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画堂春暖(98)

作者: 幕心 阅读记录

朱钰晖可怜巴巴的看向魏正则,希望他能替他求情。

魏正则暗自叹气,转身朝朱宁应拜了拜:“皇上息怒,怪微臣这些日子太忙,无暇顾及太子的学业,才使太子疏懒懈怠。想必经此之后,太子铭记于心,再不会如此作为。”

朱宁应这会儿翻了翻太子往日写的文章,临摹的书法,见还算入眼,心头火气也消了些。

他摆摆手,对朱钰晖冷然道:“且先不罚你,下次若再被朕看见,定要好好训你一顿!”

朱钰晖如蒙大赦,忙磕头不停:“父皇,儿臣知错,再也没有下次了。”

魏正则给朱钰晖使了个眼色,朱钰晖小小年纪心思倒转的飞快,忙又道:“父皇,儿臣与几位老师去习《春秋》,先行告退。”朱宁应眼皮子都没抬,“嗯”了一声,“都退下吧。”

那几个老师松了口气,忙站起身拥簇着太子离开,魏正则也要随大流退下,就听朱宁应突然叫住他:“魏卿,请留步。”

“皇上还有何吩咐。”

魏正则弯腰拱手。

“陪朕走走。”

朱宁应叹了口气,站起身,与他并肩往御花园的方向走去,太监宫女都识相的跟在二人身后,恭恭敬敬。

八二章 遇刺

中秋后的花草还算繁茂,红色的宫墙上爬着藤蔓,夕阳的暮光斜照其上,生机勃勃,分外精神。

朱宁应抬手指着一丛早开的黄菊,吩咐随行的太监,道:“采几枝插瓶里,搁朕寝宫放着。”

太监领命,连忙弯腰去了。

魏正则同朱宁应一同步上水榭台阶,朱宁应随口说道:“以往郑海端提拔起来的贡生进士,朕都给废了,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朕便想着再开一次恩科。当初你提议废除明经科,增加法科,倒不如趁此试试效果。”

“甚好。”魏正则点了点头,“但也不能操之过急,进士科的考试以经义和策论为主,现在许多考生都还未曾深学过,待皇榜张布,明年春闱应试。”

“魏卿,太子的学业你如何看?”

朱宁应想到之前在文华殿看到的事,心头到底有些不安稳。

他只有这一个儿子,万一是个不成器的东西,岂不是要断送元朝的江山?他好不容易将这江山从弟弟、奸臣手里抢回来,决不能遗臭万年。

魏正则不会给他拐弯抹角,有言直说:“太子还算勤勉,也很聪明,只是这个年纪到底贪玩了一些,料想今日皇上指责后应会有所收敛。”末了,他又说道,“太子对于书法绘画颇有天赋,经常下学还在寝殿练习。但微臣以为,作为储君,不宜在书法字画上面花费过多的精力,对于国家大事来说,这些情操只是末节小技。自古以来的圣君明主以德行治理天下,练字作画对苍生并无补益。像陈后主、宋徽宗,太过沉迷书画诗词,以致朝政不修,所以微臣想取消太子的书法课业,只留经史策论。”

朱宁应颔首:“你是少傅,这些事不必来请奏,一手安排便可。”

他很少质疑魏正则的提议,更何况他每次的提议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魏正则笑着答是。

朱宁应又问:“魏卿自从宫变后,留在文渊阁多少时日了?”

“不多不少,整一个月。”

朱宁应看了他一眼,眼底满布的血丝都没有消散,很是疲惫。他知道魏正则心底惦念着人,可还是将儿女私情放在了一边,专心在宫中打点一切,眼看事事都步上了正轨,他也没必要将人强留在宫中了。

半晌,朱宁应才道:“魏卿这些日子操劳过甚,朕都看在眼里。便休假一日……不,两日,去长安街看看你新宅,再看看那秦府的小姐。”他说到这里便忍不住笑起来,没想到面前这个沉稳从容的魏卿还有女孩儿喜欢。

魏正则抬起头,眼中闪过一抹愕然:“皇上,朝中还有一些事务……”

“交给项启轩和钱如讳他们。”朱宁应摆了摆手,“过些日子再把晁冠东从宁州调京城来,为你分担一二也是好的。”

