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云中谁寄锦书来(60)

作者: 微云烟波 阅读记录

也是严敏倒霉,若是她娘家在宫外无人,严敏也就是一直住在储秀宫,等着锦书进了门,过上一段日子,上头也就要提醒让严敏跟着进门了。

问题是,严家也算不得什么小门小户,在当地也算是挺煊赫的大族,按理说这样的人家很少会送女入宫,架不住严敏出身的这一支在族中不过是偏房远支,虽说没到穷困潦倒的地步,却也不过是勉强温饱,严敏生得有几分美貌,却叫当地一个二流子瞧见了,时不时就要在严家附近窥探纠缠,那二流子本就是个无赖,却有个姐姐嫁给了县里的一个捕快,这等小吏寻常人家却是得罪不起,严家族里自然也不会为了这么个偏房跟人家对上,严家这边无奈,想要早点给女儿说亲,但是几次都叫那二流子给搅和了。

严敏却是个有志气的,一听说选秀的事情,便说动了父母,把自个名字报了上去。

严敏被选上寿昌郡王侧妃,对于严家来说,也是个大消息,侧妃娘家所受的束缚可没正妃多,纵然不能一开始就封官进爵,但是只要能得了皇家的看重,所得的好处可是不少。严家也就是在当地有些名声,族里也出过进士,最大的官致仕的时候官至五品,在当地也算是不错了,多年经营下来,算是当地有数的士绅豪族,便是县令,许多事情也是绕不开严家的,对严家人颇为客气。

只是这些年,严家有些大不如前了,族里连个进士都没有,好不容易出了个举人,进京赶考的时候还染了风寒,路上就没了,纵然还有一二得力的姻亲,但是若是强弱相差悬殊,姻亲比常人还可怕,说不得就叫姻亲给吞了。严家正在寻求解决之道呢,好消息就来了。

因此,严敏的父母还晕乎乎的时候,严家族里就反应过来,原本那些可以说是高不可攀的族亲一个个纷至沓来,以前家境艰难的时候,上门打秋风都拿不到几个铜板,如今一个个都是慷慨解囊,给严敏置办衣裳首饰充作嫁妆,又凑了不少银钱准备给严敏压箱,族里甚至还派了得力的子弟护送严敏父母一路进京,又托人在京中置办了宅子,将严敏接了进去待嫁,又请了宫里出来的嬷嬷教导,总之一句话,要严敏尽快抓住楚穆的心,好给严家多捞点好处。

楚穆对严敏压根半点印象也没有,或许严敏上辈子也入了某个皇子的府中,问题是,楚穆上辈子跟那些兄弟之间都不算亲近,知道他们的正妃什么出身是正常的,至于侧妃侍妾什么的,他自然是搞不清楚的。当然,更大的可能性其实是严敏一直没能如愿以偿,要么只是做了个默默无闻的宫女,要么就是进了之后,也没能如愿成为宠妃,自然不为人所知。

因此,虽说是赐婚的旨意下了,楚穆也记得自个还有个没进门的侧妃,但是这侧妃姓甚名谁,什么来历,如今一肚子事情的楚穆早就抛诸脑后了。

夫妻两个一个有意,一个无心,都将严敏这个侧妃给遗忘了,依旧顺顺当当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当然了,严家那边也没到着急的时候,严敏如今年纪也不算大,刚刚及笄的年纪,除了安阳郡王迫不及待叫沈妍先进了府之外,中山郡王和寿昌郡王都是刚刚新婚不久,一般也不会太急着叫侧妃入府,严家对严敏的教育也没有完全完成,不能提升严敏的硬件,软件方面怎么着也不能放过,最起码的,该怎么争宠,怎么确保生下儿女都得教好了,省得到时候连点浪花都溅不起来。

