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绣娘在八零年(44)

想到一向听话的女儿居然违逆自己,王梅花心里又是气愤,又是难过。

气愤是因为苏满满不听话,伤心也是因为苏满满不听话,她甚至满脑袋疑问,她真的过分了吗?

可惜,暂时她得不到答案。

第33章

三十六

转个身, 王梅花就把那一丝难过和疑问丢掉了, 心里只剩下对苏满满的厌恶。

原本, 苏国荣还叫王梅花, 记得拿点粮食给苏满满, 可因为太生气, 王梅花直接不给了。

她心想苏满满不是厉害的很吗?当工人了不起了,她倒要看看她,不给粮食给苏满满,她要怎么办?

当工人会虽然会发粮票, 可那也得一个月之后, 苏满满一个月都拿不到粮票, 可她既然如此厉害, 王梅花想着, 那她肯定也能

弄到粮食。

苏满满也没有想到,王梅花还真的挺狠的, 她不过就是不把工作让出来嘛,王梅花居然一粒粮食也不给她。

要知道, 分的粮食里, 也有苏满满的份。

可是, 王梅花才不管里面有没有苏满满的份,她趁着大家都没在的时候,直接把苏满满撵走了。

苏满满也生气,要是换成其他日子,苏满满就惨了, 毕竟现在谁家粮食都少,大家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借粮食,相当于从人家嘴里抠出来,粮食借出来,人家自己就要饿肚子。

饿肚子严重了那可是会饿死人的,所以换在其它时候,苏满满想借粮食,很难。

幸好,现在是秋收过后,大家都才刚分了粮食,苏满满又只借一个月的,所以她和大舅母说时,人家痛快的借足了一个月的口粮给苏满满。

之后,苏满满回到家,把衣服棉被自己的生活全部收拾好,就走了。

苏满仓原本还做着人去当工人的美梦,结果当天回家,看到苏满满没在,他心里就有一丝不祥的预感,她问王梅花量,“小妹呢?”

王梅花没好气的答,“人家当然是走了,离开咱们家去城里过好日子去了。”

苏满仓心里难受极了,他想问王梅花,妞,你不是要把妹子把工作让出来吗?但她看见王梅花铁青的脸色,明显也是气死了,他就想着肯定是苏满满不愿意,于是苏满仓嘴里的话也不好说出口了。

苏满仓现在也是同王梅花一样的想法,苏满满可真是厉害了,连娘的话也不听。

大丫却无所顾忌的闹了出来,“这可真是的,人家都是儿子传宗接代,所以什么好的都给儿子,你们家可好,好处都给小姑了,看来你们以后是要靠闺女养老了。”

王梅花手里拿着筷子,正准备吃饭,结果听大丫这么说,直接就把筷子往大丫身上扔,“你个要死的东西乱说什么?信不信老娘打死你。”

现在要女儿养的人家,那就是绝户,就没儿子的人家,大丫说苏家要女儿养老,除非苏家没有儿子,所以大丫这话,活脱脱的就是咒苏满仓三兄弟。

儿子才是根本,大丫敢诅咒自己的儿子,王梅花简直把她吃了的心都有了。

大家还不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她吼道,怎么我还说错了?”

苏国荣脸立即就黑了,他怒瞪了苏满仓一眼,再一次后悔没教好儿子,让他找了这么一个蠢妇。

“那你还觉得自己没说错话了,”王梅花反问。

“我看你还是没在娘家呆够,想再回家去待一久是不是?”上次大丫被撵走在家里待了十几天才被接回来,结果回来之后,人都瘦了一圈,黑眼圈和熊猫能有一笔,估计没休息好,可想而知,她在家里吃了多少苦了。

所以听说,又要被送回家,大丫稍微收敛些了,但她还是觉得自己没说错话。

吵吵闹闹的令人心烦,苏国荣终于听不下去了,开口,“吃饭都堵不了你们的嘴,有本事你们就自己去弄个工作,光看着别人的算什么?”