他身边臣子众多,可魏正则才是重中之重,万一把他累死了,自己可就麻烦了。

魏正则要不是脱不开身,早就离宫,这会儿听到朱宁应的话,也不推辞,忙弯腰拱手:“谢皇上。”

***

得了休沐两日的令,魏正则自然欣喜。

给钱如讳等人交接了朝中的事,他还要去刑部交代别的。当初刑部吏部受贪污最为严重,朱宁应登基,罢免了将近一多半的官员,如今这两部人才空虚,很多事情都周转不开。

李赞已经被封了忠勇公,但因为朝中人手不足,他便自告奋勇揽了刑部的事儿。他正忙着查阅流放的人数,就见魏正则一身常服驾临。

李赞老脸乐开了花,上前笑眯眯的寒暄:“才听说皇上准你两日假,你就来我这里了。”

魏正则淡淡一笑:“这两日劳烦你们多多费心。”

李赞将案桌上的东西摆放整齐,边摆边道:“左右忙不了几天,等这一段时间忙完,老夫可就致仕颐养天年了。”

“这我倒羡慕不来。”

“有甚好羡慕的。”李赞叹了口气,上前拍拍他肩膀,“你如今正如日中天,往后混个公爵当当不是难事,再累几年吧。”

魏正则正欲接话,就见拐角处李敝言捧着一沓文书过来,他身后跟着两个随侍,也抱着重重一摞东西。

“希直。”魏正则回京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到他。

李敝言看到魏正则和蔼的面容,却久久没有答话,瞪着眼睛,心情五味杂陈。

李赞不悦的皱眉:“傻愣着干么?”

李敝言回过神,忙匆匆向魏正则点头:“老师。”他一低头,又看见魏正则腰间那明晃晃的荷包,顿时面色青白。

魏正则眼神暗了暗,不予理会,随即转身询问那两个随侍,岔开话题:“你们这是抱的什么东西?”

其中一个低声答道:“回魏大人, 是以往刑部的官员名帖,正要送去翰林院,让编撰选取入史册。”

魏正则的目光却一直注视另一个随侍,那人将头埋的很低,捧着名帖的双手也在微微颤抖。

他眸光一凝,警觉道:“好端端的,你在怕什么?”

然而话音甫落,就见那随侍手中的名帖哗啦啦散了一地,异变突起,那人从袖子里摸出一柄寒光四射的匕首,直直朝他刺去:“魏正则,纳命来——”

魏正则早有怀疑,却没想到这人竟然是一个刺客。

大惊之下,他连忙侧身躲避,眉头紧拧,厉声呵斥:“你是何人?”

然而那人却像是发疯一样,从袖子里又摸出一柄三尺长的刀,追着砍杀。

李赞惊声叫道:“来人啊!来人!抓刺客——”

他的喊声惊到那正在行刺的刺客,那人也是杀红了眼,见伤不了魏正则,转身便去刺砍李赞。李赞一把年纪,哪还跑得动,脚下踩到散落一地的笔杆,狠狠撞在墙壁上。那刺客赤红着双目,抬起手臂,眼看寒光闪闪的匕首便要刺入李赞胸膛,却被人一把拉开,“李大人,小心!”

魏正则拉开李赞,右手格开那刺客的长刀,却无法躲避肩头那一匕首。

只听“噗”的一声,利刃入肉,魏正则疼的倒吸一口凉气,他咬牙抬脚,正中对方心窝,一脚将其踹的老远。

那刺客还要挣扎着爬起来,赵霖却领着侍卫及时赶到,一脚踩断他手腕,恶狠狠道:“大胆!竟敢行刺朝廷命官?!”

刺客发出一声惨叫,还没来得及站起,就被侍卫三两下捆成一团。

“大人!”

赵霖见魏正则伤口姑姑流血,又惊又骇,忙从怀里掏出金疮药给他撒在肩头,扶着他手臂,转身吩咐:“魏大人受伤,速传太医!”

魏正则脸色苍白,但依然站的笔直。

他捂着肩头,沉声道:“刑部衙门,竟有刺客混入,赵霖,你去好好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