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爆笑宠妃:竹马王爷有点甜(56)

作者: 梧桐儿 阅读记录

梅姨娘憋不住气,她去不去是一回事,老夫人请不请又是一回事,这么多年,合着老夫人根本没把她当一家人看,连她腹中的孩子都不看在眼里。

梅姨娘一向致力于树立温婉大方的形象,但这下总算没憋住,在屋里摔了不少东西。

存菊堂的菜色一向清淡,因着叶知秋和蔷薇要过来吃饭,又加了一些精致的菜色,桌子上摆着一坛酒,还未开封,就能闻飘出来的香味。

蔷薇嗅了嗅:“桂花酒?”

老夫人笑着点点头。

蔷薇从来没见过老夫人喝酒,她一向只是喝茶的,酒一起封,一股凛冽的桂花香就飘了出来,饶是蔷薇对酒没兴趣,也忍不住被吸引了。

老夫人让菊欢给自己斟了一杯酒,又道:“知秋,你也喝一点吧,你身子不好,就喝半杯吧,蔷薇也喝一点,不过只能舔一筷子。”

蔷薇抬头看叶知秋,她有些担忧地看着老夫人,道:“娘,你也少喝一些。”

老夫人摆摆手:“许久不喝了,想得慌。”

蔷薇果然舔了一筷子,入口只觉得辛辣,一股热气一直蹿到胃里去,然后才觉到一股桂花的清香味,蔷薇被辣得悄悄吐舌头,她对酒不感兴趣,就埋头吃菜,不过,即便蔷薇不懂酒,也知道这酒的确不错。

老夫人不怕辣,一口接一口地喝,一直喝了小半坛子,叶知秋见老夫人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便赶紧上去劝:“娘,您别喝了,喝多了伤身体。”

老夫人眼神有些迷离,被人夺去酒杯仿佛也不知道,菊欢和菊乐在早就担心了,见老夫人停下来,她们憋着眼泪跑过去扶老夫人,老夫人有些不乐意,像小孩子似的甩开她们:“做什么?我喝点酒吃点菜也不许了吗?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我好好的孩子,也提也不许提!”

正文 第145章 花鸣凤

蔷薇从板凳上滑下来,也去扶老夫人:“奶奶,咱们去休息吧?”

不料老夫人看到蔷薇,先是一愣,然后一把将蔷薇搂在了怀里:“鸣凤,鸣凤,你回来了?”

蔷薇有些懵,在场的其它人却都变了脸色,叶知秋赶紧哄着老夫人:“娘,天色晚了,咱们快去歇着吧。”

一边沉声道:“明喜,去把门给关上。”

等她们好不容易给老夫人简单洗漱一下,将老夫人送到塌上,叶知秋才舒了一口气,她不放心就这样带着蔷薇回去,就同蔷薇在存菊堂的侧院歇下了。

蔷薇还记着刚才老夫人说的话,她隐隐感觉到,花府里人心照不宣的事情就是跟那位“鸣凤”有关,大概也是因为“鸣凤”,那“鸣凤”究竟是谁呢?

晚上,叶知秋要搂着她睡的时候,蔷薇终于忍不住问她:“娘,鸣凤是谁啊?”

叶知秋一惊:“小孩子家家的问那么多做什么?”

蔷薇还是坚持:“娘,我老是觉得花府好像有什么秘密似的,你就跟我说了吧,我晓得轻重,你一直瞒着我,以后如果旁人要拿这件事情拿捏我,我什么都不知道,岂不是落了下风?”

叶知秋愣了一下,要是在以前,这件事情她肯定是不会跟女儿说的,但蔷薇说得有道理,她现在虽然年纪还小,但被封了县主,肯定是要经常入宫去的。当年那件事情,其实知道的人也不少,如果有心人要拿这件事情做文章,蔷薇懵懂无知的,还真容易被下套。

叶知秋思量了好一会儿,才终于道:“你既然想知道,娘就跟你说,但这件事情你得烂在心里,平时连提也不能提。”’

蔷薇猛点头:“我知道,娘你说吧。”

叶知秋叹了一口气,道:“花鸣凤,是你姑姑。”

花家老夫人育有两子一女,花鸣凤是她最小的女儿,花鸣凤从小聪明可爱,十岁的时候觉醒三星魂器碧腾剑,在锦官城里是有名的贵女,也是花家二老的掌上明珠,当时花家虽然家道中落,但花庭严和花鸣凤修为上有出息,花庭礼虽然修为天赋不高,但写得一手好文章,花家也是远近有名的世家大户。

