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颠覆经典之黛玉传奇(173)

作者: 君幻凤 阅读记录

帝玄熙点了点头,他其实也是心急如焚,但是又怕自己这会急急去做,让黛玉担心了,因此才不语,却不想黛玉竟然和自己有同样的心,他笑了起来:“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黛玉微微一笑:“夫妻自当是同甘共苦,炫雩何必想太多。”

帝玄熙点了点头,于是吩咐道:“龙杀龙真凤香,立刻传令所有人员去往黄河流域集合,尽量巩固黄河流域堤坝,另外让狮组人员设法暗中囤积粮食,免得灾难一起,又有奸商发灾难财。”

黛玉也点了点头,只道:“另外还要收集大量的药材才好,我这里立刻修书一封,炫雩你派人送去扬州给华老伯,让他传出医箭,随时调动有医德的大夫去黄河流域。”

帝玄熙点了点头:“没错,水灾一起,势必会有瘟疫横生,这大夫和医药可都是不能少的。”

于是帝玄熙连夜调动七组人员开始准备灾前准备,而此刻,在皇宫中的地震仪竟然在西北落下一口主子,如此一来,意味这西北定然出现了地震。

水玄昊连夜让人往西北方向去查证,很快就得到了证实,西北的甘肃青海两省出现大幅度地震,好些房屋倒塌,人员死亡不计其数,而因为青海又靠近沿海,结果造成了巨大海啸,使得青海百姓是灾上加灾。

水玄昊忙派水溶亲自前往西北赈灾,而帝玄熙听闻后,立刻让人将赈灾粮食和医药大夫送到了灾区,而他和黛玉则连夜赶往黄河流域,地震是无法避免的,但是若是能尽早知道,也是能见灾情缓和了,而黄河若是决堤就更加的麻烦,因此帝玄熙一到黄河,顾不得别的,只让人连夜赶修堤坝。

黄河附近的百性见了,不觉也个个加入起来,虽然不明白为何要如此多,但每年黄河泛滥,让他们也吃足了苦头,因此如今朝廷的帝圣上和帝圣后亲自来监督堤坝,黄河附近的百性自然是全部有了信心。

黄河堤坝巩固再巩固,在抢修了七天七夜后,众人才撤离黄河,却见天开始下雨。

帝玄熙此刻可是感谢老天的帮忙,因此如此一来,势必将黄河附近的灾难减轻了,为了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帝玄熙又让人阻止附近百姓退到高地上,好在高地处有几所山神庙,黛玉让人架起了锅,煮起了热汤,然后帮着大家安顿。

看帝圣上帝圣后这样尊贵的人亲自为自己调度一切,黄河附近的百姓不觉都没有任何怨言,甚至有人说,若是黄河决堤,这次大家也无悔,因为能让帝圣上和帝圣后这般的关心,他们心中比什么都开心。

百姓都是如此,只要有一点开心,就会显露出来。

帝玄熙见了这般的场景,听了这样的话,心中也是热热的。

黄河的水无情的奔驰着,似乎要冲垮什么才开心,但是因为帝玄熙等人七天七夜的抢修,竟然让咆哮的黄河第一次有一种无力的感觉,大雨下了足足一个月,黄河奔腾发怒了一个月,但是堤坝却还是牢牢的坚守着。

似乎无力了,天终于在第四十天的时候收起了雨,放出了太阳。如此黄河的水势,慢慢得到了缓解,帝玄熙见状才松了口气。

虽然黄河没能冲垮堤坝,但是这修建还是不能马虎,因此天一放晴,帝玄熙也顾不得休息,又带了人开始了抢修堤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这天再度降雨,原先修的堤坝可不一定有用,因此只有这样才成。

每日每夜,整整又花费了半个月时间,在将黄河堤坝真正巩固了,这当中不得不说多亏了鲁元庆的到来,原来华智窻接到信后就和大家商量,因此邱三万开始打量购买粮食,准备支援灾区,鲁元庆则带了鲁氏一门巧匠连夜赶来黄河,毕竟鲁家的手艺众多周知,因此在鲁家人的指导下,众志成城,终于修好了堤坝。

