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瑜真传(223)

作者: 灵竹子 阅读记录

海贵人心直口快,嘉嫔不得不防,说一半,留一半,让她没证据可抓。

待到次日,嘉嫔才派了小太监,守在殿外,等待着众臣下朝之际,将一张字条交与她的姑父,军机大臣海望。

海望本就与傅恒不对盘,认为他是仗着家世才会得圣宠,如今侄女,侄婿都被他们一家人欺负,嘉嫔请他想法子抓傅恒的把柄,海望当然愿意帮忙,

奈何傅恒为人谨慎,除了上回迟来之外,基本无错可挑,也就难抓把柄,不过庄亲王这躺浑水嘛,蹚进去的人,恐被牵连啊!

乾隆在让宗人府那边探查庄亲王与弘皙等人营私结派一事,另一边,傅恒也被皇上指派,暗中查访,海望想着,可从这儿做文章,拉傅恒下水!

你道那弘皙是谁,何故如此大胆!原是康熙朝太子胤礽之子。在胤礽历经两立两废的变故,雍正、乾隆二帝相继继位后,作为康熙嫡长孙的弘晳心有不甘,且朝中多有持“立嫡立长”的宗室成员依附于他,他才心生逆反,弘皙倒是行事悄密,奈何与他同流合污的庄亲王被人察觉,才会将他一并牵扯出来,

此事不查则已,一经探查,牵连甚广,乾隆怒而下令,势必要斩草除根!朝中上下议论纷纷,皆知被查处之人,必然不会有好下场。而海望竟指使宗人府,威胁诱骗被查出的弘升,让他供出傅恒,说傅恒与弘皙也有密交。

实则只是傅恒的一位堂姐嫁给弘皙为继妻而已,他与弘皙,不过是点头之交罢了,顶多两家府上有事时,会互相送礼,其余的并无太多来往。

然而为着这一层远亲关系,有人供出,便得查探,纵然乾隆对他信任有加,也只能暂停傅恒的职务,让人带去审讯。

傅恒身正不怕影斜,有问必答,并未当回事,太夫人听老四说起老九被牵连,甚感忧心。

当夜,傅恒未回瑜瑾苑,只有海丰回来报信,“回夫人,九爷有应酬,喝高了,今夜歇在李大人府上,奴才恐您担忧,回来禀报一声。”

此类情形偶有发生,瑜真并未怀疑什么,安然入眠。然而直至次日中午,仍未见傅恒归来。

今日可是琏真的生辰,她与傅恒早就商量好,午时要回一趟富察府,礼已备好,却迟迟不见他人,若然临时有应酬,应当有小厮回来交代才是,没有消息,又是为何?

瑜真无法,只得自个儿回府,才入府便觉诧异,明明是大喜的好日子,府里却没什么喜庆的气氛,按理说,太夫人会为琏真摆宴庆生,摆戏台子才是,然而并没有,府中一如往常,瑜真甚至怀疑自己记错了日子,她也没去德辉院,直接去了四嫂院中,呈上贺礼的同时,好奇询问,

“今日是怎么了,是我日子过混了么?怎的没摆大宴?”

琏真不好意思,旁人也不敢起哄,“九弟出事,额娘入宫去找皇后娘娘打探消息,这个节骨眼儿上,也不好提什么生辰,随意做几道菜,吃碗长寿面便算过了,我还以为你今日不会回来呢!”

才落座的瑜真听得莫名其妙,笑容顿敛,“你说傅恒?他有什么事?”

她居然还能笑着问话?琏真顿感诧异,“你不会不晓得罢?”

至此,瑜真这才觉察出不对劲儿,一问才晓得,傅恒摊上了事儿,惊得她呆坐在椅子上,半晌才回过神来,既惊又愤,难以置信,“他……他居然不告诉我!让海丰骗我说他在李侍尧府上。”

怪道她跟没事儿人一样,原来是傅恒故意瞒着,歉意咬唇,琏真自责不已,“糟了,那我岂不是说错了话?”

“合该说呢!”此时的瑜真是又气又急,“都晓得他出了事,只有我像个傻子一样,一无所知,若不是你告诉我,我还被蒙在鼓里呢!”

