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同人)太子妃画风不对(67)+番外

都说太子殿下对这位太子妃钟爱有加,她从前听说的时候都觉得那不过是旁人夸大其词。可从昨晚太子殿下的举动以及今天的表现看来,竟然是真的?

风铃将目光别开,看向回廊外的花枝,枝头上有两只鸟儿在蹦蹦跳跳,十分欢乐地享受着这春日景色。

风铃的嘴角情不自禁地扬起,枝头的鸟儿都成双对了,果然是春天到了呢。

苏妧是过了午时之后,才和李承乾一起去立政殿拜见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除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还有为李世民生下皇子和公主的妃嫔,以及李承乾的弟妹们。

已经在外设府的魏王李泰和已经出降的长乐公主,都已经回到了宫中,在立政殿与家人相聚。

苏妧给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磕了头之后,就被扶了起来,与李承乾并肩站在大唐这对年轻的帝后面前。

李世民打量着眼前的苏妧,笑得十分满意,他捋着胡须,说道:“佳儿佳妇,国师诚不欺我。希望日后我儿与儿媳相亲相爱,孝敬父母,爱护弟妹。”

而坐在李世民身旁的长孙皇后则是取出了一个手环。手环的宽度大概有两指宽,上面绣着一只张开翅膀的蝙蝠。

古人喜欢蝙蝠,寓意洪福齐天。

长孙皇后:“这个手环,是当年你们的父亲登基之时送给我的,手环上的蝙蝠,还是你们的父亲花了几个日夜亲自刻上去的。他送给我之时,便说了要我日后要传给儿媳,再让儿媳传给她的儿媳,好让大唐江山代代相传,子孙福泽延绵。”

李世民看到那手环,微微一愣,转头与长孙皇后感叹着说道:“那些话我都忘记了,没想到皇后还记在心里。”

长孙皇后报之以温柔的笑意,说道:“这是圣人的初心,我又怎会忘记呢?”

从前的时候,苏妧一直觉得皇室之中礼教森严,即使是家人之间相处,也是生疏的。直到她到永乐园的时候,发现李承乾和弟妹之间的相处,跟民间的家庭完全没什么两样。而此时此刻,他又看到帝王夫妻之间的相处和谐默契。并不如同后世所以为的那样严肃无情。

不得不说,苏妧心中暗暗舒了一口气。

要是家人之间相处还要讲究那些刻板的礼教,那一定会很痛苦。幸好,照着目前的情况看来,她的痛苦至少能减少一半。

苏妧伸出双手,十分郑重地接过长孙皇后给她的手环,诚心说道:“母亲请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将这个手环传承下去的。”

见过了长孙皇后和李世民,剩下来的就是李世民的妃子。在入宫之前,这些妃子苏妧其实都已经知道,还为她们准备了不同的调香。

而在那些妃嫔当中,给苏妧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杨氏。

严格来说,杨氏并不能算是李世民的妃嫔。

杨氏在宫中的身份有些微妙,因为她不是李世民的妃嫔,可她却与李世民的几个妃子出现在立政殿中。

杨氏,齐王李元吉的原配妃子。当年玄武门事变,杨氏与李元吉所生的几个儿子,与父亲李元吉一起在宫变中丧命,而杨氏和尚在襁褓之中的女儿李令逃过一劫,被李世民被收入宫中。

杨氏在宫中所住的地方,叫相思殿。

只是,不知相思到底是为谁而种。

在皇宫之中,从来就不需要太多的好奇心,因为好奇会害死猫。

更何况,苏妧还来不及好奇,她的大腿就被人抱住了。

苏妧缓缓低头,看着抱她大腿的小女孩。

小女孩头发梳了两个丫髻,丫髻上系着红色的发带。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像是个娃娃似的。她抱着苏妧的大腿,眨巴着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奶声奶气地问苏妧:“阿嫂,从前的时候太子阿兄就跟我说,你会调香,会医术,会带兕子出宫玩。我一直等着你来呢,你如今终于来了,那你什么时候带我出去玩啊?”

兕子?

