的这竹架制工繁琐,我想了想……”

“三毛五如何?”老李这话说的极为小声。

傅云茵知是不能张扬也小声回:“那簸箕呢?”

“簸箕本是三分的,六个便要一毛八,不过你提了东西来,老头就给你折了折,总共就收你四毛,要不?”

做一个竹架得花多少精力傅云茵不知道,可她是知晓自己要求的竹架于现在技术而言,并不简单。

四毛真心不多。

傅云茵爽快的付了钱,解决竹架后,再到知青食堂时,已是下午五点半。

这个时间点知青们大多刚吃完晚饭,正处于要离开或是聊嗑的时候。

傅云茵视线扫着每一桌的人。

不少人于这时端碗起身,其中便有汤晓红。

傅云茵立即喊:“汤知青等等。”

汤晓红见傅云茵走过来,只手提着竹篮子,一副未拿晚餐模样,便道着:“你还没吃饭吧?要不要先去拿,我这等你,有话等会说。”

傅云茵忙活了一整天,疲累不堪的她回去也不想再烧柴做饭,在来食堂的路上便已打着顺道吃晚餐再回去的想法,这时听汤晓红的话,便点头的将竹篮子放在坐位上。

待去取了碗粥与碗菜回来,这才说着:“那篮子是你要的艾草,我想你该是没有篮子可以盛装,就整个篮子提回去吧,改日再把篮子还我就好。”

汤晓红没想到昨天才说的事,傅云茵今天便给她带来,不免感到了丝意外。

“好,谢谢你。”道谢间,汤晓红清秀的面上漾了抹笑,随即打开竹篮盖子,就想看看艾草长什么模样。

“啊……”讶异一时发出,语气带上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就是艾草呀!”

“食堂后方不远处有呢。”

竹篮内的艾草不少,每一株根茎皆带上了湿润的泥土,未蔫的模样显然刚摘下没多久……一时汤晓红心里暖和,只觉傅云茵真是有心了。

“食堂后有吗?”

傅云茵并不清楚,便只道:“这种植物其实挺常见的。”

是的,是常见。

路旁也有。

只是不是人人知晓这草的好处,也不是人人像她这般,说着,隔日摘好就送来……

“你不知食堂有,那是上哪儿摘这些的呢?”

“后山。”话落,傅云茵见她顿了下,忽地想起知青只说大锥山从不说后山,又补了句,“大锥山。”

“你一人去?”

这话一出,张晓红突然有种在套人隐私的感觉,立马打住,换说:“你一大早便上山了?”

傅云茵点头,待吞下嘴巴内那没味道的食物后才说:“约是早上八点的时候吧,虽然去的时间有点晚,不过山上很凉爽,倒也没有觉得很热。”

“我去年农忙完时也去大锥山,不过下了大雨唉!”

这个时节山上天气大多不稳定,傅云茵知道,可左为初来乍到的新知青,怎么可能知晓呢?

便只能故作惊讶的说着:“真的吗?那我运气还真是不错呢。”

傅云茵这话一落,汤晓红还没回,旁的童林突然来了句。

“傅知青这趟上山的收获不会只有艾草吧?”

童林这人一向大咧咧,有什么就说什么,是个极容易让人猜到心底想法的人。

傅云茵对她的印象不差,所以这会便是对她这带有目的的询问感觉到一丝不喜,还是没否认的道着:“是不错,我在山上摘了不少野菜。”

话,到这便止住。傅云茵想看看童林的反应。

如果童林继续打破沙锅问到底,她觉得自己得与之保持距离,省得遭惦记。

若没,倒是还好。

所幸能跟汤晓红处来得的人,性子虽是各自有异,可人品并不差,只听童林说:“真哒?那我明天也跟我对象上山一趟,不然这天天蕃薯粥菜叶子的,歪腻死了!”

汤晓红心思细腻,虽然傅云茵话声起浮与平常无易,可这似是说到一半便打住的话,莫名让人有种戒备之感。

傅云茵为什么会这样,汤晓红并不太懂,只是到底和童林认识较久,知道童林的人品与性子,就希望彼此处得来,便不着痕迹的以取笑方式缓和着此时气氛。

“歪腻?!轮到你还不是煮一样的。”

“唉呀这么说我……”童林噫了声,嘟嚷着:“也就那一小时能弄什么?”

“你想想从水田里来到食堂得花个十分钟,再烧柴做饭及摘采菜叶切洗,这一来二去,那能准备什么?凑合着吃,凑合凑合……”

轮值的知青得提早一小时下工准备中午与晚餐,认真说来一小时真的不够用,只是要再多一或半小时,根本没人愿意。

毕竟一天两次提早下工,一周下来便得少了好几个工分,谁愿意腾自己的时间去服务众人?

真想吃顿好,还不如多争个工分,放假去下个馆子,岂不是更美?

也是这种心态,知青们的伙食才会如此的一成不变与差劲。

傅云茵懂,她上辈子也是这样子,只是常下馆子的结果便是遭人惦记……因受到不少迫害,所以这辈子她很是注意与他人的交流。

说到底她是有些杯弓蛇影。

所以这会听了汤晓红的取笑及童林那实诚的反应,便也察觉到自己在这一方面过于紧张与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