丫鬟上了茶,琏真劝她用茶,消消火气,“九弟瞒着你,想来也是怕你担忧,你该理解他的良苦用心才是。”

“可我们是夫妻啊!遇事应该共同承担。”现下说什么都没用,傅恒根本听不到,瑜真也不好一直跟四嫂抱怨,勉强自己留下用了午宴,心神不宁的,她也吃不下什么,直等着太夫人回来,打探情况。

然而皇上对此事三缄其口,皇后也问过,问不出有用的话,只劝她额娘放宽心,说傅恒吉人自有天相,定然不会有事。太夫人心焦亦无用,只能先行回府。

这会子众人都为傅恒一事忧虑,太夫人也未因搬家一事责怪瑜真,傅文也劝她想开些,“九弟一向谨慎,忠君爱民,并无不轨的行为,即便有人故意陷害,相信查探之后也会真相大白,很快就能回府与你团聚。”

但愿如此罢!搬出去之后,瑜瑾苑才是她的家,昭华院她也没必要回去,直接告辞离去。

忐忑等待,当晚仍不见傅恒归来,这要把人关多久呢?乾隆还能不了解傅恒的为人么?做做样子查一查也就罢了,怎么一直押着不放是何意?

究竟是谁在背后捅傅恒刀子?一连串的疑问,压得瑜真难以喘息,辗转反侧,闭目难眠,一夜醒了七八回,总以为睁眼时傅恒会回来,然而每回枕边都空空如也!

她想知道事情进展到哪一步,傅恒现在在何处,被幽禁,还是关在牢中?忍了又忍,她终是忍无可忍,又空等一日之后,瑜真终于等不下去,决定入宫一趟,求见皇帝,问个清楚!

正文 第二一三回 入宫

然而她没有召令,没人引路,连宫门都进不去。早料到会被拦阻,瑜真向卫兵示出提前备好的一物,是一枚印章,侍卫接过一看,但见这是一方碧玉虎钮连珠文印章,上刻“长春居士”四个大字”!

众所周知,雍正十一年时,先皇曾在宫中大办法会,招集全国道行高深僧侣参加,亲自开坛讲说佛法,并收亲王、大臣、僧侣等14人为徒,合称十四大门徒。宝亲王弘历便是其一,赐号“长春居士”。

是以这枚印章,代表的正是当今圣上!此女竟有此印,必非等闲之辈,侍卫再不敢拦,立马放行,一改冷漠之态,毕恭毕敬!

说起这方印,原是瑜真听闻傅谦战死沙场的噩耗时,伤心欲绝,一病不起,几日未曾下床,乾隆怕她病出个好歹来,暗中派了太医为她诊治,又将此印赠于她,说是高僧亲刻,可保平安,

实则还有另一层用意,当时瑜真想入宫向皇上求证傅谦之死,奈何没有令牌,入不了宫。愣是在宫门口等了一两个时辰,直至出宫报信的小太监小全子回宫时瞧见瑜真,他是皇帝近侍,明白皇上的心意,这才将瑜真带入宫中。

乾隆得知此事,甚感愧疚,才想着将此印相赠,日后她若再想入宫,不必遭人拦阻。

前几回,瑜真入宫,皆是有召令,她本以为,自己不会用得着这方印章,未料今日竟会派上用场。

然而宫门虽入,路却长,这也是她轻易不愿入宫的原因,明明路远,还必须踩着花盆鞋,走得慢耽误时辰,走得快怕摔跤,不由急出一身汗来。

秋高气爽,红墙碧树,恢宏景致,她无心去赏,只求快些见到皇上,问清傅恒的状况。有了许久才到养心殿,皇上却不在,小太监说皇上去给太后娘娘请安。未敢耽搁,瑜真匆匆赶往景仁宫,好巧不巧,那边的宫人又说皇帝才走,去往永和宫看望嘉嫔。

才满小月子没多久的瑜真踩着花盆鞋入宫已是气喘吁吁,如今又在宫中来回奔波,哪里捱得住,早已是汗珠密布,内衫紧贴身子,难受得紧,口干舌燥也只能忍着,向永和宫前行。

将近晌午,嘉嫔想着正好留皇上在此用膳,抱着四阿哥逗弄的乾隆随口应承了,嘉嫔随即吩咐宫女去御膳房那边报备一声,期待着与皇上共进午膳。

然而正饮茶时,外头进来一个小太监,将一方印章呈上之后,乾隆一见印章,神色微怔,即刻起身,说有要事,就此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