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给杨贵妃前夫(84)+番外

作者: 懒人小熙 阅读记录

“或许是我太贪心,那些平民的孩子能吃饱穿暖便足够,可我却想要他们能摆脱这十六王宅的束缚,就算将来不成,我也要试一试,才不会遗憾终生。”

“我知你担心我的安慰,且放宽心,我已不是当年那个莽撞少年,凡事自会小心,圣人年事已高,他也不再是那个冷酷无情的君王了。最近荒于国事,连朝都很少上,每日只在兴庆宫与贵妃歌舞升平,此时,便是我的机会。”

玉茗点点头,知道在劝也是无用。她的确想要带着孩子离开这里,只是冒的风险太大,让她心里不安。可既然李瑁心意已决,她便跟着他一起去闯。

这十六王宅中,本就不是什么风平浪静之地,经历那些波折,她已明白,就算自己再安分守己,也未必不会引来祸事,既然如此,那便不如另寻一条生路。

如今的朝堂,似乎十分不平静,太平盛世似乎还在昨日,可是终归是过去了。连她这久居王府的妇人都知道,城中皆在议论,说那安禄山要反,可偏偏圣人不信,不顾朝臣反对,将安禄山放归边境,无异于放虎归山。

她看着屋外的阴沉天空,总觉得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谋反,安史之乱祸起于此。

消息传到长安,朝中一片哗然,玄宗知道后初时仍不相信,直到十五日才确信安禄山确是反了,这才慌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杨国忠一见安禄山终于谋反,得意洋洋的在玄宗面前说,造反的只是安禄山本人,那些将士并不愿意随其叛,过不了几天,就会溃散。

玄宗一听,不顾太子及其他朝臣反对,没有及时召回精锐守军抵抗,延误了战机,然后又听信杨国忠谗言,误杀封常清、高仙芝两员大将,最终导致唐军一路溃败,天宝十五年正月,安禄山攻陷东都洛阳,在那里登基,改元圣武。

眼见着突然兵变起,整个长安城笼罩在战火的阴影中,失去了往日的繁华。连平康坊中最热闹的酒肆也关了门,虽说洛阳还远,可那里毕竟是皇帝的行宫,反军一个月就打到了洛阳,离长安又会有多远呢?

玉茗呆在王府中,却更担心的是李瑁。自从杀了几员大将,圣人便把几位皇子封为节度使以抵抗反军,其中便有李瑁。想到当年他负伤而归,她心里总是害怕,可如今国难当头,她怎能拘泥于儿女私情?

而此刻在太子府中的李瑁同样心神不定,他问道:“太子为何此次不言反对?”

方才他跟太子面圣,听杨国忠说要玄宗去幸蜀。说的是临幸蜀地,其实就是逃离长安避难。只因那蜀地是杨国忠所辖,他早已在那里备好一切,只等玄宗前去。

李亨摇摇头说:“十八弟,难道你忘了那白白被杀的封常青和高仙芝了吗?这个时候反对杨国忠,便是自讨苦吃。”

“可是,就此逃难的话,长安城怕是要失守了。”李瑁双手紧握,狠狠地说。国都沦陷,国将不复,这乃是天大的耻辱,不仅是国君,就连他这皇子也深感羞愧。

李亨叹了口气:“眼见潼关失守,叛军很快就要打到长安,此刻朝中大臣们也已纷纷逃亡,每日上朝的人越来越少,事到如今,除了离开,还有什么办法?”

“可是,皇宫之人少也有上千,如此阵仗,如何走得了?”

李亨瞧了他一眼,看看左右无人,悄声道:“圣人的意思是,只选妃嫔、皇子、王妃、皇孙、几位大臣以及近宦官、宫人随驾,其余人皆不带。他已任命韦谔为御史中丞负责随行事宜,相信很快就要启程。”

李瑁听了,知道此事已无转圜余地,心事重重的回了府中。回去时,玉茗正跟孩子们一起,他让婢子带了两个孩子先去院中玩耍,拉着玉茗去了书房。

见他面色严峻,她知道定是出了什么大事,知道进了屋闭上房门,她才问道:“可是出了什么事?”

