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同人)太子妃画风不对(90)+番外

东方樾不愧是首席太医,他一来,指挥着苏妧为杨氏施针,等苏妧将银针全部扎好之后,杨氏一直没止住的血居然停了。

苏妧摸着额头的汗,面露喜色地看向东方樾。

“东方太医!”

东方樾此时心情也是有些激动,要知道杨氏都是一脚踏入鬼门关的人了,这么被他抢了回来,能不激动吗?可东方太医镇定的东方太医镇定的高人模样是要端一端的,他只是笑看了苏妧一眼。

年轻的太子妃望着年长的医者,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可还没高兴一会儿工夫,既想起闹心的事情来了。

齐王妃是被他们从鬼门关里拽回来了,可那个孩子呢?

东方樾已经低声跟她说道:“别想了,能保住王妃已经很好了。”

苏妧说不好到底是觉得那是好事还是坏事,大概有的人本没有错,但他的出身就已经是原罪了。

一切都是命。

杨氏能活着,对长孙皇后来说,是好事。

杨氏没有了孩子,对长孙皇后而言,也是好事。

等齐王妃的情况稳定下来时,圣人李世民也已经到了相思殿。

齐王妃腹中有了孩子,李世民尚未来得及欢喜,便又听说腹中孩子已经没了,当下眼泪纵横。

东方樾低头,跟李世民说道:“臣已经询问过尚食局和王妃身边的侍女,最近王妃都并未服下任何会动了胎气的食材或是药物。倒是听说今日王妃心情欠佳,王妃本就体弱,郁结在心也会影响腹中孩子。”

李世民神情悲痛,他想起不久前杨氏忽然跟他说的话。

“妾是齐王妃,却无名无分地住在相思殿中,他日世人会如何看待我?”

李世民听懂了齐王妃的言外之意,她想要一个名分。他当初都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她带进后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终于甘愿跟随他。

他心中疼惜她,又怎会吝惜一个名分?

只是她先前是齐王妃,如今给她名分,若是不在四妃之列,对她而言又有何用?

李世民琢磨着给她封一个贤妃,跟长孙皇后提及此事时,谁知向来好说话的长孙皇后脸一板,不同意。

自从李世民被封秦王,到玄武门之变,太上皇李渊退位,他登基改元贞观,长孙皇后一直站在他身旁。李世民对自己的皇后既满意又骄傲,因为长孙皇后从来不会乱吃飞醋,他是秦王之时,后宅安宁。他登基后,后宫在长孙皇后的主持之下,也是井井有条,一片和谐。

李世民是不愿意跟长孙皇后黑脸的。

后宫诸多女子,娇俏的美丽的成熟的,各种风情都有。可谁也不是长孙皇后那朵解语花,谁也不能像长孙皇后那样可以站在他身侧,听他侃侃而谈天下大势,为他分忧。

更何况一直以来,自己做的什么事情,后宫到底是什么情况,他心里能没点数吗?

即使心中有数,但还是经不住美人吹的枕边风。

他是当今天子,谁也不敢非议他。除了魏征那个老棒槌,可只要事情不是太出格,这些后宫之事,纯碎家事,只要没有将体统完全踩在脚下,魏征也不会进谏。

可李世民没想到长孙皇后会不同意,他心中也是窝火的。可他不想跟长孙皇后吵,更何况长孙皇后听说此事之时,既不拍桌也不红脸,只是淡淡地跟他说:“二哥将齐王妃接进宫中,还能与旁人说是体谅她与文安孤儿寡母,您将她放在宫中,我们妯娌之间有个照应。可你若是当真将她封为贤妃,天下之人会如何评论二哥?”

“二哥是不世英主,为何要让自己沾上霸占弟媳的污名?”

长孙皇后的话有理有据,圣人竟无话可说。

紧接着,便是说长孙皇后又有了身孕。

李世民当即就沉浸在自己又要当父亲的喜悦之中,不管杨氏如何,他也确实疼惜杨氏,可杨氏与长孙皇后,终究是不一样。

后宫的女子,谁能及得上长孙皇后呢?