而华知窻则将大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赶往西北救灾,一部分则送来黄河,同时朝廷的赈灾粮食由帝玄熙手下的虎族人员亲自押送,因此那些原本想打粮草主意的奸商贪官也无法有了动作,接着就是医药的到来。

虽然这一年的灾难似乎很重,但是灾难中也让所有百姓尝到了温暖,尤其知道亲自带领修建黄河堤坝的是帝圣上夫妇,亲自去西北赈灾的贤王北静王水溶,如此,整个国民百姓竟然更加的爱戴水氏王朝。

帝玄熙见黄河这里似乎有了起色,因此又和黛

_分节阅读_114

玉一起急急赶往西北。

跟黄河流域相比较,因为西北没有提前做撤离准备,结果死伤很大,这也就是帝玄熙为何这般着急的缘故。

西北虽然地处偏僻,却也有自己的特色,尤其好些国家贸易都要经过西北的河西走廊才能进入金陵,因此西北不能有任何闪失,而阻断的路当立即修复。

看着地裂处,将好好的山路全部都拦腰截断,想来这里不知道又添了多少孤魂。

黛玉看着这一切,眼中倒是有了泪光,只看着帝玄熙道:“炫雩,我们要设法过去才成。”

第一百零二章 赈灾救人

帝玄熙点了点头:“如今看来只有绕路了,只是这一绕,又不定要绕到什么时候。”然后担忧的看着黛玉:“黛儿,不如你去附近的邻县休息吧,这里还是我去。”到底还是担心黛玉,因此帝玄熙才有这一说。

黛玉如何能依从,因此直接摇了摇头:“不,我要去。”黛玉原本就是极敏感的人,此刻的她深深能体会那些失去家园人的痛苦,因此不管如何,她都要去,帝玄熙看到了她的坚决,只得点了点头:“也罢,只是还是要当心才好。”

黛玉点了点头,然后想了想道:“炫雩,绕路只怕是太慢了,我有法子,从这里直接过去。”

帝玄熙看着黛玉:“什么法子。”

黛玉微微一笑:“其实这法子很简单,我记得春天有放风筝的,借的是风力,风筝不是升空了吗,为何我们就不能借这风力,做一个人体大的风筝,然后让人过去后先暂时架上一座木桥,等来日也可以休整用。”

帝玄熙看了黛玉好一会,然后笑道:“黛儿,你真正是宝。”也只有黛玉能想出这样的主意。

黛玉被帝玄熙这般一夸奖,倒是有些羞涩:“你也别夸我了,还不知道能不能用这个法子呢。”

帝玄熙笑道:“想来是可以的,毕竟以往人家用风筝带人似乎也有过,只是如今我们试试就好了。”

黛玉点了点头:“只是那骨架子和纸可都是要牢靠的,不然就不好了。”从半空掉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

帝玄熙也赞同的点了下头,然后让跟随的人去准备去。

众人倒也没什么意见,只去准备去了。

很快那风筝就扎了起来,虽然不是很精致,但是却很牢固,因此众人开始努力的放风筝,如此倒是试了两次,总算还真将人放了上去,这般一来倒是真的度过了那个缺口,然后,才剪断风筝,凭那人的技巧将绳子带到了对面,因为有了第一次,第二次放人就容易多了,如此,连续三五次,倒也有三五人到了对岸,接着众人齐心合力,竟然在最短的时间内造出了一条木桥,虽然不是一流的技术,却含着一流的情意。

黛玉在帝玄熙的搀扶下,小心的也过了桥,然后继续过去,如此走了一段时间,黛玉突然停下了脚步。

帝玄熙忙也停下:“怎么了,可是累了?”

黛玉微微摇头:“炫雩,我想到了一件事情。不知道说来对不对。”

帝玄熙笑道:“如今这个时候,有什么不好说的,想来能让你想到的也绝对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了。”

黛玉微微一笑道:“我才想,这里总也是断断续续有山路折断,倒不如先派出一部分人去前面搭桥,这样大家也走的快一点。”如今救人如救火,何况是去灾区,因此能省一点时间自然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