李瑁叹了口气说:“你一会儿便让婢子收拾细软,恐怕过不了几天,便要离开这里了。”

玉茗听了一愣,问道:“去哪里?”

李瑁看着她,声音带了丝无奈:“圣人已决定,要临幸蜀地。”

“什么?”她听了大吃一惊:“此时临幸蜀地,那不就是……那长安城怎么办?”

“长安城,怕是保不住了。”李瑁说完,闭上眼,他也不敢相信,这座从小长大的皇城,竟然有一天这般轻而易举的就交到叛军手上,而那个当年诛杀韦后一党的父皇,竟然会在几十年后弃城而逃。

一时间屋内气氛惨淡起来,两人皆被这即将面临的国破家亡的情形所打击,相对无言,不知该说什么好。

许久,李瑁轻轻说道:“我本想有一日带你离开这里,没想到,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却是要去逃难。是我对你不住,若是……”

他还没说完的话被一只手捂在口中,玉茗抬头看着他,淡淡一笑,只是那笑中带了些悲戚:“我曾说与你同甘共苦,没想到,这话竟然一语成谶,既为夫妻,又不是那同林鸟,哪里有大难临头各自飞的道理?”

她把头轻轻靠在他怀中:“如今国难当头,大唐子民皆在受苦,我去哪里又有什么不同呢?你去哪里,我跟孩子们便跟着,那里便是我们的家。”

李瑁紧紧抱住她,长长舒了口气。此次离开长安,不知道还有没有回来的一天。若是真的无法回来,恐怕他的皇子身份也保不了多久了,那时他该如何守护她和孩子?

他方才听李亨说,打算在逃难路上除掉杨国忠,虽然后面的话并未说完,他却听出李亨有挟天子以令诸侯,强逼圣人退位的打算。为人臣子,他本应劝阻此事,可是,想到大唐盛世江山变成这个样子,再想到那些冤死的将领,这些年被杨家祸害的臣民,终是什么也没有说。

他终究不是当年那个李瑁了,有了想要守护的,也变成他的软肋。原本就已经乱了纲常伦理,一切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再也无法回到正途。他想要尽快结束这一场祸乱,让一切回归原位,只想他抱着的这个人和他们的孩子平平安安陪在身边,其余的,都不重要了。

果然,第二日宫里来传旨意,令个王府携带家眷一同临幸蜀地。寿王府因为没有妾室,只带了几个随身婢子侍从。而那些妾室众多的,则不得不挑选几人随行,其余的只能留在十六王宅中。

一时间,各个王府中悲声四起,那些没有选中的妾室失了庇护,不知该往哪里去,而那些可以随行的,也一个个惶惶然,不知自己将面对什么样的境地。

兴庆宫内也是愁云惨淡,玄宗坐在位上,看着殿中跳起霓裳羽衣曲的贵妃,满心悲戚。曾经这曲子是为盛世所作,没想到,如今竟然到了这等无法收场的境地。

杨玉环此时也是愁云满面,她预感到自己所依附的这棵参天大树已经开始枯萎,她用最极致的舞姿向他展示着自己的忠诚,等待她的又是什么呢?

作者有话要说:你们期待的杨家倒霉已经开始了

作者废话两句,有同学觉得男女主人设不是很讨喜,这个故事的本意,就是想写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男主被救赎的故事,李瑁在那种境遇下,多说一句话都有可能引起祸端,他敢顶撞杨氏姐妹,不安享富贵为离开十六王宅谋划,已经是那些同批皇子所不能比的了。

当然,这都是作者自己杜撰,史书上连玄宗比较废物的儿子都有生平记载,而李瑁只有一个王妃和生卒,他的人生在杨贵妃入宫后戛然而止,再也寻不到痕迹,可见刻意抹去的用心之深。

所以,觉得他没出息也好,软弱也好,女主傻也好,不机灵也好,我想写的爱情,就是一个男子尽其所能去爱护他的心上人,而一个女子心甘情愿与他同甘共苦。或许他能给与的不多,可这一颗心便够了。总好过李亨废弃太子妃,李豫在患难之时抛弃沈珍珠。当然,不理解也没关系啦,就酱~