苏妧随即反应过来,这肯定就是长孙皇后和李世民如今最小的孩子。

晋阳公主,李明达。

苏妧看向李承乾,迎着她的目光,李承乾只是朝她露出了一个算是鼓舞的笑容,却并没有上前帮她解围。

苏妧:“……”

她抿嘴笑了笑,蹲下身,跟小小的晋阳公主平视。

她从袖中取出了一个相貌十分奇特的小玩偶,玩偶的头上还系着一根红线。只要仔细一看,很容易便能认出那是一只头大身小的牛,可再一看,就能发现那只牛的头上只有一个角。

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

那是出自远古神话中的动物,兕。

而晋阳公主的小名,便是取自神话中的兕。

晋阳公主一见苏妧拿出来的小玩偶,顿时眉开眼笑,她一把将那玩偶拿过来,高举在眼前看了看,便惊喜地说道:“这是兕!”

苏妧微微笑着,点头说道:“对,这便是兕。喜欢吗?”

那个小玩偶并不是普通的小玩偶,那是用上好的红木所雕成。上面的纹理和毛发都十分清楚,十分考验雕刻师的功力。玩偶雕好之后,就被苏妧放进了她所调制的香料当中熏了整整一个月。

如今那小玩偶一取出来,便能闻到一股芳香。清凉中带着微微一点甜的香味,很讨小晋阳的喜爱。

晋阳公主拿着那小玩偶,笑得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朝太子阿嫂点头,“喜欢!”

在旁边的小胖子李泰见状,哈哈大笑了起来,说道:“阿嫂,你这可就太狡猾了,怎能用礼物逃避晋阳的问题呢?”

李承乾这回没有再袖手旁观,笑道:“小青雀别捣乱,再捣乱,今晚不给吃肉。”

李承乾的话音一落,城阳公主就已经咯咯地笑了起来,“不给二兄吃肉,岂不是要了他的命?”

李泰闻言,忍不住瞪了城阳公主一眼。可城阳公主却不怕,跑到父亲李世民身旁,扯着李世民的衣袖撒娇,“阿耶,你看四兄在瞪我。”

李世民呵呵笑着,看向李泰,伪怒道:“小青雀,不许你吓城阳。”

李泰扶额,叹息着说道:“我已经不是父亲最疼爱的孩子了。”

顿时满堂哄堂大笑,苏妧笑着望向李承乾,太子殿下无声地朝她靠近了一步,手悄悄地探了过去,握住苏妧藏在宽袖中的右手。

苏妧低头,也抿着唇笑。

李承乾总是这样,悄无声息地让她心中生出融融暖意。

除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嫡出的几个孩子,苏妧还见了庶出的皇子和公主们,令她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三皇子李恪。

李恪是个英俊的少年,比李承乾年幼一岁。他是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所生的,除了李恪,杨妃还生了另一个皇子李愔。

但苏妧对李恪印象比较深刻,并不是因为李恪长得英俊,而是她记得历史上的李恪是被长孙无忌害死的。

史书记载,说长孙无忌为了能让李治顺利登上皇太子之位,硬是按了一个意图谋反的罪名在李恪头上,将他害死。李恪临死之前对长孙无忌破口大骂,说他无中生有陷害忠良,日后必定不得好死。而长孙无忌将李治扶上皇太子之位,甚至于辅助李治登基后,因为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被武则天的势力所诬陷,流放黔州,最后被迫自尽。

那时苏妧无意中翻到这段记载时,还唏嘘地感叹了一句真是天道好轮回。

不管天道如何轮回,此时的李恪,不过还是一个未经挫折的青年。

他周身气质温文尔雅,同样的年纪,与李承乾相比却少了锐气和张狂之感,与李恪同出一母的李愔气质也是如此。

苏妧觉得可能是因为这两兄弟都是在杨妃身边长大的缘故,虽然容貌并不完全相似,气质却如出一撤,应该是杨妃教导的功劳。

除了李恪和李愔,还有燕德妃所生的两个皇子李贞和李嚣,也让苏妧留下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