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乐(164)

但对于蒋婆子这样惯来迷信的老太太而言,皇权之上又多了一层神秘的光环,让她更加信服公西皇室的统治。

就好比此时她提起皇帝的态度,那跟福宝记忆中,她现代的奶奶提起天安门城墙上挂着的照片的主人没有任何区别,那是无比虔诚的尊敬。

“还不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

单峻海捂了捂被打疼的脑袋,小声嘀咕道。

难道就因为对方是皇帝,还能比别人再多张一只眼睛,一只鼻子不成,什么神光逼人,那不是话本子里才会写的东西吗,不然宫里那些伺候皇帝的宫人,以及那些官吏面对整天发光的皇帝,干脆也别要自己那双眼睛算了,反正早晚也是得被闪瞎的。

“那倒是,皇帝长得,确实和咱们也没什么区别。”

福宝想了想老皇上的模样,除了保养的比她爷奶好一些,在他有意收敛身上的气势时,确确实实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和善的老人家。

“咱闺女厉害,这话说的好像她见过皇帝老爷一样。”

单峻海把剥好的松子仁喂到四肢张开,瘫在一旁的五花肉嘴里,笑着看着闺女说道。

只是他的目光在注意到闺女眼中一闪而过的不自然时,腾地坐起了身,或许是因为紧张,说话都有些失语。

“闺女,你、你、见过了!”

皇帝不是在清州吗,闺女又没有离开过村子,怎么可能见到过老皇帝呢?

意识到自己好像露出了马脚,福宝只能磕磕绊绊的,把之前老皇帝出现的那两次发生的事,老老实实叙述了一遍。

“昏君!”

“昏君!”

蒋婆子和单峻海异口同声的,小声咒骂道。

单峻海瞪大了眼睛看向了他那个刚刚还因为他对皇帝不恭敬,打了他一脑瓜子的亲娘,张大嘴巴,半响说不出话来。

“看我干啥。”

蒋婆子蛮横地瞪了儿子一眼,然后喊着心肝肉,小乖乖,把福宝紧紧搂进了怀里,舍不得松开。

她知道她的心肝儿天下第一好,皇帝会稀罕上,那也不奇怪。

可这是她疼爱了十多年的宝贝啊,早就离不得,分不开的心头肉,她哪里舍得孙女被皇帝带进那吃人不吐骨头的深宫里。

女官听上去是个光宗耀祖的名号,但说到底,还是个伺候人的工作,而且一旦进宫当了女官,还有出来的机会吗,蒋婆子只知道以前宫里收宫女,要等二十五岁才会放出来婚配,要是得贵人看重的,可能一辈子都要留在深宫中,做一个孤苦无依的老嬷嬷。

即便这个老嬷嬷可能带动全家富贵腾飞,这样的好,蒋婆子也宁可不要。

“皇帝老爷是个好人,他听到我回绝了他,也没再强求。”

福宝赶忙替老皇帝解释,顺带着也不想家人因为这件事操心。

“你还能知道当皇帝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啊,我看这事不行,看来,你和山生的婚事也不能拖了。”

蒋婆子没孙女那么乐观,她想着,皇帝喜欢孙女,想要孙女进宫给他当女官,可要是孙女成了亲,嫁了人,皇帝还能要求一个已婚的妇人进宫当女官吗?

但凡看重名声,爱惜羽毛的皇帝都不会那么做。

福宝炯炯有神的看着奶奶,这还是刚刚对皇帝尊崇有加的老人吗?

蒋婆子这话一出,家里没人反对,包括单峻海,比起闺女出嫁,他时不时还能去镇上看看,他更不愿意闺女被带到宫里去,这样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闺女了。

“好在福宝的嫁妆,是家里从小就给她攒起来的,加上现在家里也不缺钱,福宝出嫁,我得给她置办一份丰盛又风光的嫁妆,让所有人都看看,咱们家嫁出去的,是家里人的心肝宝贝,谁都不能欺负。”

