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绣娘在八零年(3)

差不多到时间了,王梅花就领着三个儿子去集合了,而苏满满,开始给苏国荣熬药。

苏国荣的药是去朝阳公社请赤脚大夫开的中药,事实上从记忆中苏满满知道西药效果更好,但西药价格贵,苏家没钱,只能选见效慢的中药。

趁着熬药的时候,苏满满又仔细的把记忆撸一撸,务必做到不会露出马脚。

苏满满给的记忆很清晰,只要她记得的,从小到大全部都留在了苏满满的脑海里。

别的不说,令苏满满惊喜的,还是现在要求一夫一妻制,不允许有小妾通房丫鬟之类的,如果男方找了其他女人,视为出轨,女方可以要求和离(离婚),财产也能多分一些。

几百年后的法律,令苏满满受到了冲击,苏满满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以夫为天,女子主动要求和离的事情她从来没听说过。

没有小妾之类的就更不可能了,稍微有点钱的人家,哪家没有三妻四妾,就是底层的农夫,只要手里有点钱,也会买上一个妾。

那时也是一夫一妻制,可是男人要只有一个女人,除非是太穷,要不然是不可能的。

家里有点家资的人家,若没有妾,别人就会说当家夫人善妒,唾沫星子都能把人淹死,若婆家看你不顺眼,还可以用七出之条的善妒把人休了。

有权有势的人家,当家做主的男人只有一个女人的,真的很少很少,堪称凤毛麟角。

更令苏满满欢喜的,还是现在居然是人人平等,男女也是平等,身为女子,还可以去学堂上学,以后还能出去工作。

虽然农村读书的女子还是不多,可不是没有。

这对于苏满满来说,是完全不敢想的事。

她从小就知道,读书人特别金贵,苏满满所在的苏家村,就只有村子家的儿子才会去学堂读书。

不是村民不想送孩子去,实在是读书的花费太贵。

束俢,笔墨纸砚,这些通通不便宜,读一年书所需的花费,全家老小省吃俭用一年也不够,而读书,又不是短时间能看见成效的。

这种情况下,传宗接代的儿子都没办法读书,苏满满她们这些女子就更别想了。

苏满满唯一接触过的字,还是给贵妃娘娘绣的佛经,可是接触过了,苏满满只能照着比划,字认识苏满满,苏满满却一点也不认识字。

王梅花其实也不同样苏满满读书,但当初一直是苏满满照顾小她两岁的双胞胎弟弟,到了上学的年纪之后,两个弟弟离不开苏满满。

王梅花只能送她去跟着两个弟弟上学,其实主要是照顾双胞胎,小学毕业之后,两个弟弟没考上初中,不能读了,而苏满满,即使考上了,王梅花不乐意再让她读书,她也只能遗憾弃学了。

有了苏满满的记忆,她学过的知识自然是被苏满满同样接收了。

和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比起来,苏满满这个小学生完全不算什么,但苏满满已经很知足了。

从一个睁眼瞎突然变成一个认识几千个汉字的人,她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

突然认识了许多字,苏满满激动难耐,特别想去找点纸笔撸起袖子写几划,但看着眼前“呼哧呼哧”冒着水汽的药罐子,苏满满把激动的心按耐下来。

现在苏满满的爹就是她的爹,作为一个孝顺的人,苏满满认为爹的身体更重要,她还是先给爹熬好药吧!

其它的,以后时间多的是。

第3章

七月份,太阳堪比大火炉,即使是大清早的,也把人热出了一身汗。

王梅香嫁到了朝阳公社,今天,她就被分到了和赵舒一起拔草。

赵舒就是孟向怀的娘,和她分在一片区域,王梅香心中欣喜。

她原本还想着,晚上才去赵舒家一趟,现在上工挨的近,她待会就准备和赵舒说说,顺便趁机偷偷懒。

这也是大集体的弊处了,因为只要上工,做多做少都能拿到工分,所以不少人都爱混水摸鱼。

再说,拔草是一个累活,最近天气晴朗,已经快一个月没下雨了,土地都快干得裂口子了。

杂草都牢牢的扎根在地里,即使她们常年做农活,力气很大,也要双手才能把草□□。

拔不到一个小时,人就能累死,这要是不偷点懒,一天下来怎么熬得住?