锦书如此,陈芳那边也不是傻瓜,就算是楚循想要新人了,陈芳宁可便宜了身边的宫女,也不想弄个名正言顺的侧妃进来膈应人,因此,徐蓉一番言语,压根没能翻起半点风浪,徒然叫人对她生出了敬而远之之心,其实压根没起到什么作用。倒是楚煜,知道徐蓉在宫里又不知道说错了什么话,弄得妯娌几个不欢而散之后,更是腻味不已,徐蓉本身容貌也就是清秀,性子也就是那般,这等清汤寡水一样的女人本就不是楚煜的菜,何况还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楚煜一想都觉得恼怒,若非他如今冷落徐蓉的事情已经是人尽皆知,徐蓉要是出了什么事,自然要落到他头上,他都恨不得直接叫徐蓉病逝了,回头续娶的继妃再如何,也不会比徐蓉更糟糕了。

第62章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入了冬。

锦书这辈子就是北方人, 也适应了北方干冷的气候, 之前陆家那样的情况她都适应下来了,何况是在宫里。

不管是什么时代, 权贵们所能享受到的生活都是下头普通百姓难以想象的。

皇宫里面经过多年的整修改造,各个主殿都修了火墙, 冬天放炭火, 夏天放冰块,自然屋里头冬暖夏凉。

当然了, 主子要是不得宠,得的炭不够多,火墙自然也是烧不起来的,像楚穆年幼的时候, 别说火墙了, 分到的柴炭烧火炕都有些不够, 也不叫不够,看分量是没有多大问题,但是都是那种不经烧的, 因此很是受了不少折腾。

换了上辈子的楚穆, 年少的时候受了磋磨,骤然得掌内务府, 肯定要好好叫内务府那些人好看, 不过已经过了可以说是失败的一生, 楚穆如今可不是那个愣头青了, 内务府看着是皇家的家奴,实际上开国多年已经是盘根错节,便是圣人也敢糊弄,何况他一个郡王。

楚穆如今的一切算是圣人给的,自个手里头并没有多少实力,可以说是无根之木,无水之萍,这时候去跟内务府顶牛,那纯粹是嫌自己日子太好过了,因此,不如和光同尘,心里有数就好,日后若是有能耐,有机会,自然能好好教训内务府这帮家奴一番。

不管怎么说,如今楚穆在这个位置上,短了谁的也不能短了他的,因此,甭说屋里的火墙了,便是小花园里的亭子,铜制的暗格里头也放上了火炭,保证亭中温暖如春。

屋里温暖舒适,外面却是风雪交加。

国家这么大,每年都有些地方遇上天灾什么的,这都是难免的事情,京城处在北方,每年都会下雪,虽说有句话叫做瑞雪兆丰年,但是前提是瑞雪,不是雪灾。

这一年的冬天比往年还要冷了三分,入冬不久就是一场大雪,如今还没入腊月,雪已经下了四五场,有道是东贵西富南贫北贱,东西两城也就罢了,住的都是官宦人家或者是富贵人家,这样的人家住的房子多半是砖石结构,木料也都是好料,加上家里有下人打理,除非是主人家要赏雪,否则的话,积雪是绝对不能出现在主人面前的。

但是南城北城可没这等好事,穷人家若是冬天来临之前没有赚到足够的钱将春夏季节典当给当铺的棉袄赎回来,一整个冬天都要挨冻,即便如此,他们身上的衣物也就是勉强保暖,这种天气出来扫雪简直是不要命的节奏,但是不出来扫雪也就是变成了缓刑而已,大雪连下了两天,许多房子就已经撑不住了,反应及时的人还能跑出来,反应不及的人就埋在了屋子里。

因为这事,楚穆不得不每日上朝,听着朝堂上那些文武官员在那里打嘴仗,虽说顺天府已经派出了衙役,甚至五城兵马司也开始出动,清理积雪,救出灾民。问题是,救出来是第一步,接下来的事情更加麻烦,比如说,这些灾民住在哪里,吃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大问题,别的不说,都得真金白银地拿出钱来。

户部那边也很烦恼,国库的确有钱,问题是,这些钱都是有用的,北边要防御鞑靼人,南边那些土司时不时地要作乱,还是那句话,天下那么多,天灾**每个月都会发生,东边有水患,说不定西边就在大旱,朝廷要根据受灾程度,决定是减免捐税,还是掏钱赈济。这些都得预留出足够的钱来,何况,接下来还有皇子要大婚开府,除了圣人额外的补贴赏赐,这些钱都是要从国库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