有谁像她那样大度?有谁能像她那样蕙质兰心、善解人意?又有谁像她一样,不仅自己德才兼备,还有一个才能万里挑一的兄长?

李世民想到那些,就觉得后宫什么事和人,都不如长孙皇后重要,还是先顺着皇后,让她安胎比较重要。

他只是没想到,杨氏会与长孙皇后一起有了身孕。

李世民心情十分悲痛,他又问了一下杨氏的情况,然后叮嘱说道:“王妃此番元气大伤,药库中有进贡的千年人参,尽管用。”

李世民听完东方樾的话,又安慰了旁边的李令几句,就离开了相思殿。

原本还十分热闹的相思殿,瞬间就变得冷冷清清,而齐王妃的房中,还弥漫着淡淡的药味儿。

李世民来看杨氏,甚至都没等她醒来。

苏妧并不是要为谁鸣不平,她只是忽然心中有一股冷意。深宫无情,谁都有谁的无奈,谁都有谁的立场,她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只能期望于一个男人给予的恩宠。

苏妧想到这些,就忍不住打了一个冷战。

第52章 052 章

苏妧从相思殿出来,杨宜歆早就在外面等着。

杨宜歆嫌相思殿里晦气, 所以并不想进去。看到苏妧出来, 迎了上去。

“苏妧。”杨宜歆脸上的神情有些着急, 然后她看了风铃一眼,皱着眉头说道:“我昨天都跟你说了不用对文安那么好的。“

杨宜歆忍不住怪起李令来, 要不是李令在花园的时候当众叫苏妧帮她把脉,苏妧也不会在去尚药局的时候还想着帮她开药方,事后还叫风铃送去。

如今齐王妃出事, 齐王妃身边的人都说昨天是风铃去了相思殿后, 齐王妃一直不得开怀的。这下好了, 就算东方樾说齐王妃腹中孩子出事,跟苏妧送去的药材没关系, 可别人心里怎么想呢?

杨宜歆想到这个, 就忍不住狠狠地瞪了风铃一眼。

杨宜歆的情绪纯粹迁怒, 可苏妧知道自己是真的考虑欠妥。但是这个不怪别人, 只怪她刚刚入宫,低估了这宫中的弯弯绕绕。齐王妃忽然出事, 就是跟她送去的药材没关系, 也跟风铃是有关系的。

如果杨氏救不回来, 那么不管是苏妧还是长孙皇后,都百口莫辩。

幸好,如今杨氏救回来了, 还是长孙皇后派了东方樾去用药施针,还有苏妧在旁帮忙的结果。

苏妧想到这儿, 脚步一顿。

她转头看向风铃,风铃迎着她的视线,低头,“太子妃,我无愧于心。”

苏妧却笑了笑,那带着寒意的笑容不曾到达眼底,她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先去立政殿见皇后殿下再说。”

苏妧才不管风铃是不是无愧于心,她要去见长孙皇后。

她觉得长孙皇后派人去请东方樾不是偶然,让她给东方樾搭一把手也并不是她一开始所以为的那么简单。

到了立政殿,长孙皇后见到苏妧便笑着说道:“圣人刚才还与我说起你呢。”

苏妧一愣。

长孙皇后:“他没想到竟是你和东方太医一起将齐王妃救回来的,心中十分意外。若不是他已经去了甘露殿,他见到你说不准还要夸奖你。”

李世民从相思殿出来之后,首先来的就是立政殿。杨氏出事的时候正在大朝会,没有人通知他。大朝会完了之后,又是跟六部的尚书和中书门众人议事,李世民根本就不知道后宫的事情。

等他到了立政殿,长孙皇后才告诉他杨氏出事了,她第一时间请了东方樾去为杨氏施针用药,还有太子妃苏妧。皇后殿下说太子妃在骊山之时能和东方樾一起将皇太子的足疾治好,想来那一老一少搭档是不会有问题的,所以便让苏妧也去了。

至于杨氏有了身子的事情,长孙皇后说了大家都不知情,她也没猜测杨氏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有了身孕。

可不管是李世民还是长孙皇后,大概都能想到不久前李世民想要封杨氏为贤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