到了花鸣凤十五六岁的时候,常年和大梁国有摩擦的大魏国忽然求和,向大梁国求娶公主,梁帝自然是愿意的,但当时皇家并没有适龄的公主,梁帝便要在朝中大臣家里选贵女,封公主之后远嫁大魏国和亲。

大魏国兵强马壮的,真要打起来,大梁国还不一定是对手,既然大魏国主动要修秦晋之好,大梁国肯定要拿出一点诚意来,皇室里面没有适龄公主没法子,只能从大臣家里选,既然如此,肯定要选最好的。

梁帝选了许久,不是因为长相不出众,就是嫌弃文采,要不就是修为太低,然后,他就瞧中了花鸣凤。

但是花鸣凤当时已经许了人家,是从小青梅竹马的秦家小儿子秦淮,庚帖都交换过了,只等着到了日子成婚,梁帝虽然是皇帝,也不能强行做出这种强拆人姻缘的事情,惹得百姓诟病,他思来想去,想到了当时还是吏部侍郎的花庭礼。

正文 第146章 和亲

不久之后,花庭礼就瞒着老夫人去了秦家退亲,老夫人得知这件事情之后,气晕过去好几次,花鸣凤同秦淮情同意合,花鸣凤的嫁衣都亲手绣好了,嫁妆也都准备齐了,就等着欢欢喜喜出嫁,却不曾想却被自己的亲兄长坑了一把。

事已至此,花鸣凤掉了不知道多少眼泪,却也只能按照梁帝的意思被封为静安公主,从皇宫里抬出来远嫁大魏国,大梁到大魏路途遥远,要走上几个月的时间,老夫人每天哭得肝肠寸断,料三个月之后,传来消息,静安公主送嫁队伍被歹人所劫,静安公主下落不明。

是在大魏国境内遭到袭击的,据说魏帝派人日夜搜寻,花鸣凤却像是人间蒸发一般没了踪影,连带着送嫁队伍都消失得一干二净,据说之后在悬崖下找到了不少尸体,几乎全都面目全非,辨认不出来了。

大魏国不愿吃亏,说是大梁国故意坑他们,设计了这么一个局,分明就是大梁自导自演,却还想赖上大魏,这口气大魏绝对不能忍,看来大梁安生日子过惯了,要好好动动筋骨才快活,当即就派兵打了上来。

梁帝气得差点厥了过去,这口气他也绝对不能忍,立刻调兵迎了过去,这场仗打得规模并不大,只在边境拼命,但大梁国兵力不如大魏,很快落了下风,大魏却越打越勇,梁帝有点怕,最终在大臣的规劝之下认怂,割了一些边境的地给大魏,还赔了粮食和银子。

大魏满载而归,梁帝却越想越憋屈,越想越觉得这件事情可能是大魏自导自演的,他治不了魏帝,就开始迁怒于花家,要不是当初花庭礼这事办得太漂亮了,能让花鸣凤嫁过去吗?找不到人不也就中不了圈套?没准就是花家跟大魏勾结办的这事呢,他心里不痛快,就开始找借口治花庭礼。

花庭礼是何等乖觉之人,在朝堂上痛哭流涕,说自己罪孽深重,不配为官,要请辞回家,梁帝这种小心思能放在背地里,放在明面上说就不大好听了,他坏人姻缘,现在居然还怪上苦主了。

花庭礼知道梁帝这股不痛快劲儿得发泄掉,要不然他以后还没好日子过,就上奏折说自己妹妹花鸣凤没能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实在是没脸见列祖列宗,从今日起,花鸣凤不再是花家之人,花家上下绝不再提花鸣凤,就当他从来没有这个妹妹。

梁帝瞧花庭礼如此识时务,将事情全都揽在花家,反而觉得对他有些歉意,先是大力赞扬了他的识大体,然后顺着他的话说,大家都将静安公主忘了,将割走的地忘了,咱们就当做什么也没发生过,继续平静地生活吧。

老夫人这一段时间里流光了一辈子的泪,听说朝堂上花庭礼的话,老夫人连斥责他的力气也没有了,花庭礼自知理亏,对老夫人愈发恭敬起来,老夫人病了一场,起来之后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无欲无求的样子,什么也不愿意管,连花庭礼这个儿子,她也是不认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