蒋婆子说着回了房,然后从自个儿屋里掏出了一个普通的四方木盒。

单峻海也得媳妇苏湘使了个眼色,苏湘同样也回到了房间,拿出了一个精致的木盒子。

单家早就已经分家了,因此家里给福宝多少嫁妆,大房和二房都说不上话,只要单家老两口同意了,单峻海夫妇同意了就好。

真正肯能会介怀的,只有福宝一母同胞的哥哥单福德,毕竟在这个时候多数人的心中,家产都是给儿子的,女儿草草一副嫁妆了事,家里根基的产业,更是半点沾不到光。

但单福德是妹控啊,家里人想把所有东西都给妹妹,他估计也没二话,加上他也没娶亲,不会有嫂子看不惯小姑子的事发生,在嫁妆的准备上,全家人更是无所顾忌了。

“大户人家闺女出嫁,陪嫁的木料那都是什么紫檀黄花梨的,咱们家没关系搞到那样好的木料,但准备全套的红木也是应当的。”

讲究点的人家,女方嫁妆里的家具最好能够将男方家里填满,这也意味着从此以后,姑娘嫁到他们家,是去当家做主的。

很多普通百姓没条件,就陪嫁几个樟木箱子,或是一张床,但单家不缺钱,自然是陪嫁一整套家具了。

“木料我早就备着了,赶明儿老三你去严家丈量一下尺寸,咱们也好找木匠,订好花样,赶紧打起来。”

蒋婆子有些可惜,她也想给孙女陪嫁更气派的黄花梨或是紫檀木的家具,只是这类木料实在太稀少,这十多年间,她也只得了几块,顶多就够打造一些小巧精细的摆件。

在木料上不足,她也只能在其他方面多多补偿孙女了。

这些年,单家最大的收入来源有三个。

一个是牲畜棚的收入,光这一项,每年能给家里带来近五万两的纯收益,这还是在分成之后的,蒋婆子深谙闷声发大财的道理,对外只说每年能挣个一两千两,但就是这个数字,也足够村里人眼红了。

第二个,就是单家饭庄,生意好的时候,饭庄一天的流水银子,就能有一二百俩,生意不好的时候,四五十两打底也是有的,饭庄生意成本不多,蔬菜鱼肉都是自家种的自家养的,雇佣的工人是签了死契的,除去偶尔不开张的日子,饭庄每年也能挣个两三万两。

最后一个收入来源,就是蒋婆子依靠前两者的收益,置换的铺子以及田地的租息。

看那一叠叠地契房契,都是蒋婆子给家里置办的固定资产,这类的租金,每年都是固定且稳步上升的,大概一年的租金,在五千两左右。

零零散散的其他小头收入暂不计算,光是这三笔收入刨除赋税,以及其他人情往来的花销,还能剩下六万两白银。

毫不夸张的说,单家虽然还蜗居在平柳村里,但完全已经能够称得上坝江县最富裕的人家的行列内了。

第129章 嫁妆(二)

“女孩子嫁人,最要紧的就是嫁妆,这些年,咱们家的生意能够做的这样红火,福宝想出来的那些法子,功不可没,这一点,大伙儿都同意吧?”

蒋婆子看着手里那个木匣子,沉稳有力地问道。

“嗯,咱们乖宝儿,就是家里的小福星。”单峻海当然赞同啊,想一想,家里的日子自从乖宝儿出生后就开始蒸蒸日上,加上她那样贴心,给家里带来了那么多的欢声笑语,自然是功不可没的。

“那我说要多给福宝嫁妆,大伙儿也都没意见吧。”

在蒋婆子看来,把现如今单家的一切都给福宝,那也是没有问题的,别人可能不清楚,她还能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猪羊鸡鸭能够养的那么好,家里饭庄的生意,能够那样红火。

这些年,因为怕孙女出嫁后,家里养的猪羊鸡鸭就没有以前那么好了,蒋婆子一直在默默研究那些家畜的习性。

她发觉在福宝出现的时候,那些家畜就跟有了灵性一样,愿意吃对它们而言好的东西,将自己养的更好。

久而久之,蒋婆子也研究出了一套饲养牲畜的理论,比如猪崽的阶段,该每天喂几顿,每顿都喂些什么东西,又比如在它们有了异样的举动时,到底是因为猪圈的大小已经不足以让它们现在的体型感到舒服,还是它们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