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画堂春暖(55)

作者: 幕心 阅读记录

“古董算不得,但上面有大人十三岁时候的题诗,说不定在外头也能卖个好价钱。”徐伯笑眯眯的给秦画晴指手炉底下篆刻的一行小楷。

秦画晴歪着脑袋低声念道:“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她眸光闪了闪,看向坐在书桌旁的魏正则,也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柔声问道:“魏大人,这首诗的末句……可是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魏正则握笔的手一顿,一滴墨汁便低落在刚写好的奏折上,晕开浓浓的磨痕。

半晌,他才“嗯”了一声。

秦画晴见他表情始终如一,有些失望,可转念一想,却也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么。她甚至希望自己仍然在做梦,这样她就可以摒弃一切规矩与礼数,大胆的唤他文霄,亲昵的拉扯他的衣袖撒娇……然而回到现实,她连想一想都觉得胆战心惊。

秦画晴把玩中手中的暖炉,捋了捋膝上的羊毛毯,语气有些闷闷的道:“那日摔落山崖,还要多谢大人找到了我,不然我也不会有机会坐在这里。今日奉上薄礼,希望大人笑纳。”

魏正则一听她语气便知道她心头不畅快,可为什么不畅快,他不愿意去细思。

抬眸看了眼秦画晴下垂的嘴角,魏正则觉得她这幅娇丽的样子还是笑起来好看,于是问她:“时候也不早了,可需要我差人送你回去?”

秦画晴一听他赶她走,本来就闷闷的心情变得更加糟糕,眼睛圆瞪着,生怕不小心酸了鼻子。

她觉得自己挺委屈,大老远忽悠母亲回渭州省亲,就是为了顺道见见魏大人,与他多说几句话也是开心的;她来道谢,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接近,都是为了和他多相处片刻光阴,哪怕什么话也不说,就静静的看着他处理公务,也能让她觉得惬意。

可是她小女儿家的心思,魏正则一点也没看出来的意思,现在竟然还在催她离开。

秦画晴可怜巴巴的瞪着眼,魏正则也没了办法,只得朝她招了招手:“过来,替我研墨。”

秦画晴没觉得自己做这书童的工作有多跌份儿,反而如聆天籁,立刻从椅子上弹起来,神采奕奕的跑过去,在砚里加了些水,拿起墨锭便打圈儿磨起来。

借着书桌上透亮的灯火,她这才看起魏正则写的是有关渭州水患治理的事情,眼看没几个月便要入夏,他的确要忙起来了。

秦画晴一边研磨一边看他书写,见有几张信上写着有关靖王的上疏,不禁让秦画晴神色一暗。

她不知道自己是应该高兴还是担忧,如果没有记错,靖王与魏正则便是在这渭州城中交好,那也就是说,离天下更迭之时没两年了,到时候郑海端一行人被铲除,她的父亲,能够顺利脱身,摆脱当年的命运吗?

秦画晴不知道这一世她有没有能力改变,她垂下眼,掩饰眸中的忧色。

烛火的灯花燃长了,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秦画晴自然而然的拿起剪子,轻轻的剪短灯花。

这会儿书房中已经暖和起来,秦画晴甚至有些发热,只是碍于魏正则,她不好意思脱去斗篷,怕他觉得自己轻浮。待墨研够了,秦画晴却还是不想走。

她在多宝阁前绕了两圈,从一个匣子里看见几颗用剩下的丸子香料,拿在鼻尖一嗅,竟是很难得的玉兰香。

魏正则见她翻翻捡捡也没觉得不对,还道:“旁边那格子里还有,都是当年回纥进贡的御赐圣品,你若喜欢便全拿去吧。”

秦画晴转头笑道:“魏大人,我不喜燃香,但这香可以安神静心,这时倒可以燃一粒。”

说着她便找来小香炉,把特制的小块炭墼烧透,在香灰上搁一片云母,随即便将这玉兰香丸放在这云母上,微火烤焙,缓缓将香芬发挥出来。

瞬间,清新淡雅的玉兰香气便萦绕在书房里,秦画晴大口大口吸了吸,赞叹道:“果真是好东西。”