到了地里之后,王梅香挑了一个离赵舒比较近的地方,等队长走了之后,她就开始和赵舒搭话了。

眼看没多久赵舒就拔了一大片,王梅香便说:“嫂子,你干活可真利索。”

赵舒的男人和王梅香的男人是本家,所以两家虽然没有亲戚关系,王梅香还是叫赵舒嫂子。

嘴上夸赵舒干活利索,王梅香却在心里觉得赵舒傻,干那么快干嘛?队长又不会多给几个工分。

赵舒不知道王梅香心里的想法,笑着说:“习惯了。”

孟向怀的父亲在他十五岁那年去世了,从那以后,赵舒一个寡妇拖着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要是不努力干活,家里就没粮下锅了。

虽说当时大女儿孟向红已经长大成人了,每日也能挣不少工分了,可她要不了几年就会出嫁,光嫁妆就让赵舒愁得够呛。

儿子当时也是个半大小子,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更何况孟向怀还不是一般能吃,一个人能顶三个人,即使他因为力气大挣的工分和大人一样,那也不够。

可以说,那时候赵舒每天都在担心饿着孩子,可不是要拼命干活嘛!这么一来二去的,她就成了一个习惯,闲不下来了。

“其实要我说,现在向怀这么能干,嫂子你就该在家好好歇着!”

王梅香说话时满眼羡慕,因为孟向怀可是工人,还是屠宰场的,每月不仅有工钱,还能买些便宜的猪血啊猪肝猪肺骨头之类的。

这些肯定不如猪肉好吃,可对于只有过年才能见到荤腥的老农民来说,五脏骨头也是能让人眼红的好东西,总比没有油水的粗粮好。

王梅香之所以费尽心机想把侄女苏满满嫁到孟家,也是想着,等以后两家成了亲戚,那她怎么也能占点便宜。

有人夸儿子,赵舒心里高兴,她笑了笑,“得了吧!咱们这些长年干活的人,要是真的突然歇下了,那绝对是那那都不自在,我可不找罪受。”

“不过……”

“不过什么?”王梅香问。

“要是我家向怀能给我生个孙子,那我一定待在家里好好带孙子,”想到公社里别家白白胖胖的孩子,赵舒羡慕的眼都红了。

这时她就特别恨那些乱传话的八婆,明明不关自家儿子的事,那些人却说自家儿子克妻,害得儿子现在也娶不上媳妇,她的大孙子也不见人影。

赵舒真的想不通了,明明孟向怀的几个未婚妻都是自己出了事,凭什么说是她家向怀克的?

想着赵舒又特恨死掉的老头子,一定是他当初给向怀定的人没起个好头,才会有后面的事。

孟向怀的第一任未婚妻,是他爹的好兄弟家的,而孟父,其实是被他所谓的好兄弟坑了。

孟父曾经当过兵,他这个好兄弟,实际上就是他的战友,孟父当兵没几年受伤了,便退伍回来。

几年后,他的战友也退伍回来了,两人的家同在一个县,还碰巧遇上了。

好兄弟相遇,可不得喝几杯嘛!

喝醉了,稀里糊涂的,孟父就把孟向怀和好兄弟家姑娘定了亲。

清醒之后,孟父有点后悔,毕竟他不知道那姑娘模样怎么样?性格好不好?

可事情都定下了,好面子的孟父不好反悔,只能在心里强调,兄弟家的闺女一定是个好的。

结果,那姑娘人是不错,可惜有先天不足,人还没成年就去了。

第二个未婚妻,家里离朝阳有几十公里远,是孟向怀的外婆介绍的,两人定婚没多久,天哗啦啦的下着大雨,她们村子的水库年久失修,垮了,整个村子都被淹了,那个姑娘也遇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