苏满仓觉得苏国荣的话就是讽刺他的,他心里心虚,怕被苏国荣看出来,立即把头低下了。

利益动人心,在利益面前,再大的恐惧也没用。

大丫继续说:“爹,我没说错呀,小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嫁人了,她嫁人后婆家肯定就不让她拿钱回家了,这不是便宜了别人家吗?”和苏国荣说话,大丫语气明显缓和了些。

苏国荣回答:“有本事的人就能自己挣钱。”

大丫脱口而出,“可满仓哪来的本事?”

这次,不用别人说,大丫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这不,她刚才的话说出来,苏满仓就觉得晴天一个霹雳打在自己身上,让他头晕目眩。

他没想到,在他媳妇心里,他居然是一个没用的人。

再加上苏满仓听见两个弟弟在旁边偷偷笑,他心里的怒火简直能冲上天,血管都要爆了。

大丫想亡羊补牢,“我主要是想着家里还欠债,没钱,没有别的意思。”

提到钱的事,王梅花就生气,她阴阳怪气的说,“你还说家里的没钱,这不都是因为把钱全部给了你爹了吗?”

提到这事,大丫就底气不足,加上刚才说错了话,闭了嘴,彻底成了鹌鹑。

苏国荣又敲打几个儿子,“反正我话放在这里了,以后自己想要什么?就自己挣,什么都不做就想靠着别人,那不是我苏国荣儿子,是废物。

苏满粮和苏满钱:“爹,我们可没这想法。”

而苏满仓,觉得他爹的话就是在说自己,想到爹说自己是废物,加上媳妇也瞧不起自己,苏满仓受到了巨大打击,他低声说:“我也知道了,我吃饱了,先房回去了。”

工作的事,就算过去了。

苏国荣不管其它人心里有什么想法,等他的腿好了,他也开始带着几个儿子干活。

至于前面他腿受伤的时候,苏家兄弟没没接活,是因为几个儿子都没天分,学了这么多年了,都只能算学徒,只会给苏满仓打下手,自己动手却不行。

这也是苏国荣心里失望的地方,他对自己的木匠手艺很自豪,可看现在的样,儿子们明显都没有,继承不到他的手艺了。

快到冬天了,人们闲下来,办喜事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向阳村只有苏国荣一个是木匠,他好了,就陆陆续续的接到五六单生意,因为都急着要,苏国荣天天加班干活,苏家三兄弟都被苏国荣使唤的团团转。

其中苏满仓是最累的,这也是苏国荣故意的,他看出了大儿子心里不太对劲,就使劲的压榨他,累狠了,就没有那么多心思想别的。

苏满满提着行李,也不想累着自己,可是他们村是现在可没有牛车去县城 ,苏满满只能去朝阳公社坐车。

按理说到朝阳公社,苏满满该去看看赵舒,可她现在双手都拿着东西,又没有拜访的礼物,加上苏满满不知道孟家在哪里,一系列的原因让苏满满先去城里了。

到了城里,苏满满就去找李蓝水,孟向怀进听说她来了,就跑去给她搬东西。

在屠宰场等他们下班,吃了晚餐,李蓝水才领着他们去废品站。

废品站离屠宰场还挺近,走路不过十来分钟就到了。

到废品站时,已经有一个身材高挑,面容清秀的女人在那里等着了。

“堂姐,我带人来了。”

李堂姐和李蓝水说了一声:“来了就好,”他看苏满满的样子挺老实,就很满意,老实人才不会那么多小心思。

不过她一向看不起农村人,于是她高傲的点了一下头,叫她们,“跟我进来吧!”

废品站其实也就是一个大仓库,里面起码有两三百平方米,里面堆满了垃圾,有铁,木材,衣服,书,塑料瓶,等等各种各样的垃圾,全部分得整整齐齐的,堆在一个区域。

李堂姐问苏满满,“你会算数吗?”收废品的,那就必须要会算,你要是不会算数,钱都不知道该怎么付,那就不行了。

苏满满点头,普通的加减她还是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