魏正则闻言抬头,正好看见她挽袖侍弄香炉,缭绕的香烟盘旋升腾,让她那一截裸露出的晧腕更显得莹白如玉,十指纤纤,灵动优美。

霎时,他脑海里便跳出“红袖添香”的旖旎字眼来。

四七章 心意

魏正则活了几十年,如何看不明白秦画晴的一份心思。

十五岁的秦画晴如清晨盛开的山茶,带着晶莹剔透的露珠,美艳明丽。她这样的容色和性格,没有人会不喜欢。魏正则不是石头,一个温婉可爱的女子对他倾心相待,他怎可能不动心。

只是他到底不是年轻莽撞的少年郎,有些事可为,有些事便不可为。

且不说他年长秦画晴太多,便是他父亲秦良甫,一直与他关系便是剑拔弩张,虽然上次冒险救了他,两人关系稍稍缓和,可若让秦良甫知道,他有意秦家嫡女,保不齐会闹出什么事,想来便让人头疼万分。

他如今被贬谪在渭州,眼看朝局不稳,无法给她一个安定的生活。

他们之间的障碍顾忌太多太多,她的一份心思,自己注定要辜负了。

魏正则看着秦画晴在旁燃香,精致的脸上挂着甜蜜的笑意,可这笑容,看在他眼里,莫名心下发涩。

秦画晴却没有留意到这些,她捧着香炉走过来,放在书桌上,笑盈盈道:“这香与我最爱用的胭脂一个味道,以后大人燃起这香,就能想到我呢。”

秦画晴说出这话脸色也一片绯红,她觉得自己越发大胆了。

可饶是如此,她还是鼓起勇气去看魏正则的神色。

但她没想到魏正则听到这话中话却没有什么反应,执笔在奏折上写写停停,专注如常。

秦画晴绕着手指,又摸不准他的想法了。

她仔细想过,魏大人对自己一直纵容再纵容,似乎她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他也不会凶,虽然以前总是责她,可都是温柔的不像话。如果他对自己无意,为什么会将那块意义重大的墨玉送给她,为什么一直挂着她送的云纹荷包,为什么会亲自进山找她……若他是个老好人,秦画晴可能就不会这样胡思乱想,可他并不是。除了这些,她回想以往一桩桩一件件,都表明出他心里对她有好感的。

所以,今夜她才敢仗着这微弱的好感在他面前一次次的越矩。

秦画晴抬起眼,视线落在魏正则身上。

他穿着普通文士的青衫圆领袍,身姿颀直,执笔的手修长匀称。那奏疏上的字体是读书人惯用的台阁体,可他写出来,却别有一番颜筋柳骨的韵味。暖黄的灯光,映着他柔和的脸,更显清濯儒雅,就连眼角淡淡的细纹都透着一股子温润。

秦画晴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就稀罕他了。

她细细回想,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魏正则上了心,也许是去魏宅找他替父亲求情的时候,也许是去牢里探监的时候,也许……也许这辈子重生后,她就再也不能忽略这个人。

秦画晴知道他日后会权倾朝野,所以一开始就对他不同,明里暗里都带着谄媚和讨好。可逐渐的相处下来,她早就忘了自己一开始为什么接近魏正则,不错,她是为了秦家,为了自己……可如今,她只像个怀春的少女,希望他能明白自己的一片心意。

她就这傻傻的站着,脑子里想着许多事,目光凝在魏正则身上不愿意挪开。

半晌,秦画晴才回过神,觉得自己这样傻站着不好,于是甜甜一笑,说:“魏大人,我去给你端杯热茶!”她刚转过身,却听身后的人道:“不必。”

“不碍事的,你肯定渴了呀,我这就去……”

“秦姑娘。”魏正则握紧了笔杆,骨节微微发白,随即,他抬起头,直视着秦画晴的笑靥,“天色不早了,我还有公务在身,这就让徐伯送你回去。”

秦画晴看着他严肃的脸,张了张嘴,竟忘了如何接话。

她咬牙道:“不要叫我秦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